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回顾与展望//黄海燕,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11期
论文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如何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体育强国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前进方向和实践理路,成为新时代体育改革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强国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解读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主旨内涵和首要任务,为科学谋划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建设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本文认为,新时代体育强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体育强国,既有世界体育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要有强大的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要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紧密相连。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需围绕精神更强、物质更强、制度更强、协调更强、融入更强的内在要求构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五强支柱”。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频共振、以人民为中心、呼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体制机制不断改革创新的现代化,应从加快树立体育文化自信、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挥体育助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建设的作用、建立与完善现代体育市场体系、推进体育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推进落实,高质量实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
第一作者简介
黄海燕,上海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现任上海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长三角体育一体化办公室主任、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董事长。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青年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体育科学》(CSSCI收录期刊)、European Sport Management Quarterly(SSCI收录期刊)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走向强国:新时代体育产业》《体育赛事综合影响事前评估》等中英文著作17部;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决策咨询奖等省部级奖项10余项。
本文引用格式
黄海燕,胡佳澍,任波,等.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内涵、任务与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3, 47(11):1-16,34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内涵、任务与路径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明确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体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通过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强国建设的伟大成就,明确当前我国体育发展基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解读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主旨内涵和首要任务,科学谋划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路径,为解决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体育强国建设的实践问题提供参考。
1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的战略全局,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对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及措施,将体育强国战略上升为党和国家的统一意志和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目标。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体育强国建设在以下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1.1 体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气
1.1.1 体育事业发展彰显制度优势和国家形象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是新时代体育事业的标志性成就。通过从申奥到办奥的7年艰辛努力,我国贡献了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履行了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赢得了高度评价。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体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进一步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成就与和平发展主张。
为国争光是竞技体育的神圣使命,体育健儿用成绩谱写了时代最强音。里约2016年奥运会,中国队获得27金17银26铜,连续5次跻身金牌榜前三;东京2020年奥运会,中国队获得38金32银19铜,连续6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三,夺金项目数量创境外参赛新高;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队获得9金4银2铜,首次跻身冬奥会奖牌榜前三。中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的优异表现为祖国赢得了巨大荣誉,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形象。
1.1.2 体育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2021年9月,“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已超越了体育范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2022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极大激发了亿万人民的体育热情,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带来了丰厚的物质、文化和人才遗产,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新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多形态的特色体育文化产品,涵盖体育新闻出版、体育广播影视、体育文学艺术等。在具有“体育奥斯卡”之称的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上,纪录电影《冰雪之约》、微电影《唯一的方向》斩获最高荣誉金花环奖。体育博物馆成为推动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截至2021年底,中国体育博物馆有在馆藏品11700件(套)。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体育文化主题展、“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系列巡展活动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武术、龙舟、围棋、舞龙舞狮等项目纷纷走出国门,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关注。体育非遗工作不断加强,2020年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1.1.3 人民体育文化素养明显提高
随着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大力推进,人民群众逐步摆脱“金牌至上”思想,体育文化素养也有了明显提升,突出表现为对体育功能的理性认识和积极实践。一是主动健身、科学健身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热爱体育运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体育锻炼的氛围越来越好。尤其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使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空前提高,线上健身用户激增,“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大幅增强。二是人民对体育事业强力支持。从申办到筹办北京冬奥会,各行各业发挥各自专长,圆满完成了工作总清单上涵盖57个业务领域的3000多项任务,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如果没有中国人民的支持,北京冬奥会不可能收获如此卓越的成功”,并将奥林匹克奖杯授予全体中国人民。三是体育文化、志愿精神广泛传播。在中华体育精神、冬奥精神的感召下,群众体育健身文化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涌现了一批健身优秀人物、生动故事和品牌项目,树立了基层健身榜样。
1.2 体育强国建设的物质基础更加夯实
1.2.1 体育事业投入雄厚
在财政资金方面,2012—2021年累计安排中央本级财政拨款预算345.16亿元。其中,安排国家队备战相关经费财政拨款133.65亿元,包括夏季项目77.84亿元、冬季项目55.81亿元。新增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购买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服务等专项经费,设立国家队训练津贴,提高奥运会奖励标准,切实发挥了财政经费的保障、激励和引导作用。
体育彩票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2012—2022年,中国体育彩票累计发行21986亿元,累计筹集公益金5530亿元。在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多地“15分钟健身圈”逐步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覆盖全国绝大多数行政村。
1.2.2 体育场地设施更加亲民、便民、利民
