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哪里易发地震?“飞鸟聚集”是地震前兆?这些知识快收好!

木棉雅韵 2023-11-29

2023年2月11日10时41分,河源市源城区源西街道五斗租附近(北纬23.76度,东经114.64度 )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根据广东省地震局通报,截至11日11点54分,共发生余震70次,最大余震2.0级。广东省地震局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联合会商认为,本次地震类型为主余震型,近期原震区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广东省地震台:

佛山、河源地震无直接关联


此前的2月5日,佛山市三水区发生3.2级地震。两次地震间隔不久,彼此是否有联系?为何广东最近地震连发?


广东省地震台副台长王力伟介绍,佛山、河源两次地震之间并无直接关联。“两次地震处于不同的活动断裂带上,而且地震的破裂类型也不一样。本次河源地震属于走滑型地震,走向为北东向,和河源邵武断裂相关;佛山地震是跟北西向的白坭沙湾断裂相关。”


同时,从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来看,目前的地震活动都处在正常范围之内。“从广东的地震频次来看,目前并没有增加,处于正常的活动水平。从震级来看,去年在惠东海域发生过4.1级地震,今年这次河源发生4.3级地震,地震事故强度上有所增强,我们也在密切关注、跟踪分析监测数据。”


广东哪里易发生地震?


不少网友发出提问,广东也位于地震带?实际上,广东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是华南地区地震相对活跃的省份。


研究表明,在广东陆地及其沿海存在一系列强震断裂构造,如著名的滨海断裂带、河源邵武断裂、从化断裂、广州瘦狗岭断裂等。珠江口、粤闽交界、粤桂琼交界区域都存在潜在强震震源构造,全省18个沿海地级市大都位于地震活动相对活跃的区域。


防灾科技学院副教授杨月巧表示,有历史记载以来,广东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事件,最大为1918年南澳附近7.3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从全国地理位置而言,广东又属于弱震少震地区。


高速“飞鸟聚集”是地震前兆吗?


近日,有网民发布视频,称在江苏南京高速段上发现大量飞鸟聚集,部分网民认为这是地震发生的前兆。


图片来源:南京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南京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对于视频中飞鸟聚集的现象,南京林业大学鲁长虎教授表示,鸟类集群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在越冬期、迁徙期都有可能出现,因鸟种不同生活习性也有所不同。从视频中无法辨识具体是在什么时间点拍摄,如果是傍晚黄昏时间,那么也有可能是鸟类飞往夜栖地。


南京市地震局工作人员表示,动物异常并不一定是地震前兆,气候、天气、环境等都会引起动物异常反应。


同时,“四川成都街头某路段出现大量飞鸟‘撞’向路边大树”的视频也在网上传播,引发关注。


蔡女士的视频截图。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成都野保专委会秘书长巫嘉伟表示,从视频上看无法辨识是一天的什么时间点拍摄的,不过飞鸟并没有在撞大树。出现这种情况,一种可能是那棵树上有果实,成都的灰椋鸟和丝光椋鸟成群结队在此觅食。还有一种可能,如果是傍晚黄昏时刻拍摄的,那么这棵树很有可能是一颗夜栖树,如果这些鸟是麻雀,那它们大概率是飞来睡觉休息的。“每年二三月份的时候,就有很多鸟类飞来集中地在树上睡觉,大家集中在一起一来可以取暖二来可以防御天敌。”不过,不管是哪种情况,这种现象都与地震无关。


据介绍,鸟儿夜晚驻足休息的地方,被称为“夜栖树”。“夜栖树”一般靠近路灯,方便鸟儿夜间取暖,也有可能靠近河边、居民楼,食物相对充足。


此前,中国地震局曾就“动物行为能预测地震”做出过解释,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陈会忠研究员表示:


  • 震前动物异常确实在有些地震发生前存在,但是也有很多地震之前没有或者并不明显。


  • 导致动物异常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气候、天气、环境等都会引起动物异常反应,也就是说动物异常并不一定会是地震前兆,特别是一直盛传蛤蟆成群出现就会地震的谣传,已有动物学家考察过,此现象大都发生在蛤蟆产卵期,与地震无关。


  • 自然界和动植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异常,因素很复杂,我们不能草木皆兵,认为只要异常就是要地震了,更不能没有根据就传播。


地震究竟是怎么回事?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应力,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振动,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构造地震,约占全球天然地震的90%,释放能量约占地震总能量的99%,也是破坏性最大的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就是典型的构造地震。

地震的强度如何判断?


地震本身的强度,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中国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会处,同时版图内还有多条地震高发带,因而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地震最为频繁强烈的国家之一。


中国南北地震带是历史上大震和强震集中的区域,7级以上的地震非常多,是中国大陆浅源地震最活跃,地震分布带状明显的巨型地震带。四川地区正位于南北地震带的中南段,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7年九寨沟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1期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1期


地震可以预测吗?


首先,地震预测需要指出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大小、位置(与概率),缺一不可。国家地震局认为,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的预报,特别是临震预报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如唐山7.8级地震、汶川8级地震等,都是不能准确预报的。


但是我们可以有地震预警,它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



还有的人把天上奇异的天象和地震结合在一起,认为一定形态的云出现便预示着地震即将发生。实际上,究竟什么样的云是地震云,并无统一标准。


虽然目前人们总结了疑似地震云的几种云态,如“辐辏状云”、“波状云”、“卷积云”等,它们较容易形成波状、透光、放射状等奇异形态,但在生活中都是比较常见的自然现象,且许多事实验证表明,这些云态和地震发生也并无必然联系。


突发地震时

第一时间该如何应对?


地震灾害按震级大小可分为七类:超微震(震级小于1级) 、弱震(震级小于3级)、有感地震(震级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中强震(震级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强震(震级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7级)、特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8级)。


突发地震时,如果身处室内,需第一时间关闭明火、电源,以免地震挤压下发生爆炸、着火等危害。寻找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安全位置躲避,保护好头部,尽可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灰尘吸入引发窒息等情况。


如果身处户外,在大型公共场所时要立即就地蹲下,并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汽车要立即靠路边停车,危险管制区域内禁止行驶;身处野外则务必注意地震有可能引起的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等灾害。


逃生误区:


1.发生地震时,马上往户外逃生,通常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


2.躲入衣柜等家具里,反而容易错过逃生机会。


3.趴着或者躺在地上节省体力等待救援,容易因空间狭窄无法逃生。


4.乘坐电梯进行逃生,同样容易增加危险错过逃生机会。






来源 | 中国地震局 广东共青团 广东科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