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穷养”的后遗症能有多大

2016-03-01 点此訂閱👉 富书
版权声明:本文为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新修订稿,首发于2016年1月2日,先后被成长树、经典短篇阅读、悦读、政商参阅等多个百万大号转载,为防止未经授权转载,现加上原创保护,如需转载,请联系添加白名单。助理微信:huanghuangmiao



作者:Judith,主播:小朱,来源:富书(ID:zhongchoudushu)

01

读了咪蒙的文章《男孩要穷养?你跟孩子多大仇啊》,我弹簧似的蹦起来,一定得把我的想法写一写。


我们看过很多文章,都是男孩子小的时候要树立责任意识,要告诉他男孩子要能吃苦,要保护妈妈和妹妹。但是,只告诉男孩要吃苦的教育,就好像只给了他一个高远的目标,却没有指给他可以走的路。


我们当然不是鼓励孩子因为物质去攀比,但是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春游的时候一点没有零花钱、提出一点小小的愿望都被艰苦朴素的说教压制,这样的过度“穷养”,会让孩子在相处过程中自卑感与孤独感增强。


孩子渴望因为相同而获得归属感,因为有东西分享而获得成就感。因为物质贫乏与见识缺乏,孩子被排斥与嘲笑,会影响他的一生。物质的绝对贫乏,却希望孩子拥有充实的心灵,即使教育大师也无法做到。


一直强调爸爸妈妈挣钱不易,强调家里不富裕,在各个角度全方位的“穷养”,就好比让孩子走一个没有尽头的隧道,看不到尽头的光亮,也没有进度条的倒计时。这样的灰黑色的生活体验,不是长大后的财资丰富可以帮助自愈的。自己就生活得没有安全感,组建家庭的时候,如何带给家人安全感?


幼年美好的记忆会带给人满足感。常年潜意识中存在“不够多”的状态,容易使得孩子成年后出现偏执的特征,不但对自己“扣”,也对身边的人“扣”,至亲至近的人也不例外。


女孩子,更容易因为乖巧可爱等等原因被怜爱;男孩子,心理的挫折更容易指向孤僻、自卑和暴力倾向。被同龄的男孩子嘲笑,群体内的排挤、孤立就很容易出现;被女孩子看轻,会影响成年后恋爱、择偶、组建家庭。


要问“穷养”的后遗症能有多大?毫不夸张地说,就是影响自己,影响家庭,影响孩子。

02

咪蒙在文章中说到的例子,并不是个别现象。我急于给大家讲这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十年前,茜茜跟我诉苦。那时她大着肚子四五个月,她先生过年陪她去遛古文化街。茜茜站在一个画糖画的摊子前再也走不动了,一个小铁锅,熬出糖稀,拿着锅趁热在石板上“倒”出各种栩栩如生的事物。


那天茜茜一定要买一个最大的,鲤鱼图案的糖画。天津人都喜欢杨柳青“年年有鱼”的年画,一个大胖小子抱个大鲤鱼,喜庆又寓意十足。买个鲤鱼,准妈妈拿着,跟胖闺女胖小子拿着差不多,茜茜心里偷乐。


“我要这个。”茜茜大着肚子格外显眼,指着鲤鱼的糖画说。


“这个最贵,二十五,但是双层的,用糖也多,值!”卖家一个劲推销。


“买这个就行了。”她先生在一旁指着一个小蝴蝶说。


“这个十块。”卖家说。


“不行,我就要这个。”茜茜当然不答应。经过了她先生各种不乐意不情愿没有好脸色之后,茜茜如愿拿到了心仪的鲤鱼。可是没料到那天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他就当拿二十五块钱哄哄我,何况那时我又怀着他的孩子,可他太可恶了,没有他那样的……”后来茜茜向我哭诉。结果那天他先生在下面的逛街中各种各样的不乐意,摔脸子,耍脾气,还差点跟不相干看车的路人争吵起来。回家的时候,埋怨茜茜买了个累赘,不能再坐公交车,为了个糖画还得花十几块钱打个车。


