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士大讲堂回顾 | 石耀霖院士:漫谈地震预报


2023年11月4日,由校团委指导、校学生会主办、地球与行星学院学生会协办的第81期院士大讲堂于雁栖湖校区教一楼101教室顺利举办。我们有幸聆听了石耀霖院士关于地震预报的精彩讲座,地震的奥秘和预报的挑战,在石院士的漫谈中得到了新的解读。所有参与的同学共同探讨了科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石院士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地震的基础知识,从构造地震的成因,到地震波的类型,以及震源位置和震级大小的测定,每个话题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内容回顾

01



中国—多地震国家



中国是一个地震活跃的国家,原因有以下几点:地理位置:中国位于几个大的构造板块的交界处,这些板块的相互作用以及因此而在大陆内部形成了活动断裂切割的地块,造成了显著的地震活动。板块运动:尤其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这一过程造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抬升,同时也是西藏和周边地区频繁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断裂带:中国有多个活动断裂带,如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等,这些断裂带是地震活动的直接原因。历史地震: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大地震,如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等,这些都表明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区。石院士说:“为了了解中国的地震分布和频率,科学家们通常会使用地震目录、地质调查数据、历史记录和地震监测网络收集的数据来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评估中国不同地区的地震风险,并为地震预警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02



地震能否预报?



目前在学术界的渐占上风的观点认为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是可以forecast(翻译为预测)的,Forecast指概率预报,即预报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窗口内发生多大震级地震的概率,是可能的。确定性预报,即Prediction(被翻译为预报),即预测一定区域、一定时间窗口内 一定发生某震级以上大地震(即概率为100%)是不可能的。石院士在中文中,forecast翻译为预测。prediction翻译为预报。当然,石院士也让大家思考:如果预测发震概率为99%,与“预报”又有多少差别呢?但中文中还有一重意思:预测指科学家的研究。预报指政府对公众的发布。石院士认为,地震数值预报,在中长期预报方面,已经展示了重要的进展。地震数值预报,在中长期预报方面,已经展示了重要的进展。在短临预测方面,研究人员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探索。人能识别(如震相)标注的,机器学习很有成效,研究人员期望人不会的(如地震预测),机器也能挖掘出潜在规律,但虽然对实验室数据或人工合成地震目录预测取得了有苗头的结果,对真实的大地震还没有取得有显著成效的预测


03



地震控制



控制地震似乎比预测地震更加困难,但今天已经不是科学家的梦想,而是现实的需求:为了在有出发地震的区域实现页岩气的可持续开发,要求起码对某些类型的地震要控制它不要发生Oklahoma州1979-2016页岩气开发造成地震数目剧增,2017年USGS的破坏概率预测图,已经将自然因素外的人为因素也予以考虑。石院士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去实践,我们发现的每一个异常的数据点,每一次重复的实验现象,都可能是引领我们走向深邃科学真理的灯塔。在探索未知的路上,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塑造了科学的边界。因此,当灵感来临时,我们要勇敢地追随它;而当面对重重困难时,我们更需坚持不懈地解答每一个科学之谜。


总结




在这场两个小时的讲座中,石院士不仅分享了他在科研道路上的心路历程,更是展现了一位科学家如何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保持对科学现象的敏感性,以及如何在看似混沌的实验现象中寻找规律,抽丝剥茧,直至找到问题的核心,解开科学谜题。石院士不仅与我们分享了一生的科研经验,还耐心回答了每一个问题,让每位听众都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激情。他的每个回答都如同他的研究一样——深邃、精确而富有启发性。这不仅是一场讲座,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宝贵的历史与智慧的传承。


致谢




第81期院士大讲堂圆满落下帷幕,再次感谢石耀霖院士不辞辛劳来到会场为大家带来精彩报告,感谢每一位工作人员辛苦付出,感谢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会  出品

文字 / 陈玫霖

图片 / 王壮

编辑 / 邵惊冬

责编 / 王婉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