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浅阅读如何能深思考?

2015-06-24 黑门 生命之光读书汇

微信号:生命之光读书汇

『点击左上蓝字,即可免费订阅』


★编者按


浅阅读,是被动地去读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阅读资源——一般只流于表面——极少带来深入的思考,也极少带来有价值的讨论。深阅读却是主动地循着内心的渴望和需要去寻找答案——帮助读者将所阅读的内容层层剥开,探究表象事情背后的本质。


★★浅阅读如何能深思考?


关于阅读,我们已经有足够多的经典文章和书籍。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像我们现在这样能够如此轻易地接触到这些经典,并且每天不断地有大量的阅读材料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样一种高效率的信息流通,不仅是在阅读上,而且是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善用搜索,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所有需要的东西,然而就像每一种其他技巧一样,并非所有人都能很好地掌握。如果要问为什么如此多的信息会反常地让我们感到焦虑不安,不会搜索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想没有一个人能够通过守着一个新闻客户端就能够理解这个时代。然而不幸的是,新闻恰恰是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的最丰富的阅读资源。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譬如“在这里读懂中国”这样的宣传语,可是我坚持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噱头,没有一种单一的“新”材料能够让我们读懂一个国家。通常在一篇比较有内涵的新闻报道中,我会特别注意文章提供的在时间上更早的线索。日光之下没有新事。只有理解了过去,我们才有可能理解现在,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或许有某种预见。


小时候接触的阅读材料很少,只能读到《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这样的非严肃类“史书”,偶尔会读些三言二拍或金瓶梅传奇之类的古代民间文学,从中可以一窥那些逝去的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些亦正亦邪的书籍向我讲述了许多生动的故事,而故事正是培养我对阅读产生兴趣的导师。不幸的是,这一开始萌芽的奇妙旅程在枯燥乏味的中学阶段停滞了,我对阅读的概念被可怜又可悲地停留在历史教科书的水平。对阅读重新恢复兴趣要到信主之后了,因为我发现“需要”才是阅读最大的动力。需要认识我信的是谁,因此要读圣经;需要考察我是否错误地理解了圣经,因此要读可靠的解经和释经书;需要理解一些如自由意志这般复杂的问题,因此要读相关的哲学和神学书籍;需要理解我为什么会处在一种紧张的政教关系之中,因此要读相对完整的中国教会史和大公教会史……


什么是浅阅读呢?就是被动地去读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阅读资源。什么是深阅读呢?就是主动地循着内心的渴望和需要去寻找答案。我在和朋友们关于一些问题的讨论中发现,经常陷入双方自说自话当中而难以进行下去。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缺乏深阅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缺乏谦卑受教的心往往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凡是拥有智能手机的人,每天都在进行大量的浅阅读,因为会收到各个信息源推送的信息,尤其是社交工具。如果不能从这些浅阅读中摆脱出来,人不仅不会因为智能手机变得智能,反而会有不如手机智能的风险。浅阅读绝不可能带来深入的思考,也绝不会带来任何有价值的讨论。


我绝不是在说没有深阅读的时候讨论就不再有必要,讨论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正是在讨论当中我们发现自己对知识掌握的不足,对问题理解的不足,对自己人性认识的不足。如果这种“暴露感”会激起你对深阅读的渴望,那么你就掌握了一种成长的利器;如果这种“暴露感”调动了你的防御机制,这是很自然也是很遗憾的事,你可能就此错失成长路上关键的一位伙伴。


最初读圣经旧约的时候,感受是和很多不信或者初信的人一样,枯燥而不能接受,冰冷的律法让人感到恐惧,想要远离。如果止步于此,就是停留在浅阅读的水平,面对挑战的时候又怎能有力量呢?我们又如何不怀疑自己的信仰呢?然而稍微多想一些就会发现令人困惑的地方,如果旧约是这样的冰冷,为什么新约作者以及耶稣本人都宣称新约和旧约是和谐的呢?为什么旧约时代那些伟大的先知们都带着慈父般的心肠去劝勉以色列人,甚至到了近乎哀求他们悔改的地步?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去寻找答案,新约就像是一支挑起新娘面纱的杆子,拨开了旧约笼罩在被拯救的族群面上的摩西的帕子,让我们在律法书中看到浓浓的恩典,发现即使牧师们的讲道再精彩,也不如摩西对以色列人的讲道生动。


从浅阅读中走向更深的阅读,这是对我自己的勉励,也是希望朋友们从此更愿意去寻找内心深处的渴求和答案。我们在世的日子短少,当趁着可寻求的时候寻求。


2015.06.13 于什刹海


来源:本文为黑门弟兄所写,首发在友邻公众号“生命更新读书小组”


充满活力的读书会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微信号:生命之光读书汇

联系邮件:3599050@qq.com


点击阅读往期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