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试的时候,教授给我们发了包子【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和之梦放送 和之梦 2019-11-14

这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第52篇



 前言 


今天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专栏自动改名啦),来自美国留学生贾德林


▲帅哥你谁?


贾德林学习中文10年,在今年8月通过了汉语水平六级(最高级),从这篇文章就能看出他的中文写作能力,妥妥秒杀一众凡人。更重要的是,还省了我们翻译时间,不能再棒


接下来也请大家多多关照哦。



反对考试


最近把头像换成了这个:


▲反对考试运动会(来自贾德林的贴心翻译)


然后有不少朋友纳闷,问我这些片假名到底是什么意思。没错,这是我最近的心情,开始对考试感到疲惫


8月刚考完了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紧接着10月又要参加韩语能力考试(简称TOPIK)。考完韩语,又要去刷分日语能力考试(简称JLPT)。面对如此大的压力,不疲惫才怪呢!


 

今天就来讲讲考试文化吧。相信亲爱的读者们,不管是哪个国家,都对hard模式的考试深有体会。至于考试文化各有特色,姑且不论好坏,我就说说自己最独特的一次考试经验。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次硬核的期末考试



一次国际经济课上(在中国),教授是中国人,授课用语也是中文。用第二语言上课,本来就有一定难度,因此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没想到在那个教室,会遇到我人生中最硬核的期末考试之一


这门考试有多硬核?期末考试之前,有人举手问老师,考试需要多少时间。老师笑着说 ,“要考多久就考多久,你们带个面包,我也带个面包,我愿意一整天等你考完。”


在座的所有人都笑了,根本没想到他说真的。




考试共有五题,但过了三个小时,一个人都没写完。因为每个题分为很多小部分,而且每个部分都要求凭记忆画出课本的图表来。


考试那天,没过1个小时,我仿佛已经听到了同学们内心的哀嚎



过了1个半小时,有人敲门,居然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和学生。我和同学们面面相觑,时间到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都要挂了


并没有!我们的教授可说话算话!我们的痛苦并没有到此结束。老师让我们拿东西,搬到隔壁教室继续考。



过了30分钟,又有人敲门,我和同学们又慌了。抬头一看,发现门外有个家伙,拿着一个神秘的袋子。这不会是外卖吧?


老师一脸欢笑地走过去接了袋子,里面竟是包子。老师怕我们饿着,毕竟午饭时间已过,就贴心地给所有学生发了包子…


“你带个面包,我也带个面包”的承诺算是兑现了吧。



直到最后一刻,老师一直鼓励我们尽量写完每道题。我绞尽脑汁、尽我所能,回想正确的图形,但是有些部分实在没记清,最终只画了个模糊的轮廓。


为了这门考试,我苦苦备考了一个月,但在那一刻,我的学霸人设一下子崩塌。考试尘埃落定,老师给的成绩是B。至于这门考试的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至今是个未解之谜。

 



毋庸置疑,那个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虽然他教学方式非常独特,可能在很多人眼里过于严格,但是当时我能深刻感觉到,他很在乎学生的发展


一方面希望让我们发挥潜力,挑战一下高级的内容,同时又把我们拉回现实,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所学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这不禁让我想到,世界上有多少学生比我努力几百倍,也许对他们来讲,这门考试根本算不了什么。


从那天起,我就开始反思真正的学霸到底是什么样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门课给了我很丰富的收获。

 

相信大家,尤其是在美国或者日本留过学的人,在考试时一定碰到过不同文化的冲突。无论搞笑的还是严肃的,说说你们的故事吧。




后续


眼尖的你可能已经认出,他曾参加过我们仅此两集、下集遥遥无期的《留学生圆桌会》节目(点击👈进入时光机)


除了学习中文,他还自学日语、韩语。8月刚考完汉语,就马不停蹄地在备考韩语和日语能力。


可以说是中西方文化融合体的一位,有他坐镇,我们《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更丰富、更有趣啦~




✒️

贾德林(美国人)

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国际关系研究生


微信名地球防卫军(微信号保密)。因为喜欢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而且想争取做个英雄,就像防卫军一样,因此取名。


 今日话题 
说说你最难忘的考试故事吧。在你们看来,最理想的考试模式是什么? 


文字 | 贾德林

编辑 | 阿群

图片 | 来自网络

音乐 | Middle-Tribute DJ Snake Ft. Bipolar Sunshine



 往期回顾 

国庆7天没安排妥,日本奢侈节日了解一下?
六旬中国女老板,在柬埔寨独自撑起一个“中国人的家”



喜欢的话,点下「在看」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