“我肚子都那么大了,过年出来买年货置办东西的人又多,怎么挤公共汽车。”茜茜平时有点公主病,但这次的问题,我绝对站在茜茜一边。


“回家以后,我不乐意,跟他讲理。他脾气也上来了,结果就两个人吵了起来,我哭了一下午,想打电话让我妈来评理,他也拦着不让。气的我那些天想起来就委屈想哭,都动了念头打了孩子离婚。”茜茜恨恨地说。


茜茜先生小时候,家庭条件很一般,但也没有到差的地步,八十年代父母都是产业工人,家庭条件算是衣食不愁的。但是,茜茜的公公婆婆很好的贯彻了儿子“穷养”的思想,从小给孩子灌输的思想就是家里没钱,一个二分钱的砸炮枪求了好久都不给买。


茜茜先生大学期间,很精神帅气的小伙子,成绩年年拿奖学金,扇子面的身子板棱角分明,但是一直没有谈恋爱,很大原因是因为没有钱自卑


茜茜先生在外企工作,报酬不菲,茜茜本人在稳定的事业单位,一个月也有两千多块,可是茜茜先生当时就是觉得没必要,而且脾气上来,谁的话也不听,怀孕的妻子的情绪也不顾,就是觉得太贵了。


多年以后,心平气和谈到这个事情,茜茜先生也很不好意思;再买“糖画”之类的小东西,也不会如当年那样固执。但是很多年前埋下的种子,在适当的时候“破土而出”,其破坏力也是让人崩溃的。


茜茜的先生其实是个不错的人,踏实,稳重,有事业心。是一个老人眼里很“耐人”(天津话,招人喜欢)的例子,“财迷”的男人老实,不出去花,省心,会过日子。但是,只有跟他一起过日子的人能感受到其中的“别扭”。


茜茜结婚那年,茜茜先生家在城市边缘有一处小房子价值十万左右。市中心一百平米左右的房子,要大约四十万。茜茜妈妈希望把小房子卖掉,娘家帮助添一些钱,再让两人贷款买一处地点更靠市中心更大一点的房子。


茜茜妈妈这样说的,以后有了孩子,小房子肯定要换,老人去照顾没有歇脚的地方也不方便;两个年轻人都有技术,工作也稳定,公积金贷款也不是负担:早晚要换房子,不如趁早换。


但是,茜茜的先生家不愿意。二三十万的贷款太多了,于是房子的问题就那样拖了过去。两人在小房子里结婚。到孩子三岁不得不换房子的时候,只四五年时间,市中心的二手房均价也已经涨到一万+。


都说“艺高人胆大”,茜茜的先生挣钱的“艺”不低,但“胆”却不大。当真是因为从小“穷怕了”,没有安全感的体验渗透到每个细胞里。就好像大象小的时候力气小被栓在木桩上,拼尽全力也逃不开;思维定势延续到壮年,力大无穷的大象还是能被一个小小的木桩拴住,并不想到要逃脱。这样的人生格局,怎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03 

“你真的想不到,我现在都被他传染了,”茜茜哭丧着脸跟我抱怨,“原来,我看见喜欢的东西,买得起就特别高兴;买不起想存几个月能买,也高兴。特别容易满足。过年过节给亲戚长辈晚辈买礼物,东西送给人家,请朋友吃饭,都特别高兴。


“现在就总想多存点钱,让他(指她先生)看见存折上的数字变多了,他高兴我才高兴。过一段时间,看见没存下钱,不用他说,我自己都觉得好像差点什么。我都觉得不是我了,关键是我这样不高兴。


“你不知道,那天我发现玩ipad里头那个经营蛋糕店的游戏,我一个劲扩充店面、增加烤箱、计算价格,存了金币就扩大再生产,好多看上的装饰都舍不得买,我哪里是玩游戏,简直就是没见过钱,在游戏里撒欢来了。”几年前,茜茜向我抱怨了很久。