体育场地设施是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物质条件,近年来,我国体育场地设施数量显著增长。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422.68万个,场地面积37.02亿m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2 m2,相比2013年底,体育场地数量增长149%,总面积增长超过86%,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长超过79%。除数量增长外,各类体育场地设施的覆盖率也大幅提升,截至2019年底,全国县(市、区)体育场、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或配建体育设施的公园)覆盖率分别为66.8%、64.0%、55.3%、69.3%。
体育场馆公共服务普惠化是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方式。全国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数据显示,2019年1323座场馆平均对外开放355.16 d,平均每周对外开放77.9 h,平均每天对外开放18.29 h,场馆周围的公共区域以及户外健身器材基本达到全年免费开放,全民健身日均面向普通群众免费开放,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普遍实施免费低收费开放,并累计免费举办体育讲座、展览超过1.05万场,为932.13万人次提供免费体育健身技能培训,向601.53万人次提供免费体质测试服务。
除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传统体育场地设施外,各地积极拓展全民健身新空间,大力推进国家步道体系、体育公园建设。随着体制机制改革和供给方式创新,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目前浙江已建成超过1000个“百姓健身房”。公共船艇码头、航空飞行营地、汽车露营营地、山地户外场地等户外运动设施更加完善,提供了多元化运动选择。
1.2.3 体育产品与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体育产业是提供多元化、高品质体育产品与服务的幸福产业,随着居民体育需求的日益旺盛,体育产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经济动能转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价值愈发显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体育消费需求。”近十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大幅跃升。2021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为31175亿元,实现增加值12245亿元,与2012年相比,体育产业总规模涨幅达到227.3%,年均增长率为14.1%;体育产业增加值涨幅达到290.5%,年均增长率为16.3%,均远高于同期GDP增速。
体育产品与服务供给不断扩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从细分业态来看,健身休闲、体育培训、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用品等领域亮点频现,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从运动项目上看,冰雪、山地、水上、汽摩、航空等运动逐步兴起,热气球、滑翔伞、攀岩、漂流等项目发展势头强劲,极限运动、电子竞技、飞盘、马术等时尚运动备受年轻群体的青睐,与时尚健身消费相关的体育创意、体育旅游、在线健身休闲平台等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体育产品与服务的有效供给带来了体育消费的不断增长,2020年全国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为1.8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80%,全国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1330.4元,比2014年的926元增长43.7%。
1.2.4 体育训练器材装备更加先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科技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实现高水平的体育科技自立自强。要综合多学科、跨学科的力量,统筹推进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为我国竞技体育实现更大突破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生物技术、体育装备、训练器材和科研仪器等更新迭代,引进了平衡台、人马机、加压训练仪、漂浮舱等数字化训练、康复器材设备,研发了拥有自主产权的国产雪车、打蜡车,建设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冰雪滑行实验室、风洞实验室、气候模拟舱和全自动冰雪线性摩擦仪等,为取得优异的竞技体育成绩提供了有力支撑。先进科技成果同步向全民健身领域转化,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健身智能设备,通过采集体质健康指标及各项运动数据,为亚健康人群、超重肥胖人群,以及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制定个性化运动训练方案。传感器设备的日益精细化与监测算法的不断提升,使借由可穿戴设备实现运动数据的自我量化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满足了健康管理需求。
1.3 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体制机制
1.3.1 坚持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努力开创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新局面。”近年来,我国坚持开门办体育、开放办体育、全社会办体育,探索形成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体育发展机制。一是打造政府和社会力量多元主体参与的国家队组建和大赛备战模式,鼓励支持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如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体育高等院校相继成立了足球、乒乓球、排球、网球等运动项目学院,充分调动了高校、地方和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的积极性。二是实行全运会参赛主体改革。在保留传统参赛主体外,允许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俱乐部和个人参赛,发现培养更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三是探索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新模式。社会力量参与体育的热情高涨,在承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举办体育赛事与活动、参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建设和运营体育设施等方面贡献了重要力量。
1.3.2 体育法治建设成就显著
近年来,我国体育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是体育立法成果丰硕,推动修订完成《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推动《刑法》增设“妨碍兴奋剂管理罪”,时隔27年首次全面系统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国初步形成了包括1部体育法律,7部体育行政法规,31部体育部门规章,165件体育规范性文件,269件地方性体育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在内的体育法律规范体系。二是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自国务院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来,体育行政部门转变政府职能,编制权责清单,放宽市场准入,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政务服务不断优化。
1.3.3 体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
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自2014年启动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形成了运动项目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浪潮。姚明、申雪、王海滨、刘国梁等一大批专业人士当选协会主席,推动体育协会开设独立账户,依法依章程独立开展工作,众多项目依托实体化协会在职业化、市场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职业体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开辟了中国特色职业足球改革的新篇章,一系列配套文件的改革调整措施对建立职业足球运行长效机制和促进中国足球健康持续发展进行了有力探索。在职业篮球领域,2016年成立了中职篮(北京)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次年,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承担的业务职责正式移交中国篮球协会,迈出了CBA联赛“管办分离”改革的关键步伐。排球、乒乓球、网球等多个运动项目的职业化水平也不断提升,职业体育俱乐部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职业体育市场体系建设框架初步成形,联赛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建立了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体育不再仅是体育系统的“单线作战”,国务院全民健身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兴奋剂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多部门体育赛事监管机制等纷纷建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联动协作,共同推动体育强国建设。
1.4 体育各领域、各区域全面协调发展
1.4.1 各运动项目多点开花
近十年,我国各运动项目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一是冬季项目跨越式发展。冬季运动竞技水平普遍提高,群众性冰雪运动逐渐普及,冰雪产业发展迅速,成功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二是非奥项目别样精彩。轮滑、航空、登山、飞盘等非奥项目参与人数不断提升、项目影响力不断扩大,板球、技巧、电竞、斯诺克等项目在国际大赛中也具备竞争优势。三是非传统强项有所突破。除跳水、举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等传统优势项目外,中国体育健儿在许多非传统强项上也有所建树,在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上取得了新突破。
1.4.2 各地区体育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体育深入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实现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赛事。我国体育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部相对平衡,尤其是对西部地区体育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如在“十三五”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共资助西藏基建项目和赛事活动193个。同时,体育在助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战略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浙江金华“体育+”特色村(居)建设和江苏县域体育发展等典型案例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为城乡协调发展贡献了体育力量。
