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凿壁偷光是个千古骗局

2016-08-14 孔令堃 笑谈中


要说起中国古人爱学习的典型,那自然少不了什么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什么的。这一篇呢,咱就聊聊那个凿壁偷光的匡衡。

匡衡是西汉著名理学家,在古代故事书《西京杂记》中记载了一个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说的是匡衡小时候爱读书,家里穷晚上没灯,而他家邻居夜生活丰富,晚上也点着蜡烛,所以匡衡就在人家墙上凿了个洞,匡衡借这个洞里的烛光来读书。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但是非常的离谱。在汉朝的时候,蜡烛还是稀罕物。稀罕到什么地步呢?番邦外国给大汉皇帝的贡品当中,就有蜡烛。也就说蜡烛这个东西,不是寻常百姓家可以有的。甚至是贵族家中,也不是可以普及蜡烛。中国的上流社会普及蜡烛,还是南北朝之后的事,更别提老百姓了。汉朝的时候,穷人和富人不可能住在一个小区。一条街上,左边住的都是穷人,右边住的都是富户。所以古代用闾左、闾右来代指家庭出身。就算匡衡家邻居是个王爷,家里有蜡烛。那么说住在深宅大院的王爷,不可能在院子里点蜡烛吧。匡衡也不可能跑人家院子里边砸人家墙借光吧。所以说这个故事,根本就是个童话,在地球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能发生。在汉朝,你买得起房,都不一定买得起蜡烛。

后人杜撰这样一个故事,其实也是无法表述对匡衡的敬仰。单在努力这方面,匡衡这个人还真是不一般。汉朝人想当官并不容易,当时的取仕制度主要靠世袭,文言词叫世卿世禄。后来汉朝皇上觉得世卿世禄不是那么的靠谱,皇上倒不是怕世家子弟出废物,关键是这样容易让某些家族不断壮大,威胁皇族的利益。在西汉,有时候皇上也会利用察举制到地方考察人才。但是,皇上本人是不能深入民间考察的,去考察的人还是这帮世袭官员。那平民百姓当官的几率,比中彩票都小。劳动人民觉得还是多打粮食才是王道,看书那是不务正业。

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坚持读书那就太难了。比如没有高考的那几年,还有几个读书的啊。人家匡衡就不,明知道读书未必有出路,但是他依然不想当个人云亦云、浑浑噩噩的人。那么说平民出身的匡衡哪来的书呢?他是靠给大户人家打工,不要工钱只要书读。匡衡最爱读的是《诗经》,后来凭借他的学习成果,匡衡拜入当时的博士门下继续深造。有了博士当老师,匡衡如愿以偿的有了参加太学考试的资格。当时的考试,并不像后来的科举那么难,只需要考《六经》之一即可。《六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乐》,后世《乐》失传,所以我们今天只能看到《五经》。匡衡这个半自学成才的草根,在没有教育大纲的情况下,很明显没有摸透出题老师的脉门。所以匡衡即便是考他最擅长的《诗经》,也是不及格的命。虽然在江湖上,也就是文人的江湖上,大学问家们都服气匡衡对《诗经》的解读。自古文无第一,让文人服气文人,那是很难的。太学这帮当时中国最有学问的人公认匡衡解读《诗经》是第一,但是依然影响不了匡衡考试的不及格。如是九次,匡衡终于刚刚及格,当了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但是这对于匡衡来说,是个值得飞跃。标志着他从一介小民变成了国家公务员,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虽然说匡衡的官制微不足道,但是他却有当网红的潜质。就当时而言,谁也不敢妄谈《诗经》,这门学问几乎让匡衡垄断了,别人谁去解读都没有市场。在匡衡的粉丝当中,有个人叫刘奭。刘奭当年的身份是太子,后来是汉元帝。匡衡靠了汉元帝这条线,官运亨通,一路做到了丞相,爵乐安侯。这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没有科举的和平时代,匡衡是少见的逆袭典范。然后就出事了。

