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友情提示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论文核心观点,亦可点击目次及摘要的标题直接阅读全文。
【点击标题查看全文】
● 我国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热点与影响力变化——基于2000—2020年体育类核心期刊文献数据
● 从直接测热法到计算机视觉技术:身体活动能量消耗测量的历史与未来
摘 要
杨继星,陈家起,高奎亭,
闫士展
(南京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体育融入卫生健康治理旨在依托整体性治理原则,通过体育与卫生系统间理念交融、多种形式协作、异质资源共享、技术结合等方式,实现卫生健康治理领域内体育健康治理的理念、机构、人员、技术及服务准入,形成完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体系、辅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优化妇幼保健方案、赋能健康老龄化、助力环境卫生整治以及支援健康贫困治理等战略定位。然而,受制于体育融入卫生健康治理的法制保障滞后、部门间关系薄弱、人才储备欠缺、技术标准有待明确、制度供给不足等困境,亟待借助印象机制(建立体育融入卫生健康治理的“符号”)、互信机制(强化体育与卫生部门的协作治理关系)、筹备机制(建设人才队伍、确立技术标准)、运作机制(建立融入治理的相关制度)、维护机制(以“激励—监督”支撑可持续治理),实现体育融入卫生健康的长效治理。
汤立许,兰金艳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通过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与择时运动、代谢综合征相关的文献,分析择时运动、昼夜节律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发现:一天中不同时间的运动会影响血糖代谢反应,择时运动对血糖代谢的影响与进餐时间有关;择时运动能够降低代谢与心血管风险,与早上运动相比,晚上运动对降低血压有更大益处;AMPK、PGC1α以及HIF1α在运动调节昼夜节律影响代谢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可能是择时运动影响代谢健康的潜在机制。认为:择时运动可作为昼夜节律紊乱相关病理的有效处方,将择时运动和进餐时间与分子时钟同步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对全身代谢健康的促进作用。未来研究可尝试探索不同运动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对机体代谢的影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效益。
田浩冬,黄 丽,刘昊为,
刘诗琪,张 壬,向 秋,张 好,
王培松,彭 莉
(西南大学)
目的 对比有无运动响应的T2DM患者肠道菌群及其相关粪代谢物特征,探究患者运动响应与肠道菌群代谢间的关系,推断其影响机制。方法 随机招募16名T2DM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设计,进行为期6周的高强度间歇运动干预。提前3周收集受试者HOMA-IR数据并计算典型误差,基于此将受试者分为运动响应组(R 组,n=9)与运动不响应组(NR 组,n=7),对比2组受试者的肠道菌群特征与粪代谢差异。结果 ①干预后R组α多样性出现升高,显著高于NR组。②R组菌群关系更复杂、稳定,其关系网络特征在干预后进一步增强。③2组优势菌群差异显著,R组主要包含克里斯滕森菌、青春双歧杆菌等,NR组主要包含韦荣氏球菌、大芬戈尔德菌等;组内的显著差异仅在R组中出现,主要包含瘤胃球菌、芽孢杆菌等。④R组优势菌群的关联代谢物主要包含花生四烯酸、正缬氨酸等;NR组优势菌群的关联代谢物主要包含L-谷氨酸、2-乙基乙酸等。结论 T2DM患者的运动响应与其肠道微生态联系密切。运动响应者肠道微生态更为稳定,包含更多与糖脂代谢、胰岛素代谢、肠道炎症改善正相关的优势菌群,这些菌群的丰度变化可能是运动响应的重要原因。
章 森,邹 勇,漆正堂,刘微娜
(华东师范大学)
围绕鸢尾素介导运动干预神经精神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梳理鸢尾素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促进产生神经营养因子、改善神经元功能、促进神经元增殖和神经发生、改善脑内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水平、降低神经毒性作用等功能,从外周途径阐述鸢尾素信号通路在运动改善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发现鸢尾素在运动改善神经精神疾病中起着积极的调控作用,运动诱导的鸢尾素水平会随运动强度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肌肉与脑存在着一种以内分泌为主导的通路,骨骼肌作为一种内分泌器官可调控大脑健康和稳态,鸢尾素信号通路可介导运动对神经精神疾病的干预。运动引起的骨骼肌收缩产生的鸢尾素通过外周途径调控大脑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进而对情绪、认知及神经功能发挥调控作用。
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基于静息脑电的作用路径分析
王 芃,王 靖,赵津磊,王 相,辛 鑫,裘莎丽,臧育恒,王 兴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目的 基于静息脑电(EEG)分析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探寻身体活动对抑郁症状的潜在作用路径。方法 随机招募239 名大学生填写《抑郁自评量表》《国际身体活动问卷短卷》,采集5 min EEG 信号。结果 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为1109(509,2232)MET-min/周,抑郁评分为47.401±10.562,二者显著负相关(r=−0.189,P=0.003);中央区、顶区delta功率值,眶额、前额theta功率值与前额alpha1右侧化对抑郁评分具有19.89%的解释力(R2=0.199,P<0.001);顶区、颞区delta功率值,顶区beta1功率值和前额alpha1右侧化与身体活动水平及抑郁评分均显著相关(P<0.05),且相关方向相反;身体活动水平对抑郁评分具有65.37%的直接效应(B=−0.123,95% CI: −0.260~0.016),顶区delta功率值介导16.56%的中介效应(B=−0.031,95% CI:−0.073~−0.005),前额alpha1 右侧化介导18.07% 的中介效应(B=−0.034,95% CI: −0.072~−0.010)。结论 识别抑郁倾向大学生需重点关注中央区、顶区delta功率值的上升和额区theta功率值、前额alpha1右侧化的下降,这可能与其睡眠节律紊乱、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及压力感知过大有关;随着身体活动水平增加,其抑郁评分呈下降趋势,顶区delta功率值下降和前额alpha1右侧化上升可能是体育锻炼改善抑郁症状的作用路径,与体育锻炼改善睡眠节律、增强情绪调节能力有关。
