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主要看实力

2016-12-07 孔令堃 笑谈中 笑谈中


姬昌在羑里七年,不仅看到了商朝的强大,更看到了商朝的虚弱。商朝的强大和虚弱,是同时存在的。其实我们看整部小说,尤其是后半部战争的过程,我们能清楚的看到商朝的军事力量非常的强大。假如没有神仙介入,张桂芳、风林就足以灭了西周。

但是在商朝强大军事力量的背后,姬昌看到的是商朝百姓对商王朝的仇恨,对西岐生活方式的向往。当初姬昌在羑里的时候,除了演算八卦之外,更多的是端正当地老百姓的三观。比如姬昌教附近百姓读书识字,教老百姓要创建和谐社会,叫老百姓要先做好自己再去感染更多的人,教老百姓正确的荣辱观和价值观。

姬昌当时是什么人?如果参见当时的新闻,姬昌是个坏人,要不然朝廷关他干啥。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坏人,让老百姓奉若神明。从中我们可想而知,当时商朝的阶级矛盾到了多大的地步,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商朝百姓就有了当带路党的潜质。

姬昌知道,论军队,西周不可能是商朝的对手。西周如果想逆袭,关键就是在民心。商朝的百姓并不希望商朝强大,因为那样的话,就没人能来救他们了。商朝的统治阶层明显站在了百姓的对立面上,而周朝是怎么样的呢?姬昌想试试。

姬昌回西岐,虽然老百姓夹道欢迎,但是姬昌知道这不代表什么。这就好比纣王问百姓,你如果有一头牛你愿意献给朝廷吗?老百姓很可能说给啊。纣王再问,你要有一只鸡,你愿意献给朝廷吗?老百姓很可能告诉他不给,为啥呢?因为我真有一只鸡。

姬昌决定试试自己的百姓,于是张贴榜文,说要盖一座灵台。谁愿意自觉参与建设就来报名,绝不强征民夫。来了的干活给工资,绝对不拖欠薪水。

结果让姬昌很满意,老百姓自觉自愿的为国家做贡献,没人抱怨,工作积极性还高。关键是,老百姓坚持不要钱,纯为国家做贡献,一月有余,高达二丈有余的灵台合格竣工。

姬昌很满意,这说明自己的治国理念完爆纣王。为了进一步验证,姬昌又说,其实灵台底下该挖一个人工湖,怕累着大家,还是算了吧。老百姓一听就不干了,区区一个人工湖而已,兄弟们,动手!

姬昌心里有数了,对付纣王可以一战,如今万事俱备,只差一个能对付闻仲的人而已。

有人说姬昌这样是收买人心,显得很假。其实这事得这么看,咱们对比一下纣王建造鹿台,百姓怨声载道,谁也不愿意出力。纣王启用了酷吏崇侯虎亲自监工,才在暴力的压迫下,让老百姓建成了鹿台。姬昌建造灵台,只需振臂一呼,老百姓云集而影从,这就是人心的向背。

这其实也是作者写作的一种高明手段,通篇都是各种对比,但是跨度很大。这样的文章既能引起读书人的思考,又不怕被和谐,这是高手。

鹿台和灵台,作者其实宣泄的是一个道理:国不知有民,则民不知有国。老百姓不傻,虽然我们中国人习惯了几千年的逆来顺受,但是不代表老百姓可以心甘情愿的逆来顺受。比如明末,地方上闹灾,粮食产量一路滑坡。但是朝廷的税收却稳步增长,别看他们说老百姓喜迎三饷加码,但是这时候在家骂着街凑不出钱的老百姓,只要看见李自成的部队从门口一过,必须马上抄起锄头喊着“同去,同去。”带着李自成就去找衙门的大老爷们。所以我们能看到,李自成的部队喊着“均田免粮”,实际上这支部队的最大诉求还真不是“均田免粮”,大顺军所到之处,最爱做的事就是把当地官员揪出来揍,让这帮脑满肥肠的家伙把钱吐出来。你看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人家革命的诉求就很简单。皇帝爱谁当谁当,老子就要榨干这帮京官的赃款。至于什么吴三桂、多尔衮打来了,爱谁去谁去,老子不管那个。

大顺军在北京强奸、杀人、抢劫,这些暴行的背后只有一个字:恨!京城的人间炼狱是李自成的大顺军造成的,但是这一切的起因都是明朝官员逼的。

姬昌能在动工的过程中把挖出的枯骨厚葬,纣王能把活人砍腿、剖腹取乐。这就是差距,这就是现实。商朝老百姓能跟着姜子牙历经千辛万苦更为“脱商者”偷渡到西周,周朝老百姓可没有觉得鹿台很伟大而逃入商朝的。姬昌在羑里七年,让周边百姓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和谐社会。这时候如果有人跟羑里老百姓说商朝其实不错,北伯侯那边的老百姓过的更惨,西周也有穷人,狗不嫌家贫,必须爱商朝,你看羑里老百姓动手不。

从刘乾到武吉,从鹿台到灵台,从商容到散宜生,从朝歌的兵荒马乱到西岐的和谐社会,无一不透露着晚明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思考和对和谐社会的定义。姬昌要灭了商朝,靠的就是西周这片和谐社会。姬昌知道,散宜生虽是大才,终究不具备逆乾坤的能力。所以能让隐而不发的原因,是他还缺少一个武能匹敌黄飞虎,文能不输商丞相,法术不怵闻太师的人。对于姬昌来说,能不能得到这样一个人,是他去不去报仇的关键,说白了,还是实力的事。

