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周年幕后 | 如果你注定出现,我们真的要一再错过吗?

和之梦放送 和之梦 2020-02-01

一封中年粉丝的告白《我爱你们的理由》

BGM和文章更配哦,点开音乐一边听吧~



昨天(写这篇是在《我住》四周年见面会南京场结束后的第二天)在火锅店红红火火觥筹交错的时候,旁边一头“导演同款”发型,其实却沦为赵珉揉搓对象的阿浩,忽然转过头来一脸真诚地问我,“你还在上学么”。


一听之下我大惊失色,让我怀疑这个要经常扛摄像机的小伙子,对这个世界的分辨能力。当然后来聊下来发现,这个小我10岁的小伙子,只是礼貌的客套下。


然后与阿浩的对话,就变成了一个尚未被油腻浸透的大叔,分享在保持身材、保持体型这件事上的各种教训了。



实话实说,我是这个年纪里很幸运的那一部分。跟萍姐家一样,我们的上一代在辛苦拼搏大半辈子后,又义无反顾的替我们扛起了照顾下一代的责任。


这样才让我们换来了中年最最珍贵的资源——时间,才能偶尔任性的去放飞自我。


在一个平常的周末,油管推荐视频里出现了这样一个视频,现在回想,我应该是对上班族还能做自媒体的时间分配有些好奇,就点进去了吧。一个戴了个假发有点像王宝强的男子,串起了这一刻钟的片子。



整个片子看下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片子故事线和情感线都很顺,很舒服。


但视频叙事完问了一个刚有点意思的问题(嗯,就是那个最后的问题)就戛然而止了,看完了觉得很舒服但又缺了点什么,懵懵的。


看到后面纳豆奶奶说iichiko好喝,就上了官方淘宝店。偶然发现一个月后北京见面会,而且是以放映为主,新粉丝也不会有太多的违和感,于是就买了张票(嗯,最后也没买酒…)



之后的日子里,开始补课,越补越发现,《我住》就像一壶山泉水,并没有各种美妙的滋味,但跟白水比起来,却总藏了些细微的美妙。


而这一点,是我在给儿子介绍竹内导演时,看了箭厂拍导演的那期视频时候忽然意识到的。那个一分多钟的警报镜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总觉得还是有些刻意。


那些讨论“意义”的片子,看完一遍的时候会觉得感情很充沛,但大都不会再去多看第二遍。而《我住》则是能让你从第一集开始,能一气看到三十多集,最后不得不因为儿子午睡醒来而结束的视频。



北京场幸运的报名了志愿者,想来也是一种缘分吧。报名志愿者后兴奋了一阵子,觉得能向自己喜欢的产品背后的人们,尽一些地主之谊了。还有私心就是那种微微的、痒痒的感觉,一直挠不到地方的困惑,希望能通过接触背后的人们,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当天见到了又萌又有才的阿群,年纪轻轻但认真工作起来女王范儿十足的莹,还有同为志愿者的小猪和翔(这里表白下小猪同学,感觉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年轻人)


不出意外的,年龄基本跟大家差了一轮…忙前忙后的北京场,让我感觉到了节目组经费确实不宽裕,以及开始发现他们对横幅的热爱(据说是导演觉得活动里有横幅很“中国”)



活动的火爆让导演和萍姐的每一秒都变得很宝贵。于是志愿者义不容辞地忙东忙西,反而基本没时间跟导演和嘉宾沟通交流。


事实证明,年纪长几岁、脸皮厚几分不全是没用的。我们自告奋勇地搬着东西、推着箱子,来到了导演和嘉宾聚餐的饭店,然后指着大长桌旁边的两人桌对小猪同学说,晚上有事么,要不咱们在旁边开一桌吧。


之后萍姐如我所愿地说,“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一起坐下来吃吧”。后来的后来,我才意识到,能蹭到导演的饭,是多么伟大的壮举。



那天的嘉宾是浅野龙哉咖啡因乐队,其实还都是年轻人,加上长桌其实沟通不便,所以那天只有在从场地去餐厅的路上,跟导演聊了两句。


而饭桌上聊的最多的是共同社的鲇川女士,嗯,也是个超级有意思的人。


晚上送完人从机场回来躺在床上,隐隐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憋在胸口。犹豫着翻了翻淘宝发现南京场还有票,试探着跟媳妇说了说想去南京场的事情,结果得到了大力支持。于是赶紧定下了机票,而这可能也是我今年做过的最棒的决定之一了。



等待的日子里,慢慢地补课,儿子也会经常参加进来。渐渐的我意识到,其实我的迷茫,不光是对自身的,也有对下一代的。


▲点开继续听吧


千盼万盼,28号到了。


趁着夜幕,拖着一个从手提袋一步步升级到最大号的28寸旅行箱,我出发了。当16个小时以后,当我再次降落在北纬40度的时候,我的心就像这大箱子一样,沉甸甸满当当的。



到了南京,遇到了晚我五分钟落地的 Aki 一家,以及刚给大家买了咖啡的的冬冬。


锦旗赠送环节之后,以和之梦 No.1 非会员志愿者的身份,投入到了紧张忙碌的劳动中。



除了横幅以外,整场活动堪称完美(当有十几个人将一个横幅举在胸前,站成一排的时候,不论横幅上的字是什么,你都觉得像请愿的,不信你就去看大合照去)


