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完《走近大凉山》,她说非常感动

和之梦放送 和之梦 2021-04-27

《走近大凉山》线下观影会花絮


2021年4月5日,
我们举办了《走近大凉山》线下观影会。

“有没有从比较远的地方过来的人?”
“杭州。” “深圳。”


 

关于《走近大凉山》





导演竹内亮
我想通过这部片子,
来表达中国14亿人的多样性
和真实的中国。


摄像徐亮
想让大家看到真实的大凉山是我的初心



看完《走近大凉山》,观众的分享


是向日本甚至世界
介绍中国
最好的机会

 
作为我们生活在城市里人,
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
 


我们有必要把这些真实的贫困情况反映出去,
让更多人去帮助他们,
让中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回味《走近大凉山》,带来的感动


南京观众

今天有幸参加了和之梦的新片子大凉山的点映,感想挺多,但是又不知如何说出口,就用文字写一点吧。
 
首先和之梦拍摄的大凉山,和大多数媒体所拍摄的大凉山,角度是不一样的。大多数媒体拍的是扶贫,是政策,而和之梦拍摄的是大凉山,是现在的大凉山人的样子。不同的角度导致了拍出来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这个点很让人惊喜
 
其次本次摄像徐亮老师的学生父亲(绕晕了别找我),提到了希望国家可以多出钱让支教老师留在当地,而不是现在这样一年就算长时间了。我个人认为老师留下来工资是一方面,但是当地能不能吸引人留下来,也是很重要的。支教的老师对于当地学生是投入了感情的,可是感情不能当饭吃,国家也不可能帮当地人一辈子,更希望当地能找出让老师留下的东西。
 
最后上面的文字只是个人看法,要是觉得有问题,欢迎大佬们指点一下。
 
ps:今天有朋友提到了为什么山上的人,有的不愿意下来,我觉得故土难移是一个原因,不能融入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习惯了。虽然山上穷苦,但是也能过,可是下山之后真的不努力就过不下去了,可能心理上会更累。

 
 

扬州观众

《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看了大概有三四年,这两年又拍了社会更多方面、更多类型的纪录片,还被外交部表扬、被央视采访,今天终于见到了真人
 
十年前的《长江天地大纪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上游很多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那一部分。虽然经济落后,但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他们民族独有的文化,那里的孩子们也一样有梦想
 
今年又去了大凉山,其实我还想过,是不是因为政府的推动为了宣传脱贫才去拍的,原来是他们公司一个员工去过大凉山支教,回来后特别想拍这样一部纪录片,一直跟导演说然后就真的拍了。的确跟政府拍的视频不同,更有真实感和参与感,很让人感动。
 
导演说他想拍啥就拍啥完全是个人意愿,最近很多人让他拍新疆,他虽然对这个事件有兴趣,但并不想去拍所以就不拍,还是一如既往的随意和接地气(虽然这两年有点出名也开始有点飘了哈哈)。
 
不仅拍现代中国日新月异的一面,也拍了这种具有人文关怀的纪录片,照他所说就是要拍真实的中国。他说现在时隔十年特别想再拍一次长江的纪录片,这也正是我所期待的东西。

 
 

南京观众


我觉得政府需要做的是改善当地的经济和教育,让当地人民有知识,有工作,镇里或村里有各种设施,让大凉山的人民可以过得跟城里人一样舒适。
 




杭州观众


对来自农村的我来说,里面的场景的确很真实,教育差异是最大的贫富差距。它让人看不到消除贫富差距,实现阶级逾越的希望。希望和之梦继续产出有深度有趣味的内容,一如既往的支持!

 
 

南京观众


看完《走近大凉山》内心更多的是欣喜,特别是影片在一群孩子的歌声中结尾,体育和音乐是最能带给人美感的途径,贫穷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多的是没有追求美的机会和途径…
 
时至今日可以欣喜的看见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可以通过体育去追寻武磊的脚步,可以用音乐和舞蹈去追求内心的梦想!导演的两个选材很棒!没有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因为每个生命都需要各自书写,每个生命也都绚丽多彩
 
个人认为略有不足的地方,观影过程觉得部分镜头的拍摄抖动感比较强…(非专业人士可能认知不足)期待后续更好的作品!加油!

