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赛道,无锡高新区率先起跑!
8月25日
是全国低碳日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
“低碳生活,绿建未来”
在低碳这条赛道上,无锡高新区率先迈出前进的步伐,低碳实践已经深入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活消费等多个方面。高新区正稳步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进,以碳中和技术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创新性地发展低碳产业,带动全区呈现出“能耗低、排放低、产业支撑强、绿色意识强”的“两低两强”绿色发展态势。
“十三五”以来
高新区积极践行“两山”理论
做到了“六个推动”
推动创新方向向绿而行
围绕低碳技术革命,第一时间成立了江苏首个零碳科技产业园,第一时间与中金协鑫、一奇资本等行业龙头分别合作设立百亿“双碳基金”,第一时间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东南大学等开展低碳产业创新发展研究。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3060”双碳目标以来,我们已经建设了一批低碳示范园区和示范项目,低碳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已具燎原之势。
推动经济质态向绿而优
重点发展具有更高“含绿量”“含新量”的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循环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成本创造更优的发展增量。比如,“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就实施了循环经济项目35个,其中30个已在2020年前全部投入使用并产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合计削减约2.3万吨标煤,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万吨。
推动产业链条向绿而塑
高新区已初步塑造出3条绿色产业链条:第一条,光伏产业链条,年产值接近500亿元;第二条,动力电池链条,年产值已突破200亿元;第三条,氢能源产业链条,在氢能源的技术创新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这3条产业链条,再加上高新区在物联网、集成电路和信息软件方面的产业优势,共同构成了“智慧+绿色”的产业集群,这也是高新区打造绿色产业链条、服务全国绿色发展的底气所在。
推动生产方式向绿而改
坚持以技术创新、资源节约为抓手,全方位推进生产过程的节能智能改造。2018年以来,高新区对全区127家企业实施节能技术专项改造,有效引导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方式,降低能源消耗5%以上,削减约8400吨标煤,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区内星洲工业园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商用储能电站,总功率为20兆瓦,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走在全国前列。
推动空间结构向绿而生
以产业园区优化提升为抓手,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构筑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关停整治低效企业3683家,腾退盘活低效工业用地近万亩,清理低效标房90.5万平方米,合计削减能耗约4.2万吨标煤,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9万吨
推动生活理念向绿而变
从低碳宣传、低碳实践、低碳项目三大方面入手,构建“公众参与、多元治理”的低碳社区建设格局,倡导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区内开通氢能源公交专线,公共建筑楼顶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让绿色节能融入日常生活,其中全区安装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已达160兆瓦,年发电1.6亿千瓦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6万吨。
下一步,无锡高新区将紧紧围绕“3060”双碳目标,积极先行先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新格局下的创新产业,奋力在强化绿色技术供给、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健全绿色发展机制等方面做出更多引领和贡献。
探索前沿,以园区、企业、项目的“三维共振”开启产业发展新路径。依托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建设,紧抓优质低碳产业项目、龙头企业和关键技术,着力为全国低碳产业创新发展探路。
锚定重点,以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的“三链融合”营造低碳发展新生态。聚焦低碳人才工程、绿色金融、低碳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等,着力引导人才、资源向低碳产业倾斜,努力打造全国绿色低碳技术高地和产业高地。
注重协同,以国资、外资、民资的“三资联动”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国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中欧、中法(无锡)零碳产业园建设,以更高的国际国内协同发展,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表率。
编辑 | 奚小雁
来源 | 区发改委、区科技局、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管理办公室
部分图片 | 沈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