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微软MSN总编育儿观:卷娃不如卷自己
如今要讨论教育,就离不开“鸡娃”这个话题。
什么是"鸡娃“?
第一次看见“鸡娃”这个词时,以为是教育行业的“黑话”。后来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家长们都不自觉地开始“鸡娃”。
近两年,电视剧也进一步地将这一现象推向了广罗大众。《小舍得》里更是将“鸡娃”细分为“荤鸡”“素鸡”“自鸡”“家鸡”。
荤鸡:以学科类内容为培养方向,以提高语数外成绩为主要目标。
素鸡:以素质教育技能为培养方向,如音乐、美术、体育等才能。
自鸡:自我激励。既指主动学习的小孩,也指为了鸡娃而大量努力的家长。
家鸡:在家鸡娃。不送孩子去任何辅导机构,由父母直接进行课外辅导。
现在的父母大多都在焦虑,秉持着“只要鸡不死,就往死里鸡”的精神,拼完学区房拼学校,拼完学校再拼学习,拼完学习再拼才艺…似乎只要孩子没有成功一天,他们就永远在焦虑的路上。
在《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一书中,作者谈到了一个观点——影响父母育儿行为的关键因素有:1、孩子未来的收入,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水平;2、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程度。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本科学历者的收入远高于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以在作者看来,相比北欧等国,中国受教育程度对收入水平影响更加明显。
因此,大多数中国家长会采取“鸡娃”等方式来教育孩子。收入较高的家庭还会选择让孩子上国际学校学双语,走出国读名校的道路。
但“鸡娃”的行为真的正确吗?在激烈竞争的教育环境下,家长们该如何选择教育方式呢?
这次,萍姐邀请了李卓汐老师做客《萍姐的客厅》,一起探讨育娃问题。李卓汐老师会和大家分享哪些有意思的观点呢?
李卓汐,在首都师范大学攻读了在职心理学硕士学位,后进入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攻读全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曾任途家网海外业务运营总监、微软MSN网站总编辑、ELLE杂志网站创始人、《健康之友》网站和杂志运营总监。
曾担任过多年高管的李卓汐,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之前陪着4岁的女儿在英国留学。为什么她早早地把女儿送出国呢?
学费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她的女儿上的是英国的一所私立学校,学费是10万人民币一年。
第二个原因,是这所私立学校的师资力量比较好。她孩子班上有6个学生,配备了两个老师。
这样的教师配置,使得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更高,孩子就更有自信。
李卓汐提出了一个观点,育儿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局限性。简单来说,就是大人完成不了的事情就不要指望孩子。
这与萍姐之前听到的观点完全不同。大多数育儿理论都说,要相信孩子有无限潜能,家长需要挖掘孩子的潜能。
李卓汐认为中国家长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孩子有无限潜能。比如家长到了35岁还会有无限的潜能吗?如果家长没有,孩子大概率也不会有。
听到这,萍姐想起了日本的一个理论:特意去查孩子的基因,看孩子的哪方面基因比较发达,再朝着这方面去培养。
李卓汐是如何判断孩子的局限性呢?为什么她说女儿以后做不了管理岗呢?这种理论会局限孩子的发展吗?
点击视频,寻找答案吧~
希望孩子早点撞南墙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李卓汐也会在教育上感到焦虑,尤其是在儿子选择专业方向上。她的儿子即将要上大学了,现在选择的专业是时尚管理。
但李卓汐说,虽然自己是做时尚行业的,但是很不赞成儿子的选择。这是为什么呢?
李卓汐介绍,世界上有两大类职业。
一类叫黑天鹅职业,即想要靠职业出头、致富是需要机遇的,比如文学、艺术、时尚行业,只有头部的人活得最好。
另一类叫社会平均职业,即需要努力一点点积攒财富,比如老师、公务员、律师等。
李卓汐认为,社会平均职业可以靠每天努力一点就有回报,哪怕没有做到行业顶尖也能活得很好,所以她现在在给女儿“洗脑”,希望她未来选择社会平均职业。
萍姐很好奇,李卓汐的大儿子已经不是可以被“洗脑”的年纪了,李卓汐对孩子未来有什么期望呢?
李卓汐直言:“希望他能做成,做不成的话早点撞南墙。”
为什么她会这么说呢?她不赞同儿子的专业选择,会选择什么解决办法呢?
点击视频,看李卓汐如何应对~
📢📢📢
抖音、快手、小红书、视频号搜索:纯哥哥和珉妹妹;微博搜索:爱纪录片的皮皮。
每周三、周六晚更新。
豆瓣评分9.5!堪称动物版《权利的游戏》
日本小学生书包均价5万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