王开东:猜到作文题,很可能死路一条
关于高考,实在不想多说,但还是忍不住。看到很多名师、报刊杂志,甚至《某民日报》都来凑热闹,一窝蜂拿出证据来,说自己命中作文题,甚至把满分作文都写好了。我就忍不住放声大笑。
说老实话,这些外行话,只适合骗局外人。对身处其中的老师来说,真正猜中作文题,很可能是一场灾难。
不乏这样的案例,有一年,江苏某老师考前做了一道作文,正好与几天后江苏高考作文题吻合。考试一出来,同学们激动得不行,以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老师也兴奋异常:“说为师布指一算,就把题目给掐住了。”
因为这道题,老师不仅分析了,而且印发了范文。照理说,肯定要比别人多收三五斗了吧!
结果成绩一公布,大家五雷轰顶!呆若木鸡!
这个班级的分数低到极点,集体遭遇滑铁卢,这是这个班历史上考得最差的一次。清北的学生,变成了一本;一本变成二本;二本仰天长叹,没学上了。
所以然者何?
道理其实很简单。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东西,一旦被老师分析了,学生的思路就框定死了,很难越出老师的藩篱;更要命的是,老师还印发了范文,大家都奔着范文去了。班级出现了雷同试卷,有几个好学生因此落榜。
就算试卷不雷同,学生都模仿范文。文章不是自己写的,肯定不能文气贯通,一脉而下;如此疙疙瘩瘩,怎么可能拿高分?
作文绝不是欣赏范文,而是提升思维品质。
另外,我恳请老师们想一想。在我们评讲作文之前,学生可能会涌现一些好作文吧。一旦评讲之后再让学生写,那就很难说了。评讲不评讲只对作文不好的学生有用,对优秀学生反而是限制。
说句老实话,一周前给我们布置一个作文写,和我们现场拿到作文写。这两者差距并不大。作文考的是语言、是思维、是功底,重在平时,根本不是小聪明、灵机一动和投机取巧。
甚至再说得难听一点,就算作文题出来了,让我们老师想三天三夜,让我们彻底想好了,下水写一篇,我们不还是很为难吗?我和大家一样,也不敢下水写。所以作文不在于题目,而在于你是否是一个真正的写作者。
从这个角度来说,每年都喊叫自己命中了什么作文题,没有任何价值。反而助长了考前考后的喧嚣,对安安静静的语文教学没有任何帮助。
还有很多人炒作浙江巩高峰,戏称“十年寒窗,败给一条草鱼。”一条草鱼能误了29万学生的终生?这其实是无厘头,是大家的游戏和搞笑。学生需要一个发泄的渠道。决不能当真。一当真就输了。
巩高峰的《一种美味》第14题是这样的: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分值:6分。
我们看这个结尾: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项了,他刚把火点着,第二把柴火他就抓着了一个粘粘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要解读这个意外的结尾,必然要理解这个诡异的光。那么诡异的光是什么东东?有人向巩高峰要标准答案,巩高峰说标准答案还没有出来,我哪里知道结尾是什么意思?
我看出作者有一点兴奋,有一点矫情。高考选中他的文章,他一定是高兴的。一定是的。我是一个写作者,同理心不难推断。所以巩高峰先生不断刷屏,找一些热度。这完全可以理解。
前段时间,周国平先生不也专门著一本书,列举自己多篇文章出成题目之后,自己解答谬误百出的情况,以此揶揄考试。
很多人由此找到根据,火力全开,猛烈抨击考试,抨击试题。
其实,作者做不出自己文章,这一点也不奇怪。做不出不是偶然,是大多作者都是如此。作者都能做出来、做得好才奇怪。
应试有应试的规则和套路,非经过长期磨练而不可。每个学生基本都有一定的答题模式,肯定比作者想当然答题要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作家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作者写出自己的意料之外,命题者和读者寻找出情理之中,这是作者和读者各自的逻辑。而命题者只要找到大多数人都认同的逻辑,按照这个思路来命题,就不算坏题目。
不妨再举一个例子。
2009年,山东省高考作文为《见证》,由于题材宽泛,引起各界人士的热议。某报纸邀请了4位烟台著名作家与5名高二学生同写《见证》,要求他们在一个小时内,按照高考作文的要求写作。写完作文,密封起来,邀请烟台一中刘立华老师、烟台二中韩延发老师背靠背按照高考作文要求进行评阅。
最后结果,最高得分为烟台二中的郝若辰同学,得分为53分。作家组平均得分为47.5分,中学生组平均得分47.8分,中学生组以微弱优势“取胜”。
也就是说,著名作家没干过高二的学生。如果再让他们和高三学生干起来,那会死得更难看,一不小心就是虐成渣。
但我们能说著名作家不如学生吗?显然不能。作家走过的桥比学生跑过的路还要多。他们的生活阅历、人生体验、写作水平,肯定大大超出中学生;但中学生更擅长审题、扣题、点题等,也更符合应试答题要求,中学生胜出也不意外。
同样道理,作者写作和现代文阅读是两个系统,尽管在主旨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具体细节和操作上,还是有很大不同。这就是作者做不出自己题目的原因。
就这道题目的答案来看,没有任何问题。
套路很清楚。
标题是《一种美味》。结尾却是鱼未入锅,从情节上来说肯定是欧亨利式的结尾;鱼未入锅,前文有没有伏笔呢?答案又出来了,“掀锅盖儿”,“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这就是草蛇灰线的写法。鱼未入锅,却是一种美味,这种美味就值得挖掘,肯定寄托着很深的意蕴。结合前文,一家人在一起烹制鱼汤,本身就是幸福的。鱼汤美味不重要,亲情的美味更重要。
我还有一个例证,曾经有人用我的《鸟人》命题。我一时兴起,忍不住做了一遍,基本全对。这不是我有多厉害,因为我是作者,又有套路,还常常命题。拥有这三种体验,当然解题的套路就多一些。
城市套路深,不如回农村。大哥,没有套路可不行啊。
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君王唱赞歌
但书人间善与恶,哪管湮没与流传
情怀|热血|能量
苹果手机长按赞赏,留下姓名,支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