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asanova | 有感于上海商业地产市场招聘行情

Casanova 地产与远方 2023-11-04

最近的招聘市场其实挺奇怪的,谈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一、市场上新开的head account明显减少。
现在市场上职位还是不少的,但是基本上很多都是前几年开的坑,然后活埋了一个又一个,急切地等待新鲜血液进去前赴后继。比如我市大东北的一个区域商业中心项目,位置得天独厚,可以说少有的朝南坐的项目,结果到目前勉强开业了,竟然已经是第六任总经理了……商业地产的炮灰现象,似乎已成惯例,第一批第二批进项目的人,或许大概率活不到项目开业。

究其原因,或许可以归结为两点,一点是开发商转型的体制阵痛,归咎于我们老是说的住宅与商业之间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矛盾,非要活埋几批人,项目进度出现严重问题,才会得到正视和改善。可悲的是,“见了黄河能掉泪”的都已经是万幸,很多项目埋了一批又一批也不见任何改进。第二个因素,也很惨,前期投资估算与现实的矛盾,中国式的拿地哲学意味着拿地的时候好多数字真心是凑出来的,先拿了再说嘛,大家都要吃饭,不拿地像港资那样一个投资团队好多年不拿地养着的事情,内资干不出来。结果就变成了,前人挖坑,后人掉坑里……做后期运营、招商的小伙伴苦啊,这年头谁没见过几个前人埋的地雷呢?少埋点、埋浅一点已经是良心了。


另一个很悲剧的现象就是,职位、薪资的缩减。比如市场上几个基金新收购的项目,往往的做法是,收购前一个项目租赁团队三个人,一个三万两个一万,收购完了就变成一个人一万五看一个项目。其实非常合理,本身租赁与运营的边际资源投入非常厉害,三个人可以做到90分,一个人也能做到70分。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削减此部分的人力投入其实非常合理与正确。但对于市场而言,真的就是少了不少工作机会。


二、市场上的候选人越来越多了。
市场上好多能力很强的前辈都在看机会。他们的离职原因往往也与工作能力无关,往往牵扯到了行业内的各种变局,成为了转型阵痛中的政治牺牲品。同时另一方面,类似瑞房与新天地合并之类的事情也造成了大量人才在市场上看机会。这年头找工作的人真的越来越多了。但是又由于行业机会的减少,实际上的有效配置非常缓慢。


我们来做个小调研:


三、资源需求错配很厉害。
虽然市场上找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招不到人的东家也很多。打比方说,某名气挺大的内资基金,招retail招商的人,招了一年了,似乎还没着落。市中心顶尖的超甲级综合体项目招总经理,似乎市场上合心意的候选人都没几个。

于是乎,情形便成了“爱你的人你不爱,你爱的人不爱你”。为啥会这样?小编老是喜欢想东想西。或许是以下几点原因:

  1. 一是行业在变化,很多企业的业务横向拓展很多,比如重资产、轻资产一起玩的,比如商业办公工业一起玩的,不只要懂地产还要懂金融等等。对人员的复合型要求可以说是与几年前截然不同。往往需要的不是单纯职能,比如只会做租赁的人。但市场上的人力资源积累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过去几年行业突飞猛进的膨胀,与人力资源的积累有所脱节。

  2. 二是行业内鲜有自有完整培训造血体系的公司。打比方说太古,在市场上只见招基层岗位,中高层的造血机制非常健全,也就完全不会面临人力荒。而毕竟这是少数,多数公司在大量开发新项目的同时,并没有能力内部补充管理人才。其实人员的要求未必有太大变化,但随着整个行业pool的变大,高品质人才仍旧捉襟见肘。而市场上的很多候选人也其实由于行业的飞快膨胀,多少被拔苗助长。这种脱节也越发激化。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这行这几年走得太快了,步子太大扯着蛋了。

将来会怎么样?
我有一次问了一个香港前辈这个问题。前辈用香港的经验告诉我,当年香港市场发生类似周期的时候,确实很多人被迫离开了这行。市场也总会好起来,慢慢修复自己。但需要多久就说不清楚。五到十年或许是比较正常的状态。

听到这句话,其实内心一紧,我们这代人或许在行业最好的时光遇到了行业蛰伏的年代。但换个角度想想,前两年所谓的市场机遇又给了我们什么呢?对于个人而言,或许是到了返璞归真的时候,安心地修炼自己,才是初心。应了我们“地产与远方”的Motto:少年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吧!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欢迎关注“地产与远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