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认知黑洞,正在拖垮你的人生

2018-04-03 👉 富书


张继科景甜公开恋情:你很好,我也不差

世界很残酷,你要活得有温度

钱,是检验感情的最好标准


作者:群若(富书签约作者),来源:富书(ID:zhongchoudushu),转载请加fushunamei


富书主播:楚翘

主播荔枝号:楚翘_诗歌之王(FM3951196)

如果你不提前去觉察不去破局,那么最终,只会掉入一个更大的困局。

01

那天在培训机构和有位家长聊天。

 

她来自宜昌,说当初自己有个大学男友,感情很好,差点要订婚了。

 

而最后分道扬镳源于他毕业后坚持要去深圳,到中国最前沿的城市去为梦想博一把。

 

她在犹豫摇摆间拗不过父母的反对,理由是:去大城市,未来太不确定了,人不过是蝼蚁。


而在本地小城市,找个公务员或者正式单位的,因为稳定,未来有更多“确定性”。

 

性格温顺的她,最终听从了父母的意见,忍痛与前程充满“不确定性”的男友分手,最后选择了一个国企的本地新男友结婚。

 

在“不确定的未来”和“确定的未来”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而我们聊天的时候,她全家却已经刚从宜昌搬到了温州。

 

因为,原来的国企面临着重组,她的老公,岗位岌岌可危,最后拿了赔偿金后,来东南沿海重新开始。

 

她和我苦笑地说:前男友,在深圳混了多年,买了房涨了多倍,事业也在稳步上升,而她当年给自己做的最有“确定性”的选择,却变成了动荡。

 

这才意识到,这个世界哪有什么确定性可言?为什么不遵从自己的所爱,无问西东呢?至少不会那么遗憾。

 

她说虽然也有点怨父母当时对她的心理影响,而仔细反省了下,拦住自己的其实一直是自己的认知局限本身。

 

这么多年,无论婚姻、工作每次做重大选择的时候莫不如此,她的内心深处总是特别畏惧改变。


只有不变应万变,她才能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

 

如今看着乏善可陈的人生,她突然觉得很失落,因为前半生都从来没有追随自己的内心酣畅淋漓地活过,而后半生已然更没有勇气。

 

她长期在固有的视野里,只看到改变带来的不确定的风险概率,却看不到与之相对应的回报与更多可能性。


所以宁愿舍弃了爱情,固守着眼前的安稳,最后黯然失意。

 

正如她自己所说的,一直以来对“确定性”的过度迷恋带来对改变的畏惧,这种消极的心态拖垮了她。


这种迷恋确定性的心态,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看不见的思维认知黑洞。


如果你不提前去觉察不去破局,那么最终,只会掉入一个更大的困局。

 

02

去年年底,唐山的地方政府把各个路桥收费站取消了,这些人都找领导要说法。

 

有位唐山大姐的言辞火爆到刷屏了,她说:

 

我已经36岁了,我所有的青春都献给收费了,现在我们什么也不会,没有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听起来振振有词试图让政府负责的背后其实也是她虚弱的内心,在自以为的“确定性”的工作里沉溺已久,突然的失去让她惶恐不安。

 

想必当初,年轻的她能来到加油站工作,一定为一碗“铁饭碗”端到老而欣喜不已。


从此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安然度日,却不曾想,这个时代,变化快到没人可以提前预知。


曾以为的稳定,很快就灰飞烟灭,只有没有能力的人,才会被抛弃的时候,痛苦不堪。

 

记得当初诺基亚被微软收购的时候,有一句广为传播的话,“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时代变了,风向变了,环境变了,市场变了,而最糟糕的是她还停留在当年的感受里。

 

而更极端的是中兴的欧某在被高层约谈被动辞职后走上了不归路。

 

为什么当裁员这种黑天鹅事件发生时,连一线有房有学历的中产人士,都会一下子慌乱无促,导致做出最不利于自身的选择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习惯了对确定性的依赖与迷恋。


成了执念,才会在动荡来临时,无法及时调整心态,去应对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普利高津在《确定性的终结》一书中对于我们为什么迷恋于确定性进行了思考,认为这种迷恋是源于对未知、黑暗、死亡的恐惧。


事实上,我们多少都有降低不确定性的本能需求,但是过度迷恋于确定性,却有诸多弊端:


1、不敢面对失败,害怕变化,影响我们的认知。


2、在重要点上无法做出有效的选择,损耗我们的心理能量。


3、无法深度思考,交出更多的智商税,拖垮我们的未来。


03

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给我们指出了最好的解决答案,来矫正这种对确定性迷恋的错误认知。

 

他提出了三种属性:


一是脆弱性,就是因为波动和不确定而承受损失;


二是强韧性,只能够抵抗震动和维持原状;


三是反脆弱性,即避免损失,还可以受益于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他认为我们往往有这种错觉,认为不确定性是有风险的,只有消除不确定性,才可以消除风险。

 

而实际上他告诉我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的生存法则是:你要利用它们,而不是躲避它们。


你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吹拂。

 

蔡叔在《认知突围》一书中也举个一个例子:


假如有人开出一个一亿的价码,让你每周坚持消化两本书,每天早晨5点起来跑步一小时。


并从早上7点拼命工作到晚上9点,再进行一个小时的深度思考,然后才能休息,只要你坚持10年,就把这一个亿给你。


他认为在这种明显确定性的回报诱惑下,很多人是可以坚持下来的。


可是如果删除了这种强关联的明确合约,告诉他们只要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精进自己,可以有所成就,相信99%的人就坚持不下来。


当预期回报充满了某种不确定性,动力就不足了。


原因无它,因为绝大数平庸的人的认知看不了那么远。


所以能有所成的往往是极少数人。


04

讲真,这是个“连抛弃你的时候,不会说一声再见”的疾驰而过的时代,执意追求“确定性”已经成了不可能。

 

每个人的生活都在被日新月异的发展所颠覆,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一定会走出对确定性的迷恋误区。

 

前段时间,朋友说起她的部门前同事两年前从传统贸易行业辞职去做跨境电商了。

 

朋友很羡慕她的勇敢,换做自己是没胆量的,毕竟手头的工作很安稳,每年朝九晚五拿着固定奖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那个前同事,却果断地看到了老产品的夕阳性,认为传统贸易再无可能回到当年庞大的体量。


更看好新兴行业的朝阳前景,一番衡量,当时就毅然辞职了。

 

没想到进去后,恰巧遇上了跨境电商的蓬勃期。


这两年多无论所学还是收入,都比之前翻了多倍,跟着公司水涨船高,还拿到了一部分的原始股。

 

这事让朋友触动不已。


同时间毕业的她们,都曾分享到了早年传统贸易的红利,可是数年后新一轮起步,两个人的职场发展已经初显了差距。

 

很多人都是在别人的故事里,充当着艳羡的观众,却没有想过,别人在做这个选择的背后,其实是摈弃了对确定性的迷恋,承担了不确定性的风险。

 

想起阿里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当年蔡崇信放弃70万美元的年薪。


以500元的月薪,倔强地顶住全家人的强烈反对,带着怀孕的妻子投奔马云。

 

他也不是神仙,并不能在1999年就预料到阿里后续商业巨无霸式的发展。


他之所以能够在当年做出后面被检验为快狠准的选择。


首要前提也在于他不迷恋于眼前确定性的现状,有承担不确定性风险的雅量与勇气。

 

所以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要警惕思维中的对“确定性”的迷恋,意识到不确定性才是动态世界的本质。


然后使自己具有完善的“反脆弱性”机制,让事物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05

警惕思维中的确定性,改变即在当下。

 

1、持续强心健体,持续学习,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走出舒适区,理性思考,迭代自己的认知。

 

3、通过刻意练习,改变对不确定性的回避感受。

 

4、 提升心理能量,积极拥抱变化。

 

越是强者,越敢于珍惜仅有一次的人生,面对变化,不会让自己背上过重的枷锁。


清醒意识到自己的缺陷与长处,去积极践行,尝试与改进,在试错中找到合适的机会。

 

期待下一次,当时代的潮流挟裹着你滚滚而去,你已经可以与不确定性共舞。


以开放的勇气与安宁的心态去拥抱未知的自由,遇见更好的自己。

 

不要让你的认知局限,限制了你的人生。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群若,富书签约作者,心理咨询师。用感性理性悟性的整合,写温暖而走心的文字,世间寂寥,我们一起陪伴,简书@群若。本文首发富书(ID:zhongchoudushu),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

原创不易,随心打赏

 赞赏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微博@富书创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