1.4.3 各人群体育发展协同度有效提升
全民健身在全民健康中的战略基础和前端要地作用进一步显现,已基本构建起以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科学健身指导及信息宣传服务系统为框架,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国民体质水平普遍增强。2020年,我国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人数占比达67.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37.2%,比2014年提高了3.3%;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人数比例为90.4%,较2014年提升0.8%。
各人群体育发展更为均衡。新修订的《体育法》将“学校体育”章节修改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实现了青少年体育在立法上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青少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为94.6%,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中接受专业指导的比例达到84.6%,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日益高涨,城市和农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比例占老年人总数分别为60%和40%左右。截至2022年6月,上海已建成40家“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累计服务超过100万人次。女性群体运动意识崛起,对比2014年与2020年体育消费调查数据,女性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增长74.9%,远超过男性居民37.4%的增幅。
1.5 体育逐步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1.5.1 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不断增强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四个重要”是新时代对于体育功能价值的最新阐述,将体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四个重要”的引领下,全社会对体育的多元功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拓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出台多个有关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各级政府纷纷将体育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体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共同发展。
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催生出体育旅游、体育康养、体育文创、体育广告、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多种新兴业态。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正在不断加强,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逐渐成形。各地积极探索“体卫融合”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形成了体育医院、智慧健康驿站、社区体质监测中心等地方实践模式,有效促进了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推动了健康关口前移。体教融合不断深化,各地围绕学校体育如何开展、青训体系如何强化、竞赛体系如何完善等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公益基金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创新合作,不断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体育旅游精品景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极大丰富了居民节假日体育健身和休闲旅游的选择。
1.5.2 体育服务新时代国家外交大局
近十年,体育对外工作主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体育成为中外元首交流对话的重要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200多次外事活动中谈及体育工作。多项“一带一路”国家间体育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体育成为中俄、中法、中德、中欧盟等10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框架内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与150余个国家(地区)建立了体育友好关系,双边体育交往更加活跃,与欧美体育强国、北欧冬季运动强国的互利合作不断深化。我国多次向老挝、缅甸、泰国、埃塞俄比亚等国援派青年志愿者,提供体育人才援助,为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南太平洋等国家和地区修建捐建体育馆和体育基础设施。利用申办举办重大赛事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奥委会、亚奥理事会等重要国际体育组织的友好关系。中国奥委会在“奥林匹克之都”瑞士洛桑设立联络处,成为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促进中国体育“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2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内涵、要求和原则
1908年《天津青年》“奥运三问”拉开了中国体育强国梦的序幕。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提出“中华民族一定能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林”。2008年,胡锦涛同志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确立并强化了体育强国建设目标。新时代体育事业担负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排头兵的重任,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也被赋予新的内涵、要求和原则。
2.1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内涵
近年来,多位学者针对“什么是以及如何建设新时代体育强国”展开了探讨。关于新时代体育强国的内涵外延,十年来相关理论和研究不断丰富,具有历史发展性。一是从名词概念的角度,梁晓龙等认为体育强国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对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总体实力的定型性评价。梁明指出体育强国是一个全局性概念,涉及体育设施、制度、机构、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二是从体育强国的构成要素角度,多数学者认为体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概念,王智慧从综合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指出体育强国主要涵盖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科技、体育产业、体育教育、体育文化、政府管理制度和执政能力等方面。黄莉认为,体育强国是指在国民体质、运动竞技、科学教育、产业经营、竞技文化等方面显现出强劲综合实力,整体发展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三是从体育强国的根本诉求出发,鲍明晓等指出,体育强国的基本内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强国体育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体育,目前已成为学者的主要共识。关于如何建设新时代体育强国,十年来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研究共识,即体育强国的战略设计与推进路径是一个根据国家发展宏观战略和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不断优化调整的过程。张强从我国如何实现体育强国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人科(人才与科技)、城乡、体教、供需、中西5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路径。李龙、刘盼盼等对如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新战略开展了相关研究。黄莉指出体育强国的实现路径要以十九大为整体战略导向,从全民健身、“奥运争光”、体育产业、体育科教、体育文化等体育综合实力的5个要素出发构建实现路径。李崟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新道路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也赋予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新内涵和新方向。体育强国既是建设目标也是建设过程,是时间、经济社会发展与体育综合水平及其影响力的“复合函数”。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疫情突发等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政治隔阂和军事对立仍在加深,我国体育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交织下,体育强国需要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体育强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体育强国,既有世界体育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第一,新时代体育强国要有强大的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风尚,坚定自信,奋力拼搏,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更好发挥举国体制作用,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提高为国争光能力,让体育为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竞技体育具有高曝光率、高关注度和很强的国际可比性:一方面能在重大国际赛事中为国争光,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能引领和带动体育全面均衡发展,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美国、德国、法国等公认的体育强国均在夏季项目、冬季项目、“三大球”项目中保持世界一流水平,这3个国家在21世纪的夏奥、冬奥会奖牌榜上均未跌出过前10名,男女“三大球”项目也均排在世界前20位。