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想去感受下,他们当时拍摄东北虎的土地
一期一会·《中国影像方志·珲春篇》预告
前言
开篇之前,请允许我先唱上一段:
“亮叔在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春。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大雪还未消融~”
是的,马不停蹄的亮叔,此刻已经到达南国。一周之内,他从冬天走到春天,今天已经到达海南,进入夏天。想起一位朋友说的,“一年四季随机播放”。
而我决定在春天之前,来一趟吉林,只为感受一下,他们当时拍摄东北虎的土地,到底是怎样的。
拍摄地在珲春,位于延边。当时,我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一开始还念不准这个字,以为读“huī”,其实非也。
这里有个关键词:东北虎。
是的,拍摄的内容,将在《华为的100张面孔》第二集播出,敬请期待。
不过,若用一个周末去趟珲春,确实有点曲折,所以留待日后再说。但因这契机,我认识了这个地方,非常神奇,一句话描述:“一眼望三国”的口岸之城。
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珲春篇》,推荐给你。观看原视频,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珲春,满语“边陲”之意
1988年,珲春撤县设市。
吴大澂,繁荣边疆
我初度地凉水泉,六十里中无人烟。膏腴一片空捐弃,临江四顾心茫然。
当时,清朝已经对包括珲春在内的东北地区,实施了200多年的“封禁”政策。吴大澂看到珲春地处海防要冲,便奏请光绪皇帝,废除禁令,在珲春屯重兵驻守,同时移民实边,最终得到批准。
这期间,吴大澂曾多次书写“龙”、“虎”二字,取自“龙骧虎视”,意在表达祈盼边疆繁荣稳定的愿望,并刻于石上,后世学者将这块石碑称为“龙虎石刻”。
多元民族文化融合
有滋有味
传统的米肠通常是用猪肠做肠衣,珲春人则改用鱿鱼替代猪肠。
用糯米混合多种蔬菜制成馅料,竹签封口,上锅蒸制三十分钟,便是一盘“膨胀感”十足的海鲜米肠。
筋道的鱿鱼包裹着软糯的馅料,成就了朝鲜族米肠的全新口感。
一眼望三国
很多人来到边陲小城珲春,都会登临龙虎阁,领略这座城市独有的风光——“一眼望三国”。
发源于长白山山脉主峰的图们江,流经中国、朝鲜、俄罗斯三国,在俄朝边界处注入日本海。珲春距离图们江入海口仅15千米。
口岸之城
每年春秋两季,候鸟归来时,不仅有专业保护人员在这里巡查、监测,还有志愿者团队为候鸟投食、开展保护候鸟的宣传活动。
在保证鸟类不被打扰的前提下,景区管理部门规划出专门的摄影地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师,成为宣传珲春的一扇生态窗口。
后记
原视频链接,放在文末的「阅读原文」,点击观看~而这个纪录片系列,预计拍遍全国各地县城,也许也有你的家乡,找找看,可能会有新发现哦。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田楚韵 胡悦 张羽(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