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世界只有中国的家长焦虑吗?

北北 北北在北美 2022-07-20

       前两天写了一篇文章“从子女教育的焦虑谈开去 - 北美教育漫谈”,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留言和反馈。有一个大学室友给我推送了好几篇文章介绍北美的学区房和家长们鸡娃的情况。

       所以,全世界只有中国的家长焦虑吗?其实,是爸妈的都焦虑,全世界都一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只不过,可能焦虑的地方和打开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吧。


       据我所知,北美的家长们和中国家长们最类似地莫过于亚洲家长们啦,其中以美国加州的亚洲家长们最盛。焦虑什么?和中国家长如出一辙,学区房、孩子功课和教育基金。一到下课或者周末,大部分亚洲孩子都直奔各种培训班,甚至国内流行的奥数班在加州也是非常受欢迎。

        大家可能会说,那不是和国内没区别?确实这部分家长和国内没太大区别,我和朋友开玩笑,他们去了火星可能还是会鸡娃。

       曾经听过一个笑话,一华裔家长鸡娃尤盛,结果有一天碰到一印度家长,自惭形秽,谁知印度裔长连连点头NoNoNo(印度人摇头Yes,点头No),和同班的韩国裔家长相比,还差得很远呢?


       主要的原因是亚裔家长们大多数一代移民,来自于教育资源紧张,竞争非常激励的环境,从小被灌输了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而且他们很多人也成功地通过到国外来求学,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所以希望孩子通过学习复制自己的所谓“成功”。



         那么北美本土的家长们焦虑什么呢?据我观察,主要是以下几点:

          ——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孩子的心理健康

          ——校园安全

          ——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

       现在的社会环境和我们成长的环境相比,不知道要复杂千倍万倍。孩子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比起成绩,培养孩子拥有健全的自我保护意识要重要得多。北美的家长非常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父母从小就给孩子灌输系统化的安全知识,让孩子明白保护自己和应付陌生人的生存技巧。

       孩子安全意识的教育越早进行越有效。在孩子幼年时期,奠定安全教育的意识。让孩子意识到在危急时刻,采取怎样的方法。 父母让孩子关键所学的是:“大人不应该欺骗孩子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做的任何事情。”


        比起分数,家长们会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们除了到学校学习知识,在学校是否开心,对老师是否喜欢等等。北美的家长在孩子出现行为问题、学习能力有重大缺陷、和情绪障碍时会寻求心理测评和干预。

        比如我一个很好的朋友说她高中的时候对自己太过苛刻,没有全科拿A+,就把自己关在房间一个星期。父母就把她送去了学校的心理康复中心,帮助她快速地走出这个负面情绪。

       校园安全,是家长们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尤其是北美,校园暴力时有发生。这就又回到了之前说到的第一点,自我保护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点,家长们关注的比较多的是孩子社交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毕竟现代社会发展太快,也许未来的20-30年会是我们完全无法想象的世界,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是生存能力一个重要体现。

       适应能力包括社交能力,也包括生理、心理承受能力,还包括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创造能力,等等。


      当然,我们理解 “如果整个环境从小圈到大圈都是这个氛围,所有人都难免被波及,最终卷入这个恶劣的整体循环中。那些本来淡定的爸妈们,会逐渐变得不淡定,患得患失,最终被迫向大环境妥协,使焦虑的群体现状越发雪上加霜。”

      作为父母, 不妨试试从我们自己的内心入手,试着逃离焦虑圈;也要多聆听孩子,也要尽量争取孩子对父母的认同。

     

       就像杜江在《爸爸去哪儿》送给嗯哼的一段话: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那梦里,不必有我。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我爱你,仅此而已。

作者:北北 80年独生子女,生于大西北,现旅居美国。IT咨询行业,资深吃货,热爱旅行,瑜伽和Cooking。努力实现斜杠人生,愿意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和分享。


长按下图二维码,找到北北在北美,带你看更大的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