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首先要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一是夏季奥运会成绩要稳中求进。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追平境外参赛最佳成绩,创造了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体育代表团竞技成绩的最好水平。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应以努力实现2024年巴黎奥运会和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突破为目标,稳中求进,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二是冬季项目要持续突破。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我国首次实现冬奥会全项目参赛,并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但同时也要清楚认识到我国冬季运动起步晚、基础薄弱,要正视差距,继续提升冬季运动竞技水平,力争在2026年冬奥会和2030年冬奥会上有更好的表现,扎实推进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三是“三大球”要恶补短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大球”的普及和发展,多次指出“‘三大球’是体育强国的标志,要想办法把水平搞上去”。目前“三大球”整体发展水平与我国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和国家地位不相符,要加快推动“三大球”改革发展,这既是实现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领域,更是全面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尽快补齐的关键短板。竞技体育不仅是“金字塔尖的竞争”,更是一项系统工程,还包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队伍建设、训练基础设施建设、体育科研等,要将提升为国争光能力贯穿于竞技体育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发挥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的带动作用。
第二,新时代体育强国要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四个重要”的创新论述是对体育功能定位的高度概括,新修订的《体育法》将全民健康、青少年体育置于更高的战略地位,将“体育产业”设为专章,从法律层面进一步延展了体育的多元功能价值。只有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过程中充分释放和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和价值,才能真正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一是健康功能。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带来健康。健康是人类一切福祉的根本,通过运动促进健康是当代健康保障的基本规律,也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降低人民医疗成本的理性选择。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让人民群众在祖国锦绣山河中享受体育运动的精彩,让体育健身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增添健康底色。二是教育功能。青少年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是竞技体育的后备保障,是群众体育的雄厚基础,是学校体育的延伸拓展。要推动体育成为涵养青少年正确生活方式和树德增智的重要途径,更好地发挥体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三是经济功能。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惠及民生的幸福产业,是激发内需潜力、促进消费升级、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载体。要加快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四是社会功能。体育具有极高的综合价值和社会效益,要深挖体育在促进高质量就业、维系社会纽带、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重要民生发展领域的独特作用。五是文化功能。体育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做好优秀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气。
第三,新时代体育强国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是中国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从“强种强国”的近代体育到迈向体育强国的新时代体育,从一个人艰难的奥运之旅到顺利回归国际奥委会大家庭再到成功举办两届奥运会,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在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从全民健身到健康中国,两大国家战略夯实了新时代体育强国之基。在谋划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任务时,党和国家将体育与教育、文化、人才、卫生等领域予以共同部署,将建成体育强国的目标提前至2035年,在这一目标指引下,体育强国建设需要构筑起新的时代坐标,实现体育自身发展与体育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是新时代国家强起来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作用,让体育梦与中国梦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要自觉把体育事业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去谋划,真正把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第四,新时代体育强国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应体现历史使命与时代潮流、民族精神与国际主义的高度统一,不仅要激发和弘扬体育事业中所蕴含的中国精神,而且要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进一步发挥体育在促进世界和平、坚持公平正义、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文明互鉴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一是要促进国之交、民相亲:积极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为大国外交注入新活力;务实推进与世界体育强国的交流合作,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积极开展国际体育援助,彰显大国体育责任。二是要维护世界体育公平正义:展现我国做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维护者的担当,树立开放进取、和而不同、互融互惠的发展愿景;积极参与全球体育治理,提升我国在国际体育事务决策中的参与度、影响力和话语权;在推动世界体育发展进程中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体育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2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提出建设体育强国,就是要在各个方面强盛起来。”体育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要实现体育各领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应把握如下5个要求:一是精神更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度认识体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用体育塑造民族体质和精神,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坚定体育文化自信,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内容不断丰富、阵地不断扩大、精品不断涌现。二是物质更强,实现体育发展保障条件的现代化。体育投入机制不断完善,绩效明显提升;体育场地设施从数量和质量上加以改善,“群众健身去哪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技术和器材装备,实现由“引进消化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三是制度更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体育发展历史上取得辉煌成就的正确道路,也是实现2035年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蕴含着坚持党对体育工作全面领导的政治逻辑,坚持办人民满意体育的价值逻辑,坚持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实践逻辑,坚持继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逻辑,坚持全面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创新逻辑。四是协调更强,形成体育各领域各环节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对外交往等各领域都要强;各运动项目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夏季与冬季项目、男子与女子项目、职业与专业体育、“三大球”与基础大项等协调发展;体育区域间、城乡间均衡发展,体育强国成果惠及全生命周期的全人群。五是融入更强,使体育全方位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更高,体育的多元功能和价值得以充分释放;与相关行业融合度更深,为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提供新选择;与全球体育发展融合度更强,积极引领全球体育治理体系变革。
2.3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主要原则
2.3.1 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是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新时代人民的新期盼。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要将“人民需要”作为发展体育事业、创造美好生活的出发点。
(1)要准确把握人民对体育的新期待。体育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生命质量、生活方式、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更为关注。例如:不仅要自己健身,而且希望有组织、有关怀、有互动;不仅希望参加时尚小众的新兴运动项目,得到更多新颖的体验,还希望通过规范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风险;体育场地设施不仅要数量充足、条件便利,还要更专业、更智慧;对竞技体育的关注点不再仅着眼于金牌,而更关注竞技的精彩程度和运动员的精神风貌;等等。人民对体育的需求是发展变化的,要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准确把握、动态调整,随时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