张元梁,薛 原
(上海师范大学)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在2011—2020年收录的79758篇体育科学研究论文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及可视化等方法,从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2个维度探析体育科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特征。结果显示:体育科学的知识吸收主要来自健康、护理、医学、分子遗传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康复学等期刊类群,逐步形成了相对较为稳定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模式;在相应的时间段内,体育科学知识扩散广度随时间呈对数增长趋势,体育科学知识向其他学科知识扩散的强度呈幂率分布特征,体育科学知识扩散速度随时间呈指数增长趋势;骨科学、外科学、康复学、生理学等15个学科为体育科学知识扩散核心学科;跨学科知识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系统工程学、运动神经科学、体育健康与环境、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教育教学、儿童体育和老年运动医学等领域。
我国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热点与影响力变化——基于2000—2020年体育类核心期刊文献数据
刘国辉,王 帅,李 宁,高瞻乐,刘思妤,周继和
(成都体育学院)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20年体育类核心期刊刊发的运动生物力学文献进行数据挖掘,揭示文献刊发数量、关键词组和引证文献年限等参数。结果显示:运动生物力学文献的刊文量百分比呈“几”字形分布,高百分比出现在2008—2014年;关键词组“运动学”“运动学分析”“运动技术”等持续高频出现,低频关键词组的数量近年来逐渐增加;直接/间接引证文献最大持续年限的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标准差呈减小趋势。提示:近年来运动生物力学的刊文量和文献影响力呈下降趋势,研究呈现多元化和热点弱化的态势。
盛 怡,刘玉恒,庄 洁,陈佩杰
(上海体育学院)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儿童青少年自主性身体活动国外研究的区域分布、测量和统计方法、参与影响因素、干预情况等进行系统梳理。结果显示:英国是儿童青少年自主性身体活动研究最多的国家/地区;调查法(问卷、访谈、自我报告)和测试法为常用研究方法;研究主要聚焦在肥胖关系、久坐行为、场地设备和影响因素(运动环境感知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等)4个方面。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议:在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报告基础上关注自主性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倡导融合自主性身体活动研究手段,注重客观测试方法的使用;探究家庭、学校、社区多元主体干预实践。
从直接测热法到计算机视觉技术:身体活动能量消耗测量的历史与未来
王轶凡,温 煦
(浙江大学)
系统回顾身体活动能耗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剖析各类能耗测量方法,重点介绍计算机视觉估算人体能耗的新技术,探索人工智能时代能耗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17世纪以来能耗测量技术以测热法为起点逐渐延伸出各种非测热法。17—18世纪测热理论的建立是能耗测量技术诞生的直接原因。19世纪,在代谢疾病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人体代谢系统研究的进步驱动了人体测热系统的开发。20世纪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飞跃以及对新陈代谢的深入研究助力能耗测量技术的革新,涌现出许多新方法。21世纪,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能耗测量技术实现无接触式测量的新突破。能耗测量技术在科研需求、理论和技术发展的驱动下不断推陈出新,现有的能耗测量技术各具特色,但在测量精度、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测热法成本高、操作复杂、实用性差,非测热法相对便捷但测量精度有待提高。智能化、无接触的测量技术可能成为重点发展趋势:在测热法方面应推进微型传感器的应用,实现远程数据传输,使设备更加便捷;在非测热法方面,应进一步探索更多运动相关生理指标,提高测量精度,完善理论框架。
往期目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公众号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官网
网址1:
网址2:
微信: stxb1959
电话: 021-65506286
邮箱: xb@sus.edu.cn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
邮编: 200438
感谢您支持,欢迎您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