在当时的西岐,还真有这么一位。前文中我们聊过很多姜子牙的故事,老姜逃离朝歌,一直隐居在西岐城南郊的蟠溪。都知道老姜在这搞行为艺术,用直钩钓鱼。事实上老姜在此不仅搞行为艺术,也大搞音乐艺术。姜老师的音乐路数跟别人不大一样。别的歌手,要么嗨起来摇滚到底,要么玩小众坚持中国风,要么就搞他爱她,她爱他,他不爱她他爱她的网络神曲。总之呢,每种歌手的受众群体不同,都有固定的粉丝团。广场舞上你听不到《山水之间》,咖啡厅也不放《最炫民族风》。老姜就不一样了,他的作品有能在劳动人民间传播成神曲,也有能在咖啡厅假装小资。总之姜老师是个多元化发展的歌手。

老姜在蟠溪除了搞音乐和行为艺术之外,还收了一个徒弟武吉。武吉、行为艺术、音乐就像三只小手,一点一点把姬昌大王给勾搭过来了。武吉失手打死王相,姜子牙动用法力干扰了姬昌的测算,让武吉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姜子牙的神曲在渔民中广为传播,在西岐音乐排行榜上登顶,让姬昌大王都听到了那首可以运用在广场舞上的神曲。

姬昌在郊游的时候,听到了这首神曲。当然了,歌词的内容很反动,恶毒的攻击了商朝的国家领导人。姬昌觉得这个歌词不是一般人写的,问问吧。这一问了不得了,都说现在崛起一个网红。他是新的歌坛领袖,粉丝众多。他是行为艺术的佼佼者,用直钩钓鱼。

姬昌赶紧去寻觅这位高人,这一路之上所见之人,都唱着姜老师的歌。直到遇见一个独唱者,姬昌勃然大怒。因为这个独唱者是武吉。

姬昌那是出了名的能掐会算。他亲自测算出武吉已死,木想到武吉还活着。姬昌当然恼羞成怒,我们看到姬昌在全书中惟一一次骂人就在这里,大呼武吉为“匹夫!”

当然通过这个事件,姬昌忽然明白了。歌词写这么棒,姜老师文没有问题。歌词里透着肃杀之气,想必武也不差,要不人家就写风花雪月了。能干扰自己最精通的推演,那法术自然不一般。莫非这是天意?殷受,你这个淫兽等死吧!

姜子牙八十岁了,当然不会像诸葛亮那么故弄玄虚。所以文王还算顺利的见到了姜子牙,顺便请姜子牙出山。老姜觉得自己这个岁数不适合再讨价还价了,欣然接受了姬昌的礼聘,进入西岐担任了丞相一职。你看同样是姜子牙,在朝歌只能当个下大夫,到了西周就当丞相。而姬昌也是个有大胸襟的领袖,让姜子牙开府治事,全权处理国事。老姜继续把高福利政策在西周贯彻施行,老百姓对姜子牙十分爱戴。西周国事蒸蒸日上,汜水关韩荣心惊胆寒。

韩荣是个忧国忧民的地方大员,而且作为防御西周的桥头堡,韩荣一直监视着西周的一举一动。西周这么多年来相位空悬,如今姬昌非法回国之后马上立相,说明他要搞事端。而且如果立散宜生为相,目测还能说得过去。如今姜子牙为相,姬昌就是摆明要跟朝廷对着干了。姜子牙那可是诈死逃脱的朝廷亲犯,姬昌不说把姜子牙押送朝歌,反而让其为相,这不是造反是啥?

所以韩荣一本奏章送往朝歌,请求纣王处理此事。纣王其实很为难,当时的朝廷北征北海胜负未分,东拒东鲁兵戈不止,南战鄂顺战火连绵。姬昌的行为,理应大兵压境重剿。但是能不能剿得了,这就是个问题了。

汉朝初年的时候,每当匈奴放肆,汉文帝也好,汉景帝也罢,适当的时候必须豪迈的喊出跟丫拼了。然后由大臣赶紧劝阻皇上,不跟这帮没文化的一般见识。这就好比俩人打架,其中一个不想打,拼命的拉住周围的人还得喊着别拉着我,老子弄死他!

纣王现在就需要这样一个人。比干不干这事,姬昌和姜子牙他都熟,他知道这俩人碰在一起准没好事。这时候,北伯侯崇侯虎自觉地站出来,说姬昌是个呆子,姜子牙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咱堂堂天朝去打他们会被人耻笑,由他去吧。纣王一听很高兴,还是北伯侯懂事,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比干才不管这个呢,说打得为战败负责任,说不打容易被扣上卖国的帽子,既然你们说不打,那就不打吧。

所以说到底,姬昌造不造反,纣王镇不镇压,全看实力。就在纣王醉生梦死的时候,姬昌悄悄展示了一把自己的实力,顺便也检验了一下姜子牙的实力。具体情节,下节再聊。

写有态度的文章

坚守最初的梦想

是我的情怀

转发、关注、留言、打赏都能证明你是个有态度的人。

微博:依然笑谈中

微信:kxiaotan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