(2)要满足人民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要。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具有全面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从全面性看,就是要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来满足人民的基本权益、发展需要、消费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从多元性看,就是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区分人们的需求结构和层次,分层分类供给多元化的体育产品与服务,促进体育运动与美好生活深度融合。
(3)要通过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建设体育强国归根结底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本身就是个体、群体经由反复练习对其从事体育运动行为的潜能给予开掘,从而不断提高技能、提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新时代体育被赋予了更多功能,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2.3.2 坚持自信自立
坚持自信自立是党的二十大报告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时提出的新理念,是我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取得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也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应秉持的基本原则。从“强种强国”的近代体育到迈向体育强国的新时代体育,从“奥运三问”“单刀赴会”到北京成为“双奥之城”,中国体育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彰显出强大的自信来源。
(1)要坚定体育的“四个自信”。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坚持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科教兴体、人才强体、依法治体,统筹推进体育各领域协调发展。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国情、时代为观照,建立中国特色体育话语体系,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育标准、健全体育评价、强化体育法治,构建系统完备、责任清晰、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制度体系,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要深入挖掘体育文化价值、精神内核,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不断提高体育文化的感召力与影响力。
(2)要发挥体育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际体育秩序受俄乌战争和全球疫情等因素影响,面临重大挑战。国家间的斗争越来越多地在体育领域表现出来,如《罗琴科夫反兴奋剂法案》的域外管辖权,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被众多国际体育组织禁赛等。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要敢于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牢守好体育发展的主阵地,有力防范和积极化解各方面重大风险,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尊严。
2.3.3 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光辉结晶,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要求和特征。守正是根基,要求我们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去认识世界;创新是目标,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性地改造世界。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要科学辩证地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在遵循体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全面深化体育改革。
(1)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是中国体育发展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要坚持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党的体育方针政策在体育工作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得到有效落实。要坚持与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推动竞技体育从单向度管理转变为多向度协同管理,推动社会力量有效参与,构建更加符合竞技体育发展规律、更加具有时代活力和综合效能的举国体制。要继承与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充分发挥其在增强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领域更加彰显。
(2)要加快推进体育改革创新步伐。突破思想观念的陈旧、利益固化的藩篱和体制机制的障碍,坚持问题导向,总结成功做法,围绕“三大球”振兴、体教融合、职业体育、社会力量办体育、体育市场监管等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问题,大胆实验、大胆突破,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同时要加强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全面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从治理主体、治理职能、机制设计、评价体系等各方面推进体育治理体系转型,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充满活力、市场规范有序、人民积极参与的体育发展新格局。
(3)要提高体育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要积极培育体育创新主体。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的龙头体育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体育科技关键技术突破和形成完全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方面的重要引领作用。培育一批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微企业,鼓励在体育科技创新链条的具体环节开展攻关创新。另一方面,要大力建设体育创新载体。搭建体育领域政产学研沟通合作平台,通过论坛、峰会等形式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主体间知识共享。共建体育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大学科技园等,促进企业与相关院校的研发合作与成果转化。
3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背景下,要把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结合体育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定位,认为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需围绕精神更强、物质更强、制度更强、协调更强、融入更强展开,从问题导向出发,针对“五个更强”领域内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和主要瓶颈,提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实践重点。“五个更强”包含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层和特征层两个基本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既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观念三个内容层面,同时也更加强调全面性、协调性等核心特征。一方面,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高质量发展必然基于精神、物质、制度三种力量的有机整合与平衡发展,三种力量既相互关联,也保持各自独立性,共同构成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体育高质量发展呈现协调性高、融入性强的一内一外两大特征。从体育内在均衡发展的角度看,体育高质量发展是体育各领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实现城乡间、区域间体育发展与平衡的共赢;从体育外在融入的角度看,随着体育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高,体育的高质量发展必将推动体育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健康中国、经济转型、生态环境等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同频共振,充分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图1)。
3.1 构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内核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体育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体育强国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
结合当前体育文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呼应体育强国建设精神更强的内在要求,构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内核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第一,要弘扬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体育的精髓和灵魂。由体育展现出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的具体表现。以女排精神、北京冬奥精神、乒乓精神、登山精神为代表的中华体育精神对内激励民众,对外树立形象,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要坚持创新精神,顺应新时代呼唤,深入挖掘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内涵,创新中华体育精神理论,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体育价值体系。第二,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我国拥有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国家层面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将其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要深入挖掘武术、围棋、象棋、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的精神内涵,汲取传统体育文化的思想精华,提高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第三,要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运动项目文化是体育文化的“特质”,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构建融通中外的体育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有效路径,体育文化的表达须落实到具体的运动项目文化上。要以“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马拉松等群众基础较好的运动项目为突破口,注重竞技文化、健身文化、娱乐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协调发展,逐步建成符合体育强国要求的运动项目文化体系。
