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书城72小时,阅读普通人的人生故事
《我是书城》
昨天,我们刚结束了《我住》6周年的最后一场见面会。
因为在南京嘛,不少老朋友都来了,包括观众、主人公,以及因《我住》走到一起的朋友们。
还有出版社的三位编辑。
借此机会,我向她们问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许不能代表什么,但只是好奇,也想做为参考,“你们一年读几本书?”
-100本不一定,大几十本会有。
-她看书、分享书,会看得多一点。可以看到300本书…
虽然他们看的书大多是出于工作原因,但在对话过程中,还是感叹这样的洞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跟读书不无关系。
说来惭愧,自己每年的读书 flag ,屡立屡倒。但屡倒屡立。
世界精彩、工作忙碌,我们为什么还花时间读书?
为什么需要书的陪伴?
正好趁着11月的深圳读书月,我们再次走进了深圳中心书城。
当亮叔遇上深圳书城,72小时,体味多样温暖的书中人生:
提高专注力的游戏画师、
异国求学的俄罗斯女孩、
彻夜不眠的幼儿教师、
梦想成为小说家的男生们…
很多故事,其实没什么特别,关于梦想和奋斗。其中还有一些通过我们拍摄,而相识的缘分。
这样的相遇也像书,缓缓诉说。
「平常去书店也好,图书馆也好,所有的焦点都是放在书上,不会去关注其他人。而这次拍摄,我感觉看到了人间百态,每一个人有自己的故事。其实大家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这是亚修的拍摄感受。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片中的最后两对母女。
让我没想到的是,在重新看时,突然被最后一对母女触动到。
那是在深圳的《我住》6周年见面会上。
那次见面会上放映的片子,就是这部《我是书城》先行版。
本片编导之一的佳虹,也邀请了她们母女到场。
和片中给我们的感觉一样,两人都非常健谈开朗。
女儿还喜欢音乐,一说黑蝇乐队也来了,她非常开心,说知道他们。
「女儿在大三的时候,因为生病突然失明了。在那之后的3年里,她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
这是片中的一段旁白,你感受到什么没有?
是的,女儿是盲人。
「Q:您当时什么感受?
妈妈:我当时嘛,就是感觉天塌下来的感觉。就是那种,感觉就是…那种心情,就是现在无法...」
片中的母亲说着,开始泛起眼泪,她用笑容缓解,以防不小心掉下。
之前看,感受到的是她的坚强。
但那次重看,不知不觉开始联想起她们之前的经历,虽然她们没有多说,但这过程一定走得辛苦。
于是猝不及防,突然被触动到了。
一些当时经历的感受,之后再回想,已变得遥远。对当事人来说,已经过去了。
但有些人还没过去呢,那些正在经历这些的人该怎么办呢?
这让我再次感受到纪录片或书籍等形式存在的意义。
它是他人经历的缩影,却可能藏着解开我们自己问题的钥匙。
Q:将来的梦想是啥?
女儿:我将来的梦想吗,应该是当作家吧。
3个日夜,50次相遇,他们的故事,深圳的故事。
观影愉快,阅读愉快。
亲爱的,这世界不停开花。
我想放进你心里一朵。
遇见你,像跋山涉水遇见一轮月亮。
以后天黑心伤,就问那天借一点月光。
——张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