咱就说说这《六经》,其实是上古时代贵族学习的课本。《诗经》讲的是文化,相当于语文课;《尚书》讲的是历史,自然是历史课;《礼记》讲的是礼仪,接近思想政治课;《周易》讲的是辩证,相当于哲学课;《春秋》也是历史课,《乐经》讲的音乐课。当年贵族为什么比平民高贵呢,能表现出来的就是有文化、有修养。这《六经》是什么时候成书?不知道,反正很早,不敢说夏朝就有,最起码周朝已经很成熟了。再后来战乱不止,《六经》多有散佚,孔子又重新整理了一遍。总之呢,《六经》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但是,您要靠《六经》解决天下所有大事,那就是扯了。我们后来诟病科举也是这个原因,《四书五经》本来没有问题,但是靠《四书五经》治国那不就跑偏了。世界上没有一本书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是真理。比如说一个大夫要给病人治疗精神病,看《四书五经》没有用,那得看太祖语录。

匡衡当了丞相,那就放开腿往偏了跑,国家大事都要靠《诗经》来解决,这就非常离谱了。而且像匡衡这样人,很容易有个通病,那就是老子好不容易从底层爬到顶层,绝对不能再掉下去。匡衡作为丞相,最在意的还是自己的地位。

汉元帝一朝,匡衡靠着皇帝宠信,官运亨通。匡衡能用《诗经》来解释日食是怎么回事,深得汉元帝喜爱。但是汉元帝并不是只宠信匡衡一人,这位皇帝陛下还很宠信宦官石显。石显出身大户,因犯罪而被施以腐刑。净了身的石显自然心理变态,于是哄着汉元帝排挤忠良,做尽了不法的事。这样一来,大臣们纷纷上书汉元帝处理石显,但是汉元帝不予理会,反而让石显抓住机会,处死了一批忠直大臣。在这期间,最该站出来说话的丞相匡衡却缄口不言。被石显害死的人当中,包括当年匡衡的恩师,太子太傅萧望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匡衡在朝廷的口碑并不好。排挤其他官员,匡衡有的是招。真论到大事上,匡衡显得很没立场。别人惹不起石显,就希望和丞相一起为国除害。但是丞相都不出头,朝臣们就很失望。

后来汉元帝驾崩,汉成帝继位。匡衡太懂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了。汉宣帝不喜欢《诗经》,所以匡衡混不出来。汉元帝喜欢《诗经》,所以匡衡坐着火箭上升,当了丞相。现在汉成帝继位,那就得揣测这位皇帝陛下的口味了。汉朝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外戚和宦官相继专权。为啥呢?新皇即位,看外戚不爽,就扶植宦官灭外戚。下一任皇帝继位,就得扶植外戚灭宦官。匡衡觉得,汉成帝一定会看石显不爽。所以匡衡上书弹劾石显,企图帮助汉成帝干掉这个心腹大患。

汉成帝那不是一般的君主,他假意给石显升官,然后卸掉他的权利。趁着匡衡的弹劾,石显被免职回乡,后来就死在了路上。匡衡很高心,他觉得他把握住了时代的脉门。但是,汉朝的历史一直是外戚和宦官相继专权。匡衡的前辈们无论是谁当丞相,都变着法要把自己变成外戚。匡衡忽略了这点,也就意味着这次石显倒台,也轮不到他专权。你想吧,这次石显倒台,论也轮到外戚上台了。汉成帝的妈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王政君,他舅舅是即将当丞相的王商,他表弟就是更大名鼎鼎的王莽。

所以石显倒台之后,该轮到为王家上位了。石显下野,马上就有人上书弹劾匡衡。说当初石显坏事做尽,最该去限制石显的丞相匡衡不但无动于衷,还和石显眉来眼去,政治节操很有问题。汉成帝一看时机还不是很成熟,就说这事先原谅匡丞相吧。毕竟干的太绝,容易给汉元帝抹黑。但是没多久,匡丞相家里出事了。匡衡作为安乐侯,被赐给田产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职务之便,把自己的封地扩大了四万亩。检查纪律部门迅速做出反应,说丞相带头贪污良田,是个典型的大老虎。汉成帝马上表示跟腐败势不两立,把匡衡免职。

匡衡的人生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自己家乡成了农民。研究了一辈子的《诗经》,连日食都能用《诗经》解释的匡衡,不知道有没有想过《诗经》里有这么一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匡衡的努力值得我们尊敬,但是靠用《诗经》取悦君王上位,跟石显又有什么区别呢?匡衡一辈子最大的财富就是解读《诗经》,讽刺的是匡衡怎么解读《诗经》没有传下来,但是他用《诗经》拍皇上马屁的奏章全记录在《汉书》当中。一代高人,也只能靠一个凿壁偷光的假故事传世,令人唏嘘不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