3.2 夯实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要素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体育强国建设应牢牢把握体育领域的科技革命,紧扣体育创新发展重大需求,加快体育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创新要素是维系宏观国民经济运行、微观市场稳定运行、实现行业创新突破的基础资源。发挥创新要素驱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是推动体育持续健康高水平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新时代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目前我国整体体育科技创新力不强,体育科技投入产出效益不高,体育科技人才良莠不齐,体育科技评价体系不匹配,运动装备、训练体系、运动康复等高端体育科技创新面临“进口依赖”和关键技术“卡脖子”等问题。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下,传统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已经不能适应体育创新发展要求,需要发挥技术、金融、人才、数据等新型创新要素的重要作用,不断夯实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支撑。在技术要素方面,体育科技对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体育成就的取得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科技水平对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产品提质、服务创新、模式升级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强化体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部署一批颠覆性技术研究,掌握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权,发挥新型数字技术对体育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有利于提升体育发展综合质量。在金融要素方面,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枢纽,既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又为规避创新风险提供金融工具,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由于体育科技的基础性研究自身周期较长,成果大多数属于潜在生产力,难以立竿见影,需要依托金融要素引导资金流向体育科技发展的重大领域、基础领域、关键环节,保证体育科技经费与科技创新需求相匹配。在人才要素方面,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也是科技创新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体育科技人才培养,加速知识更新,推动技能提升,构建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是体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数据要素方面,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强化数据要素赋能体育发展是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可在体育数据生成方面,强化数据的收集、整理、挖掘等能力,提升数据整体利用效率,为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和变革新动力。
3.3 构建体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等战略方向。以提升体育质量为价值取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体育发展核心目标,科学构建体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环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但还缺乏整体性谋划和系统性制度设计,仍需不断完善体育治理体系,加快提升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体而言,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融合不到位,多元功能发挥不足,协同治理机制尚未建立;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不完善,竞技体育人才的结构和总量与体育强国建设的要求还不匹配,后备人才资源不足,体教融合不够,多元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成;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比例结构有待优化,健身休闲业和竞赛表演业等体育主导产业占比较低;运动项目发展职责由项目中心转移到项目协会后,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党的领导弱化,业务指导虚化,行业监管水平还有待提升。在此背景下,应以体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支撑体育强国建设,将着力点放在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构建运动项目体系等领域。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要加快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承担起政府部门在全民健身领域的责任、义务和历史使命;要健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夯实竞技体育发展根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完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要构建符合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运动项目体系,为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3.4 促进体育各方面均衡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随着体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体育各领域、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各级层面的高度重视,“实现体育全面协调发展”“推动体育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目标与任务。
在体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要坚持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推动体育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各区域体育良性互动,各方面资源共享共惠。第一,推动体育各领域、各人群全面发展。深刻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内在逻辑,稳步提升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人才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补足体育发展短板,提供全方位优质体育产品和服务,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精准对接幼儿、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妇女、职工等不同年龄、各类人群的体育需求,让体育强国成果惠及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第二,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和区域间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城乡与区域体育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能够发挥体育在助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建设上的重要作用,推动人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各地区能够依托当地资源禀赋,通过体育赛事、体育制造等各类体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城乡间体育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消费资源、信息资源等双向流动,从而为弭平城乡发展差距、加快城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体育解决方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体育协调发展新格局。第三,推动城乡与区域间体育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从体育自身属性看,体育公共服务作为体育领域中的重要公共性要素,通过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能够有效淡化行政区划界限,强化经济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功能、利益均衡与协同功能。要准确把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区域、城乡、行业和人群间的均等化,让全体人民共享体育改革发展成果。
