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旭:把壁画带进校园,让传统留在心里
点击“北京一零一中”关注我们
昨天,一零一中一位老师和他的课堂在网络上火了起来,@人民网、@环球时报、@央视网、@甘肃省博物馆 等微博账号纷纷转发点赞。
@人民网 官方微博转载
@环球时报 官方微博转载
截至今天,这位老师和他的课堂的视频,已经吸引了300余万人浏览,千余人参与讨论。
在他的课堂中,古曲轻弹,焚香清雅。安静的教室中没有一人分神,只有画笔与画纸碰撞出的灵感,只有在对艺术的鉴赏和体悟中引发的共鸣与感动。
曾旭老师的壁画课上
学生用心体会体验古代工匠精神中严谨、专注的绘画精神
这位老师,就是北京一零一中国画老师曾旭;这堂课,就是他开设的壁画选修课。
热爱的传递
在母亲的影响和鼓励下,曾旭从小就喜欢画画。在十几岁时,他第一次看到壁画便立刻被它的神秘和美丽深深吸引,热爱的种子就这样埋下了。
在一零一中学任教多年后,为了传递这份热爱,为了让学生们在紧张的高中生活中也能体会传统艺术的美好,曾旭决定开设壁画选修课。
曾旭老师在临摹壁画
曾旭老师临摹作品
让零基础的学生掌握画壁画的技巧并非易事,曾旭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挑选素材、购买素材、设定课程流程、准备器具……这些准备都需要他付出大量的精力。让学生沉浸其中是他的目标。
讲解中国壁画历史
亲自示范讲解绘画技巧
课上,曾旭会为学生播放古琴曲和洞箫曲,并焚上精心挑选的香,让学生在充满古韵的氛围中作画。“记忆是立体的,我希望能给予学生更多维度的美好记忆。”曾旭说。
今年,曾旭的壁画课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学生们的兴趣与日俱增,下了课也不舍得放下画笔,总想在教室多画一会儿。
他是学生心中的火种
曾旭十分尊重学生的喜好,总是先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喜爱的画作,再开始教授临摹。他认为,在给予尊重和信任的同时,通过点滴细节影响和引导学生,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作为老师,我会将所有绘画种类公正地展示给学生,不带任何偏见和私人喜好,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和选择自己的热爱所在。”曾旭说。
学生用长达两年时间临摹一幅壁画
在壁画临摹过程中体验专注和平静
每周两节课,学生们完成一幅壁画需要长达两年的时间。曾旭认为,比起最终的成果,他更看重学生们在这漫长的绘画过程中培养出的专注与平静。
“专注是做成任何事情的基础。学习绘画也好,研究传统文化也好,之于他们的未来也好,专注都是他们必备的素养。”曾旭说。
<< 左右滑动 欣赏曾旭老师部分学生临摹作品 >>
从左至右分别为
永乐宫壁画《太乙真人》 临摹者:李奕新
法海寺壁画《菩提树天侍女》 临摹者:张曼依
隆兴寺明代壁画《鬼子母天》 临摹者:吕晨安
永乐宫壁画《灵芝玉女》临摹者:高淼
一位选修了壁画课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是曾老师带着他们看到了壁画的美好,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美好。那篇作文的题目叫《火种》。曾旭就是他们心中的火种,在他们成长的旅途中留下美好,照亮方向的火种。
让学生更关注传统与传承
在课堂上,除了绘画技巧,曾旭也常常对学生们强调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比技艺更重要的就是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所承载的厚重意义,主动承担起传承的责任。”曾旭说。
学生在临摹中领悟传统
在临摹中担起传承
在快节奏的社会模式中,人们越来越看重“未来”,反而忽视了传统,甚至想扔掉传统。因此,曾旭开设这门课的初衷之一便是想让学生们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好和珍贵,告诉他们在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所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
看着学生们耗时两年完成的作品,曾旭满是自豪。但更让他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愿景中与他产生了共鸣。
曾旭高中壁画临摹选修课作品
在办公楼大厅展出
曾旭老师带领越来越多的孩子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每当听到学生们热烈地讨论如何保护、修复那些珍贵的画作、文物,我都深受感动。或许他们现在还没有修复文物的技术,或许他们的发声依然带着稚气,但是,我已经看到了传承的种子在他们心中发芽的样子。”曾旭说。
文章中部分图片
来自曾旭老师微信公众号“曾旭绘画”
往期精彩内容
点击“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长按扫码关注
更多信息在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官网
http://www.beijing1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