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楚汉】五十二、百年战争的开端

2017-03-15 孔令堃 笑谈中

可能刘邦从来没想过,他所缔造的大汉帝国居然会跟北方的匈奴帝国展开一场持续百年的争斗。一直觉得敌人在内的刘邦,没想到敌人从外而入,击毁了刘邦对战争的固有认识。

简单介绍一些交战双方。其实匈奴也好,东胡也好,汉族也好,反正这些大民族,都是一个族群的统称,靠文化习俗来区分,没法靠血统甄别。

比如说匈奴,匈奴始祖叫淳维,是夏朝的末代皇子。夏桀倒台,商汤把夏桀发配到南巢(今巢湖附近),三年后夏桀死亡。夏桀死后,淳维就担负起照顾诸位后妈的责任。商汤发现淳维这厮跟后妈们有染,道德极其败坏,就打算杀掉他。淳维带走所有后妈,北走大漠,聚合四方游牧民族,建立了匈奴帝国。后来匈奴的祭祀、收继婚制等等文化习俗,都是从夏朝继承来的。这个民族里面不乏中原人、山戎人、猃狁人、荤粥人,大家奉行一套文化礼仪,就成了新的民族,是为匈奴族。

史书记载,匈奴立国千年,时大时小,分分合合,直到冒顿单于时期,匈奴进入了全盛。与汉朝正式开战前的匈奴帝国,所控制疆域东起鞑靼海峡的外东北地区,北部囊括西伯利亚,南至河套地区,往西一直控制到西域巴尔克什湖地区。用今天的话说,当时的匈奴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帝国主义国家。

冒顿心黑手狠,无论政治军事,他玩的都是套路。尤其是匈奴灭东胡的战争,体现了冒顿单于的军事思想。东胡作为北方长期的霸主,那是很嚣张的,根本不把匈奴放在眼里。东胡提出要冒顿交出自己的战马。战马对于胡人来说,就是生命。匈奴群臣激愤,要跟东胡拼了。冒顿让大家淡定,不就是一匹马啊,给。

东胡一看冒顿这人很懦弱,提出要冒顿的老婆。匈奴群臣更加激愤,跟丫拼了!冒顿再次让大家淡定,不就是一个女人嘛,给。

东胡人要马、要老婆其实都是试探冒顿,发现这哥们是有求必应,那好吧,我们要土地。匈奴群臣很淡定,根据以往的经验,冒顿一定会给的。谁知道这次冒顿激动了起来,不仅不给,召集兄弟们,攻打东胡。

人家东胡那边还等着收土地呢,没想到匈奴骑兵来了个闪电战,东胡措手不及,被打的大败,匈奴抢夺牛羊人口无数。自此东胡臣服匈奴。

冒顿很擅长麻痹敌人,所以他在以往的战争中无往不利,深切体会着无敌最寂寞。恰闻汉朝派来个韩王镇守马邑马邑(今山西朔州),那就陪韩王玩玩吧。匈奴大军直扑马邑,把马邑围了个水泄不通。

刘邦刚在张良的提醒下安抚了群臣,而且淮阴侯韩信的事还没处理利索。即使没有匈奴入侵事件,刘邦也不会在短期内再进行削藩。他派韩王信去马邑,是正儿八经希望韩王信可以抵挡匈奴。刘邦奉行的治国理念就是攘外必先安内,没打算跟匈奴在此时正儿八经的打一仗。

可是楚王韩信被夺爵一事,搞得异姓王人人自危。韩王信定都马邑,就是为了能跟匈奴接洽,必要的时候给自己留条后路。刘邦听说匈奴兵围马邑,认为这是一次传统的胡人抢劫事件,于是给韩王信派去援兵,打算把胡人赶走拉倒。援军到了马邑,发现了情况微妙。匈奴围而不打,场面十分和谐,韩王信和匈奴互派使者进进出出,不像要打仗的样子。根据当时的法律,这是一起严重违法事件。

古代将军出征,除非登台拜将,赐白旄黄钺,要不然没有资格跟敌人谈判。后来拜将太麻烦,看将军的名号就能知道他的权限。抚远大将军有招抚的权利,靖远大将军就只能作战。韩王信是不具备谈判的资格,所以援军把消息传回洛阳,让刘邦定夺。

刘邦很忙,一方面长安城的长乐宫正在紧急施工,另一方面手下这帮虎狼之将急需安抚,三来淮阴侯韩信虽然深居简出,但是总能从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他不服。对于韩王信谈判事件,刘邦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城都让人家围了,权宜行事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这种事不能鼓励,所以刘邦下旨申饬韩王心,告诉他下不为例。