3.5 推动体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关键是加快推动体育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要加快推动体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体育精神与体育力量。第一,体育发展需要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在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指引下,促进体育融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立足于体育产业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第二,体育发展需要适应健康中国建设要求。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使命,以人民群众的关心和期盼来设定阶段目标、推动体育工作,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来衡量体育工作成果,主动接受人民检验,让人民意愿指引健康中国建设。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实践中,应坚持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依靠人民来发展体育事业,在实践和行动中充分发挥所有体育参与者的能动性、创造性,发挥体育在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慢性病干预、健康促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第三,体育发展需要适应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求,全面推进体育低碳发展。推进体育低碳发展是发挥体育产业生态效益、适应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重要抓手。通过推进体育相关业态低碳发展,推进绿色低碳体育消费,从供需两端全面促进体育低碳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体育力量。
4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的论断,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为系统思考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发展路径和制度构建提供了根本理论遵循。
4.1 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的理论探讨
在西方语境下,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中国语境下,探究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作用,首先应理顺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背景以及演化过程。196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简称“四个现代化”)。此后,“四个现代化”的内涵不断调整与完善。1983年,邓小平提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实现“四个现代化”始终是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概念、内涵、本质要求等进行了深刻全面的阐释,为探究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梳理学界关于体育现代化的研究,主要呈现为以下方面:一是关于体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构建,如构建北京、广东、浙江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二是关于体育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探析,如探析体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现代体育与体育国际化、社会化、产业化、科学化的关系,体育现代化发展范式的转换与变迁历程,体育现代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内涵等;三是关于农村体育现代化的阐释,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分析农村体育现代化的现状及其变迁路径;四是关于学校体育现代化的阐释,如对学校体育现代化治理主体、价值取向等进行理论探析;五是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的分析,如对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的传承、转型等问题进行探究。从整体上看,学界对于体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构建,体育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农村、学校、民族传统等体育现代化相关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阐释,为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理论铺垫。总体而言,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与中国式现代化同步演化。从体育现代化到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体育强国迈向新征程中体育发展新的内涵定位与实践指向。
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具有体育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独特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频共振的现代化,需要体育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到2035年,形成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随着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体育的内在聚合力和外在拉动力显著跃升。二是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需要体育在促进人民生活方式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中贡献力量。《“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十四五”体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物质的充盈与精神的富足尚不具有统一性,即存在体育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协调问题,需要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现代化之路。三是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下的现代化,需要体育以协调发展为遵循,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面对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进程,体育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城乡、区域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包含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等多个维度,加快发展体育事业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不同层次的竞赛观赏产品、不同类型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产品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四是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是体制机制不断改革创新进程中的现代化,需要体育在发展中处理好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进入新发展阶段,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需要处理好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关系、体育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内涵和新的发展动能。
4.2 推进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路径
4.2.1 加快树立体育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气
加快推动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频共振,形成强大内在聚合力,构筑体育精神文化内核。一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深度融合。深入报道体育领域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具体举措、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充分展现体育领域对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自觉运用。二是大力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排球发展道路,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作为“传家宝”,使在赛场上展现出的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得以传递。三是着力提升体育文化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发挥体育赛事以及相关活动的平台纽带作用,以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重大赛事为依托,重视和利用各类媒体和各种传播手段,加强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的普及和教育。四是弘扬和保护优秀中华体育文化遗产。加强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民间和民俗体育活动)的调研,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积极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活动,推动与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合作,开展有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活动与展示。五是加强对外体育人文交流。以讲好中华体育文化故事、推动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发扬光大为主要任务,提升以围棋、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为载体的传统体育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六是鼓励和繁荣体育文艺创作。实施体育文化创作精品工程,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精神力量。七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以“三大球”和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为载体,总结提炼运动项目的文化特征、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形成各具特色的运动项目精神内核和文化标识;以优秀国家队为核心,打造重点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示范工程,培育和塑造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体育明星并发挥其榜样作用。