原来,“穷养”的后遗症还是会传染的啊。组成一个小家庭后,多少潜移默化的影响,让茜茜也被“传染”了。别人看着再风光的生活,自己活得不高兴,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茜茜的家庭条件也一般,但是从小父母很“开明”,觉得女孩子一定要有见识,培养茜茜绘画的爱好,读书的习惯,而且在能满足孩子的情况下并不特别为“穷”而操心。这样长大的茜茜开朗慷慨,独立自信,在朋友圈子中人缘非常好。


“你还记得中学时我们就一起读过的刘墉的散文《人就这么一辈子》吗?被刘墉称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的这句话‘人就这么一辈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春发、夏荣、秋收、冬藏,看起来像一年四季般短暂的一辈子。短短数十寒暑,刚起跑,便到达终点的一辈子。’还记得我们背过这些吗?


“你说,我们小时候认真念书;长大以后,认真工作;我们对自己的将来有清醒的认识和规划,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享受生活有什么错?干什么要被眼前利益迷住眼睛,不敢享受,斤斤计较?这样下去,我宝宝长大以后也会跟我一样,努力却活得不高兴!”茜茜说。


茜茜向来是个行动派,说了就会做,潜移默化地影响她先生的工作做得卓有成效。


茜茜的先生在大学时成绩优秀,深得教授的赏识,教授曾主动跟他说,好好念念外语,来考我的研,我绝对要你。


但是,茜茜的先生却没有跟家里商量就直接去工作单位报到了。为什么?还是因为“穷”,上本科就已经超出了家里“早出来早挣钱”的预计,上研究生又要三年,还是算了吧。


但是上研究生的想法一直藏在茜茜先生的心里。工作几年后产生了考MBA的念头,但为好几万的学费嘀咕上了。


“我去考MBA这个事情,姥姥怎么看?”茜茜的先生问。


“我妈?别说我妈,我奶奶都觉得只要念书,就是好的,理所应当啊。”茜茜知道先生是为学费的事情在试探。


“可,两年好几万呢,还有得上个辅导班不到一万。我都有点心疼。姥姥不会不高兴吧?”


“没事,又不找姥姥要钱,咱自己挣得出来,自己花,我妈不管。再说,你回来跳槽找到好工作,不更是多挣钱给我跟宝宝花吗?”茜茜给先生吃定心丸。


几年之后,茜茜的先生毕业证和学位证全部拿到手,正赶上单位内部变动,应聘到了新的岗位,工作起来毫不费力,得心应手。也因为他在外企经常出国培训,环境的熏染,思想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茜茜和先生都是幸运的。茜茜能看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她的先生也是幸运的,能够接受新知,改变自己;如果其中一方不能有开阔的胸怀包容和接受,那肯定在民政局门前多了一对想要离婚的怨偶,少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茜茜和先生经过多年的“冲突”在培养孩子方面出奇地达成一致,学钢琴,练声乐,读书,画画,定期出门旅游开阔视野。不希望孩子再有“穷养”的后遗症,有更开阔的视野,对生活有更积极乐观的品质要求。


劝告想“穷养”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的父母,在孩子没有成形的心灵中种下“穷的种子”是一种不可估量的负能量,只有挫折没有满足的教育方式,定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至于长大后的变化,不是不可能;但会因人际遇,视个人与环境的情况而不同。


没有行过万里路,胸中没有丘壑,如何能够指点江山;没有体会过心理的富足与分享的喜悦,怎会在成年后学会关爱与给予?所以家长们在你家小小男子汉人生未定型之前,拥有“适当满足、量力而为、扩大视野、开拓心胸”的教育观念才是不能让孩子输掉的起跑线。


作者简介:Judith,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专栏作者,兢兢业业别具匠心的教书匠一枚,七零后尾巴尖,天津师大本科,辽宁师大教育硕士。热爱生活,赋探索精神,认为不研究心理学的杂学家当不了好老师。


点此查看往期文章

全国第二大知识电商百万中产阶层的精神食堂和生活学院商务合作QQ:1024836168(备注广告)微博@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头条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