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突然爆火!数千人排队,等待十几小时!紧急提醒……

木棉雅韵 2023-11-29
近日
一款在线生成照片的AI相机
突然迅速刷屏!
该AI相机也遭遇了“隐私”争议:
用户上传的照片会被如何处理?
个人隐私信息如何保护?

收费9.9元,数千人排队
最近,一款AI写真小程序火了,用户只需上传至少20张正脸照,并花上9.9元就可以得到不同风格的写真。


有网友直言:“和线下动辄几百上千的拍照体验相比,真是太香了。”还有网友调侃称,“分分钟觉得自己可以出道做明星了。”

记者试用该程序后,发现生成照片预计需要3小时25分钟,前面有1308人。


随着使用用户的增多,等待时间较长这一点被付费用户诟病,用户对需上传21张照片、模板效果不是很好也略有不满。

还有网友指出在晚上高峰期间,曾碰到4000至5000人排队,等待时间需十几个小时。

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引争议

伴随走红的还有质疑,有用户指出,该AI相机小程序此前的用户协议中有对用户内容可以“任何形式任何范围使用”的描述。

最近,河北邢台的郝女士也看到了不少朋友发布的AI合成照片,她本来也跃跃欲试,但考虑到要上传自己清晰的正脸照片,心中有不少担忧。

“现在很多小程序都会让用户提供高清的正面照,这款相机甚至需要提供20多张,它的协议也有点像霸王条款,我觉得存在一定风险。现在需要人脸识别的场景越来越多,如果人脸信息泄露的话,会非常麻烦。”

7月20日,对于引发网友不满的条款,该AI相机团队回应称,原协议内容有误,第一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改,并向用户承诺,上传的照片只会用于数字分身制作,不会提取也不会用于识别和其它用途,且分身制作完成后会自动删除。

人脸信息泄露或衍生诈骗问题如何保护信息安全?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加速了数据信息的分享,为隐私保护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个人信息的隐私危机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目前,我国对于互联网应用在用户隐私保护、用户信息保存方面已有诸多规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


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将于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该《办法》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开展预训练、优化训练等训练数据处理活动,使用具有合法来源的数据和基础模型;涉及知识产权的,不得侵害他人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涉及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个人同意或者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翁之颢认为,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所使用的数据库并未获得广泛的信息授权,所以,相关的信息保护是该领域常见的问题。

“大平台可能会收集特别多的用户信息,形成信息量的垄断,与其它App或产品形成不正当竞争;其次,个人信息滥用问题也非常严重,比如说,我们在使用AI相机时上传了一张个人照片,你会发现这张照片很快被用在了其它场合,甚至导致了诸如人工智能诈骗等衍生问题。”


此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左晓栋曾表示,消费者应该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非常敏感,包括人脸数据;同时,整个社会也要加大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监管部门要加大惩罚力度,也就是说,检察机关、消费者团体或者国家网信部门指定的有关组织要及时发起公益诉讼,形成群体的磅礴力量,来保护弱势的消费者。



来源 | 央视网 广州日报 羊城晚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