4.2.2 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深化体教融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以高质量融合发展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一是破除认识障碍和体制机制障碍。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体育运动作为疾病预防的关键,激发多元主体参与运动促进健康工作的动力,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格局。二是加快建立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制定实施运动促进健康行动计划,倡导“运动是良医”理念,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创新体卫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模式,建立体卫融合重点实验室,推动国民体质监测站点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逐步形成体系完整、紧密协作、科学精准、运行高效的“体卫融合”卫生健康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国民的健康素质和心理素质。三是加快提高青少年身体素养。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贯穿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各方面与全过程,针对青少年日益严重的近视、肥胖、脊柱形态不良、心理亚健康等健康问题,要进一步研究并推广有针对性的运动干预方法;要加强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引导青少年广泛参与体育活动中的作用。四是将深化体教融合与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有机结合。打造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新通道,推动国民教育体系和举国体制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构建体育后备人才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培养体系。建立规模、布局、结构合理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体校与中小学校加强合作,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建立贯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职业体育”一体化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体系。
4.2.3 发挥体育助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建设的作用,推动人的生活方式现代化
要紧紧对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下的人民美好需要,以协调发展为遵循,促进城乡、区域间体育协调发展。一是加强区域体育合作与交流机制。将体育纳入区域一体化发展事项,建立体育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探索形成体育助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建设的新机制、新路径,打造体育发展新增长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区域合作办赛为主要抓手,加快建设具有制度化议事功能的区域体育合作机制。二是完善城乡体育空间布局。要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主动将体育元素融入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国家公园、国家步道体系等建设,推动人的生活方式现代化。以“特色”为抓手,打造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特色小镇;以“融合”为抓手,打造集文化、旅游、商贸等为一体的体育综合体;以“体育健身”为抓手,打造绿色公共空间,形成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三是合理高效利用区域资源禀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体育与旅游、文化等资源融合,打造一批乡村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依托山地、水域、冰雪等资源,大力发展各类运动项目产业,带动体育特色村庄建设。四是打造区域发展平台。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时代机遇,发挥数字平台对于区域体育跨壁垒发展的技术红利,在区域体育标准化、区域体育赛事管理、区域体育市场监管等领域,率先构建互联互通、普惠便捷、高效协同的区域体育服务和管理体系,加快推动区域体育统一大市场构建,优化区域体育营商环境。五是营造区域和城乡体育氛围。将体育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与地域人文特色相契合的体育赛事以及健身休闲活动,培育面向基层、面向乡村、面向农村的体育社会指导员,助力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体育文化氛围。
4.2.4 建立与完善现代体育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要持续推动体制机制不断改革创新,充分释放创新要素的发展驱动作用,以现代体育市场体系支撑体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一是建立体育要素市场。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促进各类体育要素进入市场,搭建政策发布、资源交易等体育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体育赛事、体育场馆、体育无形资产、体育数据等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主流动、高效配置,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提高体育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激发创新要素活力。提升体育科技研发水平,推动建设体育重点实验室、体育科技创新中心、体育高端智库等科研平台,重点实施一批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的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项目和技术攻关;鼓励各地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体育科创人才,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高层次创新团队;推动政银企合作,鼓励建立集体育信息、担保、融资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引导生产要素向体育新模式、新业态转移和集聚;推动体育数据采集标准化,加强体育数字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推动体育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资产。三是培育多元化体育市场主体。优化体育营商环境,通过减税降费精准落地,持续加大补贴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便捷、优惠的金融支持,多措并举助企纾困。引导国有体育企业通过资本金注入、股权投资、资产重组、融资担保等方式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国有或国有控股体育企业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鼓励有条件企业以单项冠军企业为目标做强做优。四是健全体育市场监管体系。通过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跨领域、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运用技术手段创新体育市场监管方式,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体育赛事活动、运动技能培训、体育中介服务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切实提高体育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4.2.5 推进体育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要加快促进体育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体育的外在拉动力,推动体育融入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是加快推进全国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制定完善全国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标准,从现有试点城市中遴选出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推动机制、政策、模式、产品、服务等创新,通过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探索体育消费新模式、发放体育消费券、组织体育消费节庆活动等方式,促进体育消费探索更多经验,以点带面,把培育体育消费作为“内循环”的强劲引擎。二是多措并举激发体育消费活力。加强运动空间向体育消费空间转换,支持体育服务综合体、体育公园、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消费新载体建设;推广“运动银行”等体育消费便利化工具,适应体育消费数字化转型要求,培育壮大多元化体育消费,从需求端为体育融入国内大循环提供基础。三是着力提升体育对外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充分发挥赛事的引领作用,重点围绕服务外交的优先方向、“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地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支持有关省区市,特别是边境和沿海地区,打造体育品牌赛事,深化对外体育交流合作;借助首脑外交和高级别人文交流活动,提升体育对外交流合作层次和沟通协调力度。四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对外交往。鼓励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体育对外交往,以民间交流等形式加强与周边国家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体育赛事、体育文化、传统体育等活动。五是加快推动我国体育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以扩大体育用品制造业对外贸易为重点,加强科技创新,迈向“微笑曲线”两端,提升我国体育用品制造比较优势;以推动体育服务贸易为重点,打造高级别体育自贸平台,扩大体育对外开放水平。
5
结束语
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体育所承载的新使命、新任务,既是体育自身提质增效、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需要。要始终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息息相关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体育高质量发展任务和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路径,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顺利实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创造中国体育新的辉煌。
本文刊于《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11期。为方便阅读,此处删去原文注释,如果其他媒体或机构转载,请标明文章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