 
 

上海观众


影片展现了大凉山的贫困状况,一方面展现出脱贫已经取得成果,一方面也告诉观众,脱贫工作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一定程度上,带领观众更加冷静地去思考,未来该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脱离绝对贫困。体现了中国社会所存在的发展不平衡,让国内外的观众通过小视角看到真实的中国。
 
不足之处,可能在于单集纪录片,能够反应的内容有限,如果能做成系列或有更大的影响力。此外,感觉影片的重点不够突出,如果观众对脱贫并不感兴趣,可能就不会主动去思考。如果仅仅是想让大家去了解中国的发展不平衡,这个纪录片又可能有些太长。

 


杭州观众


看完后思索蛮久,大凉山老一辈的已经重视到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希望他们可以走出深山。贫困物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彻底摆脱贫困山区的称号是早晚的问题。

 
 

徐州观众


竹内亮导演作品《走进大凉山》,清明假期最后一天在南京进行了线下的点映。
 
作为和之梦会员,在计划去南京旅游的时候,正好看到这个消息,就兴冲冲的报了名。看完之后,不虚此行。正如结束后导演所讲,国内媒体常规的宣传套路是先介绍当地的悲惨过往,然后讲述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如何通过政策和自己的勤劳改变命运、脱贫致富,走上光明大道的一个故事模式。
 
本片反其道而行之,先讲如今的富饶生活,在回到过去展示穷困的过往,进而探究其中变化的原因,以及目前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继续加油。通过整个片子的讲述,最终本片将前面问题的答案落脚到了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主题“读书改变命运,教育惠及终生”。
 
这个答案其实我是有预料到的,因为这就是正确答案。但片中的支教情节,让我看完之后有了新的想法,因为我读研的时候有四五个师兄弟都去了甘肃定西的一个乡村小学支教,因为他们支教的这个学校离兰州大学很近,所以我对当地的环境还是比较了解的,也能部分体会到他们的经历与心情。
 
教育是面对新生人口的最好的建设改造思想的一个工程形式,也是最省钱最长远的方式。但是教育容易在白纸上写写画画,而很难在布满内容的纸上书写内容。
 
所以面对中老年人的时候,教育起到的作用就被无限缩小了。在他们身上,一个机会,一个提升自身收入、改善生活质量的机会,就会显得无比重要。这就是我对脱贫的一个想法。机会是根本,教育是这个机会上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
 
对于当地老百姓而言,有田有地有房,有工作机会,有出去的途径,有现代生活的技能与生活方式,这些能让他们融入主流世界的功能插件是国家给他们改变的机会。

 
 

上海观众

《走近大凉山》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当地人在扶贫支教这个过程中,只能消极被动的接受帮助,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这和所受教育和环境有很大关系)。在扶贫中心(记不太清名字了)制作彝族传统服饰的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没有看到一个年轻人,说明这个技艺并没有很好的在年轻一代中传承。那过个二三十年,这些老人去世了,那这个项目还能进行下去吗?显然不能。

在采访徐老师(本片摄影师,曾在大凉山支教)学生一家时,学生的父亲说希望政府能多出些钱,留下那些支教的老师。这个想要留下老师的想法是对的,这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新的老师。

但不能完全靠政府出钱解决,他们自己也需要想办法,去考虑为什么留不下老师,工资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基本生活条件太差,太艰苦。扶贫是为了地区能有长足的良性发展,不是为了一时的数据好看,要想良性的发展必须要着眼于年轻一代和未成年的教育。

培养和引导他们去思考如何建设和发展家乡,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加大对外宣传,让外界充分认识到本地区的变化和前进方向。亮叔在片中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梦想时,“一个人只有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目标,别人才能知道如何做能帮到你”。我想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而且也有助于消除大家旧有偏见。

  


《走近大凉山》
4月28日 全网上线
这一次翻山越岭
走近大凉山
一起倾听来自大山的声音

▲《我住》首部图书作品开启预售啦

点按封面即可进入*京东图书*下单

海外购买渠道,后台回复「海外购书」即可查收


公司声明
本内容为原创 如有盗用将诉诸法律途径


编辑 | 小仔、阿群
图片 | 徐亮、大可
海报 | Vince
音乐 | 火车-程璧
PS. 观众地域取自手机IP地址


D r e a m   更多精彩   M o r e
《走近大凉山》4.28上线,海报惊艳!
让人羡慕的日本校园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