从冬冬的出现;上条桑 Didgeridoo 的 B-box 配亮叔的扭腰小骚舞;爱上有了男朋友的日本女生,而且表白还被微信拉黑的大哥;帅气的台上台下互动南京飞盘社的小哥;还有 Aki 对于学术研究,以及核心期刊发表之间关系的阐述。


当然还有我最最喜欢的环节,就是和之梦团队成员的介绍。



昨天我不只对一个人表达过,我并不是这个节目的粉丝,而是这个团队的粉丝。


我在意节目里的每一个主人公,而我更在意节目后面的这个团队。这也是我为什么特别享受当志愿者的原因——因为我能接触到这个节目后面的每一个人。



昨天导演的结束语特别打动我:

2015年,四年前开始拍的时候,完全为了把日本的文化传达给中国人。以这个想法,来开始拍《我住》。


但是没想到现在,很多人去日本,而且很多人拍日本文化。所以跟以前比的话,是不是就不需要《我住》了。我最近又思考了一下,为什么我还要拍《我住》。很多人去到日本,很多人已经了解日本,那我还为什么要拍《我住》。后来想了想,还是要拍下去,因为是为了两个理由。


一个理由是主人公,因为现在很多中国人去日本发展,做各种各样的工作,也有很多日本人来中国发展。如果没有《我住》的话,没有人关注他们,这个非常可惜。


还有一个理由是你们粉丝。我最近特别特别特别忙,心累。但是心累的时候看你们的评论,就非常给我鼓励。我每一个评论都会看,你们的评论真的很给我安慰鼓励。


所以没有你们,没有主人公,没有和之梦大家的话,我真的拍不下。所以有你们的话,我还会继续拍下去。谢谢。



吃饭的时候又跟导演聊起来这个情况。导演说其实现在中日交流这么密切,公司或者团队想要扩张非常容易。


但是他并不想这么做,快速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潜在风险,既然做这个事情的初衷和核心不是为了名利,那么就还是要在大潮中保持自己的节奏,稳扎稳打。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我住》。


我听到这一刻的时候非常开心,因为我锦旗上那句“莫忘初心”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同时推荐大家关注和之梦出品的《速食物语二》与《和饭情报局》,有了好的金主爸爸,公司下次才能买得起能得力的大胶带和有别针的横幅。



昨天还跟萍姐聊到年龄构成的问题,萍姐说其实特别希望能有更多像我这样70、80后的粉丝。


但这个年龄的人们,往往是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被工作家庭的占据,很多还不能称为梦想的追求与冲动,往往受制于有限的时间和精力。


萍姐说,她其实也不是一个能够有勇气做出大的突破的人,而她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完全是因为竹内。


我想这就是常说的,好的伴侣会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吧。“我向往的爱情其实并不是终日凝望彼此,而是共同遥望远方。”(嗯,在这里感谢下我家浅妞,没有你也就没有我这次的南京一日)



最后,就要谈到我昨天收获最大的地方了,就是——孩子们,因为这次的嘉宾除了冬冬以外皆为人父。其实我昨天现场已经提出了我的疑问,但是彼时彼刻的场景,我跟和空(上条桑的大儿子)都很紧张,所以并没有得到什么答案。


活动之后,我跟 Aki 和上条聊了聊下一代的问题,但是因为这两位中文都…所以也没聊得太深入。


倒是之后我带赵纯、赵珉还有和空一起玩的时候,跟他们聊了很多,在他们的眼里,他们都有着平凡的父母。


那时候我才发现之前那个问题的愚蠢,生来如此谁又会觉得自己的家庭特别呢。



但是在跟他们的接触中,虽然旁人眼中“不走寻常路”的父母与家庭,在他们眼中大抵只是平凡普通不过的。


但举手投足字里行间,这几只小可爱还是会时不时在某个点,散发出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耀眼光芒。


我想,虽然没人察觉,但有些东西已经在这些幼小的心灵里悄然种下,慢慢生根,悄悄发芽。



昨天走的时候,莹送我出园区。她说这片园区是老工厂改造的,很有特色,问我有没有转转看看。


我告诉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或多或少会变得麻木而贪婪。我依旧会因为去到一个有设计感的地方,吃了一顿美味,看了一出好剧而感到愉悦。


但我更渴望的是一些长久更强烈的东西(就像日漫里的羁绊),所以我希望在南京的每一分钟,都与我爱着的你们共度。


最后,愿我们、你们和他们,都能够自由、宽广。




文字 | ZYL
编辑 | 阿群
图片 | ZYL、可可、和之梦
音乐 | 告白-薬師寺寛邦、只道寻常-谢春花



 往期回顾 


日籍女高管登上《非诚勿扰》舞台,孟非老师在线支招!
因为忍者成实今天文章还没写完,直接送礼谢罪



喜欢的话,just 点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