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anova | LG/UG/MU楼层什么鬼?
先上几张图
上海iapm
谁能告诉我LG1/LG2是什么鬼?明明就是B1、B2,楼下的B1、B2应该是B3、B4才对啊。
2. 上海IFC
同样看到LG1、LG2,同为新地出品,命名原则也完全一致。
3. 香港又一城
更加典型的项目,UG\G\LG……好凌乱。
4. 广州太古汇
也很醉,同是太古家,命名规则却不同。多了个MU、M楼层。
同时,下图没有的,太古汇的停车场楼层叫P。
不知这些商场的楼层命名大家逛街时是否留意过?哪怕是本号的retail专业读者是否都明白其含义?或许更多的状态是迷而不惑,虽然不知道这些LG/UG/MU/U啥意思,但随它去呗。不过今天我们作为一个无聊又地道的地产微信号,来跟大家讲讲这个事儿。
UG/LG/MU/M
拿最复杂最典型的又一城作例子。
G层,大家学校里学英文都有教过。英国式叫法地面为 Ground Floor 简写G。
同时,香港很多地址会写“地下”,地下是什么鬼?难道是地下室?举个例子,波斯富街84-94號寶富大樓地下d舖,其实就是底楼D铺(可能放大陆就是104单元)。UG 即 Upper Ground Floor 地面之上的一层,可理解为2楼或阁楼,甚至1楼与2楼之间的间格空间。在又一城而言其实就是2楼,按大陆命名就是L2,按英式命名就是L1。至于为何又一城要叫UG,我们最后再表。
L1 实际上是3楼,L2 为4楼。
LG1 即 Lower Ground Floor 1,就是地面下一层,可理解为-1楼或地库第一层。
LG2 即 地库第二层。
广州太古汇的例子其实值得很多地铁上盖项目借鉴。
MU 即 Metro Upper Floor,地铁上面一层。
M 即 Metro。其实这个命名跟LG1、LG2一样,都是代替B1、B2,但又指出了连接地铁的功能性。
多首层策略
其实,伴随着这些命名方式的,最核心的原因是商业规划中的多首层策略。
在消费行为角度出发,其实大家很易理解,一般会“畏高惧深”,逛街的人天然会抗拒走上去或是走下去(跟最近发生的扶手梯事故无关……)。在商业设计和规划中,怎么样把人流从地面引向其他楼层,是永恒的关注点。
解决方式会有很多,比如在高楼层放餐饮、或是影院、或是儿童业态之类的目的性业态。又或是像香港IFC、PP一样利用高楼层本身的低人流做奢侈品,制造高端所需的隔离感(但这种策略的前提是项目本事条件足够强势,牺牲品牌的昭示性需求)。
而多首层则是在地盘有坡度条件下,比较好的一个解决方式。以又一城为例,不同的楼层分别利用地势或是故意制造高架车行动线,接入地铁、巴士、的士、私家车等等各种交通工具。使不同的楼层都可以获得直接人流导入。同样的例子在山城重庆由于先天的地理条件,也可以看到很多。
楼层命名其实也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虽然上海、广州地势平坦,不能如又一城一样做到真正设计上的多首层。但通过MU、M这样的命名,当你停车去P时(实际上是B3),是否好受一点?这不失为是一个能影响消费者心理、同时成本又很低的好办法。
对消费者的影响或许很难量化,但另一方面呢,其实对于招商租赁的帮助更直接。品牌们对于高楼层和深地下室的畏惧更甚消费者。说服一个品牌去L2的难度,远小过说服它去L4。
不过其实这也是个流派问题啦,具体效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市场上似乎也就是港资里的新鸿基、太古喜欢这么玩。
本号撰文均为原创,根据市场信息编写演绎,图片转自网络,精确信息以官方公告为准,如需转载,请事先征得作者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