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承弘扬党的百年体育思想 助力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高质量发展//兰景力

兰景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3-03-26


★ 编者按 ★

     建党百年,百年荣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

     在此重大历史节点上,学界需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百年体育伟业的初心和规律是什么?建党百年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阶段特征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是什么?为进一步推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发挥体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人类健康幸福中的重要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基于此,本刊以“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为主题,约请我国14所高等体育院校的党委书记开展专题研究。14篇专题研究成果以笔谈的形式刊登于本刊2021年第6期,分3次在本刊微信公众号重点推出。

本文引用格式

兰景力.传承弘扬党的百年体育思想 助力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高质量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1, 45(6):26-28

传承弘扬党的百年体育思想 助力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高质量发展

哈尔滨体育学院 兰景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在党的百年砥砺奋进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体育事业,注重发挥体育在救亡图存、提高民族素质、振奋民族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战斗力中的独特作用。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更是把体育作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也是一部党领导下的体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历史。重温党的百年体育思想,对于办好新时代高等体育教育,助力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1

准确把握党的百年体育思想的科学内涵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担当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第一个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党始终把体育与人民的利益、与强国的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陈独秀主张通过改造中国传统教育以改造国民性,提出德智体并重,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毛泽东投身革命之初最早公开发表的文章就是1917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体育之研究》,其中写道:“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这是毛泽东早期的“健身强国”体育思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领导的体育事业始终贯穿于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军事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赛体育蓬勃发展,红色体育成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立形成了“体育为人民”和“体育为救亡图存”的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体育为人民”的思想得到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毛泽东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成为新中国体育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提出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成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体育为人民”的思想始终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一脉相承,而且不断升华,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体育强国梦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体育强国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既是国家强盛应有之义,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教育强国重要思想的论述是指导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改革创新的根本方针。传承党的百年体育思想,就是要更好地坚持“体育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体育强国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明确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的使命担当,培养能够担当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要具有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培养质量、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体育文化、一流的社会服务,以一流的办学水平服务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战略。

2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定位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定位主要还是服务于体育事业本身。这是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水平决定的。为主动适应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应运而生。基于教育强国、健康中国背景审视,体育在教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中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这对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定位提出了新要求。基于体育强国背景审视发展定位,体育强国基本内涵的内在逻辑就在于体育事业自身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并通过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和实现其他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实现强国梦。立足于服务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三大战略,要科学确立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定位,必须坚持“体育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体育强国思想”,聚焦“五大发展理念”。

2.1 办学模式定位 

     办学模式如何定位是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转型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在不断优化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拓展为基地、教学、训练、科研、就业“五结合”模式,深化改革传统办学模式。

2.2 服务面向定位 

     无论是服务于体育,还是服务于教育,都应面向社会需求,围绕体育竞技人才、体育教育人才、体育健身人才、体育产业人才、体育文化人才“五大类人才”培养标准升级,深化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2.3 办学特色定位 

     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特色就在于把普通高校的共性与体育院校的个性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好专业性、单科性、综合性和地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要正确处理好体育主打特色专业与各相关专业综合化发展的关系,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要突破单科性困境,进一步完善学科支撑体系。积极探索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中的“+体育”和“体育+”,创新学科交叉路径方法,将“新体育”作为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

2.4 办学水平定位 

    办学水平定位首先要明确参照系。中国高等体育人才培养主要有3个组成部分,即独立设置的高等体育院校、综合性大学内设的体育学院和高等师范院校内设的体育院系。高等体育院校应尽快走出长期固化的“小圈子”,在教学训练、科研学术、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国际交流、服务社会等各方面,不仅要广泛与设立体育院系的高校开展合作交流,而且要广泛与理、工、农、医类院校开展合作交流,协同创新。同时,还要积极走出国门,与发达国家有关高校进行务实合作,通过多元化的合作交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3

加快推进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转型发展

     根据体育事业“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建设任务,当前既是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是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体育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体育强国思想”,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推进高等体育院校转型发展。

3.1 教育教学理念转型 

     科技与人文高度融合、交相辉映的新时代高等教育必然要求高等体育院校转变观念,把体育与科技、体育与人文、体育与教育融为一体,确立以体育教育为根本,以体育科研为先导,以体育训练为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契合体育强国建设目标任务要求的办学理念。立足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以全民健身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以体育产业发展培育经济转型新动能,以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促进体育文化繁荣,不断推进学科与专业改革,加快各类体育人才培养,加大科技助力奥运,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建立具有优势特色的学科体系、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体育人才培养质量。

3.2 办学模式转型 

     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和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由过去的重办学规模、专业数量向重高水平人才培养、高水平成果转化转变。高等体育院校转型发展的重点就是要推动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并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都要主动适应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需要。遵循新时代高等教育分类发展规律、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培育规律,与时俱进地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高等体育教育发展新模式。立足教育与体育发展的新阶段,树立教育与体育发展的新理念,构建教育与体育发展的新格局。

3.3 内部治理体系转型 

     新时代必须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为重点,在推进高等体育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聚焦发力,解决内部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①以落实大学章程为引领,不断完善高等体育院校现代大学制度体系。②以落实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目标任务为导向,构建内部政策保障体系。③以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制度为重点,深化人才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实施人才分类管理考核,建立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公众号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官网


网址:www.styb.cbpt.cnki.net

微信:stxb1959

电话:021-65506286

邮箱:xb@sus.edu.cn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

邮编:200438

感谢您支持!欢迎您赐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