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夏至 | 看古人如何过节气,在宋代,可要放三天假呐!

2017-06-21 中国港口博物馆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每年的6月21日前后,视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夏至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与冬至一样,也是东西方农业的基础时间,是最早确定的时间或节气之一。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


《历书》记载:“斗指乙,为夏至。万物于此皆假大而极至,时夏将至,故名也。”《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也就是说,人们会在这一天看到一年当中自己最短的日照影。



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第二候「蝉始鸣」,蝉鸣是夏天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夏蝉又叫“知了”,雄蝉鼓翅而鸣。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自夏至之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极易形成雷阵雨天气。这种雷雨骤来疾去,且降雨范围较小,被人们称之为“夏雨隔田坎”。




夏至是天文学上北半球夏季的开始,气温将持续升高。如同“冬九九”,“夏九九”是以夏至为起点,每九天一个九的计日方法。九九八十一天,其中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一段时间。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夏至饼与麦粽:南方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吴江县志》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夏至面: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在我国古代,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而且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其隆重程度甚至超过端午节。如三国曹丕就有“从朝至日夕,安知夏节长”的诗句。这天,官员要放假,皇帝要祭祀地神,民间也有祭祖的习俗。



古代夏至习俗


祭地


祭地神祈求国泰民安


“万乘亲郊幸北宫,千官斋祓两都同。灵光正想泥封上,清梦遥依辇路通。烟散玉炉知昼永,星分银烛坐宵中。闻君已就汾阴赋,犹向周南叹不逢。”明代诗人、散文家王慎中的这首诗描绘了夏至日皇帝率百官祭祀地祇的情景。


据文字记载,祭地制度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最初是在树林间空地的土丘上举行,后来发展成用土筑坛,并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从周代时起,在夏至日已经有了祭神仪式,《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司马迁所著《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祇,皆用乐舞。”“地祇”即地神。



汉代建立后,沿袭了前朝的祭祀制度,但是,西汉时期有了固定的祭祀场所。汉武帝开始立庙祭祀,在汾河与黄河交汇处,古称汾阴的地方建立后土祠单独祭地神,这也是方坛的前身。


到了明清时代,祭地仍然被视作“国之大典”,明嘉靖九年(1530年),按照“南乾北坤”的说法,在京城北郊安定门外建立地坛,成为明清两朝祭祀“皇地祇神”之场所,明清两代帝王每逢夏至这一天,到此进行皇家祭祀活动。《清史稿·高宗本纪》就有乾隆二年五月皇帝在地坛祭地神的记载,“辛亥,祭地于方泽,奉世宗配飨”。



地坛


皇帝祭地程序繁琐复杂,夏至前两个月,内务府就开始维修斋宫。夏至前二十五天,太常寺开始集中办公,筹备祭祀有关事宜。夏至前三日,皇帝到太庙告请太祖配神,除急事外,不办公事。夏至当日五鼓,太常寺卿率领人员打扫坛台上下内外,并在皇帝活动处铺设棕褥垫,设置各神座及皇帝拜位之黄幄,陈设祭祀用品。日出前七刻,太常寺卿赴乾清门报时,跪请圣驾诣地坛行祭礼。


祭祀共分九个仪程,即迎神、奠玉帛、进组、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望瘗等。每进行一项仪程,皇帝都要分别向正位、各配位、各从位行三跪九叩礼,从迎神至送神要下跪70多次、叩头200多下,历时两小时之久。如此大的活动量对帝王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所以皇帝到年迈体衰时,一般不亲诣致祭,而派遣亲王或皇子代为行礼。


历代帝王对祭祀地神的重视,既是向世人昭告“天父地母”、“皇权天授”的思想,又企盼在帝王的统治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京城、直隶地区久旱无雨,赤地千里,夏至之日,皇帝亲临地坛,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第二天京城一带连续两日大雨磅礴,普降甘露。嘉庆皇帝倍感欣喜,为表感激,派二阿哥绵宁(即后来的道光皇帝)恭诣皇祇室,向列神位依次拈香,行祀谢礼。这些偶然事件的出现,更为夏至祭地神增添了神秘感。


祭祖


民间祭祖盼望消灾年丰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丰。夏至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节,病虫害、水旱灾害发生最为频繁,这对于农作物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农作物受害的程度将直接决定粮食的丰歉。在古代,为了禳灾避难,保佑五谷丰登,人们往往寄托于夏至节祭祖祀神,祈求禳灾避邪、作物丰收。祭祀的对象有祖先、土地神(或称地母)、水神等。祖先庇佑子孙,土地神主宰农作物的收获,水神主管降雨。祭祀对象、祭祀仪式及供品也因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而多有差异。汉族民间土地祭多在土地庙、田间等地进行。



夏至期间,如果干旱无雨,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我国自古就有夏至祈雨的习俗,宋代诗人叶适有“人云天上行水曹,取此化权如反掌。浙河以东尽淮壖,哀哉震泽几为原。愿王顿首玉帝前,请赐此雨周无偏”的诗句。


放假


官员放假消夏避伏


据一些史料记载,夏至日,官员放假一天。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宋代官员从夏至这天开始要放假3天,让百官回家休息,洗澡乘凉,尽情娱乐。


在民间,妇女们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辽史•礼志》记载:“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纳凉,香囊可除汗臭,粉脂涂抹身体,防生痱子。在朝廷,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


歌谣


“夏九九歌谣”概括天气变化


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气温持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就是描写夏至后的景象。


其实“夏九九歌谣”更是形象地道出了夏至后的天气变化,生动地反映了日期与物候的关系。我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夏九九”是以夏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夏九九歌谣”最早是南宋人陆泳在《吴下田家志》中记载的,后来有人发现,此歌谣用松烟墨书写在湖北省老河口的一座禹王庙正殿的榆木大梁上。


歌谣云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近年来,一些网友在网上发布了自己撰写的当代“夏九九歌谣”,将一些新生事物写入其中,也颇为有趣。如:



一九二九温升高,摇扇风扇开空调;

三九温高湿度大,冲凉洗澡来消夏;

四九炎热冠全年,打开风扇汗不断;

五九烈日当头照,无处躲来无处跑;

六九时节过立秋,清晨夜晚凉飕飕;

七九炎热将结束,夜间睡觉防凉肚;

八九到来天更凉,男女老幼加衣裳;

九九时节过白露,过冬衣被早打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