平心而论,刘邦对韩王信还是比较信任的。臧荼勾结匈奴的事情就在眼前,所以刘邦派去跟匈奴接壤的王爷,一个卢绾,一个韩王信都是刘邦的心腹。韩王信勇武非凡,战败就投降,完事就回到刘邦身边,属于久经战场考验过的人物,虽然有过变节行为,但是他再次回到组织怀抱的时间节点恰恰还是楚强汉弱的时候。本来这对君臣之间没什么矛盾,韩王信的王爵也遭很多人嫉妒。可就是刘邦无故废了楚王韩信,让韩王信居安思危,决心叛汉。

刘邦申饬的旨意一到,韩王信正式宣布加入匈奴国籍,与汉朝决裂。为了避免楚王韩信、燕王臧荼的悲惨遭遇,韩王信先下手为强,带兵攻打晋阳。

韩王信的突然叛国让刘邦一点准备都没有,所以韩王信带兵纵横山西,不像臧荼当时一出兵就陷入了汉军包围圈。虽然韩军一路高歌猛进,离洛阳和长安都不算远了。但是韩王信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冒顿真是个王八蛋。为啥呢?说好的一起出兵,如今冒顿放他鸽子跟当初放臧荼鸽子一样,只给予韩王信精神上的鼓励,并没有派来援军。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韩王信智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韩王信的叛国了刘邦一跳,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带着这帮闹事的虎狼之将北上平叛。将军就是这样,闲下来就闹事。刘邦觉得韩王信秀逗了,就他那点实力还造反?也就是欺负刚刚经历过战乱的山西兵源不足罢了。刘邦一出手,就在铜鞮(今山西沁县)击败韩王信的大将王喜,并将王喜斩首。

只此一战,韩王信大惊失色。在他的内心,对刘邦还是惧怕的。韩王信丢下自己的大军,只身带着随从就去匈奴见冒顿。这个感觉就像两千年后,吴三桂在一片石势穷力孤再求多尔衮的感觉差不多。冒顿一看韩王信这么怂,决定亲自布个大局跟刘邦玩玩。

与此同时,西域商人曼丘臣和中原商人王黄找到了韩王信,决定学吕不韦来场政治投机。曼丘臣和王黄有的是钱,他们和韩王信一起立赵国王室后裔赵利为赵王,与匈奴联合攻打汉朝。

冒顿定下了诱敌深入之计,先派出韩王信的杂牌军和右贤王的一万铁骑驻扎广武(今山西山阴县),再与汉军在晋阳(今太原北部)决战。汉军大胜!联军败退到离石(今山西吕梁境内)。汉军追过来,联军再败,退出汉朝本土,驻扎在原楼烦国西北(今山西保德县附近)。刘邦派兵继续追击,联军再败。司马迁用了一句话形容这场战争:“匈奴常败走”一个“常”字道出了刘邦此战的顺风顺水。然而更让刘邦欣喜的消息还在后面,汉军节节大胜,追入匈奴境内,而根据线报,冒顿单于还在代谷(今山西繁峙县附近)驻扎。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冒顿插翅难逃。刘邦派出探子侦查,得到重要情报,匈奴大单于冒顿就在代谷,而且匈奴防守空虚,可以奇袭。刘邦遣得胜之师,驻扎平城(今山西大同),对代谷形成了了合围之势,离关门打狗就剩最后一击。

刘邦亲自带领带军出平城,也就是刚出门,到了白登山(今山西大同马铺山)的时候,匈奴四十万大军四面涌来,把汉军死死的围困在白登山。沉寂许久的冒顿单于,完成了这次战争的逆袭!

冒顿不是在代谷吗?这四面八方涌过来的匈奴骑兵哪来的?探子不是说匈奴防守松懈吗?难道又一个韩王信式的汉奸出现?

然而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刘邦要遭遇灭顶之灾了。汉军打匈奴连战连捷是不科学的,从兵种上讲,汉军几乎没有骑兵,汉朝初年百废待兴,皇帝都做牛车,根本没有足够的马组建大规模骑兵团。汉军唯一的骑兵团就是以秦人为班底组建的郎中骑兵,还有一些松散的娄烦骑兵雇佣军。正版的楼烦国都让冒顿给灭了,娄烦雇佣军根本就不可能打败匈奴骑兵。所以说一帮步兵追着骑兵连战连捷,那是一定有问题的。再一个汉军三十二万人出战,最起码得有八万人是辎重部队才养得起这支庞大军队的开销。人家出三十万骑兵,就是纯粹的三十万战斗人员,匈奴用不着后勤部队。

当时匈奴吃啥?沿途打猎只是开开荤而已,主要军粮是饼,我们今天吃的所有饼类,别管是烧饼、油饼、蒸饼,只要是能拿起来就吃的,就是跟胡人学的,所以烧饼最初叫胡饼。汉军的主要主要军粮是啥?也是饼,但是是汤饼。所谓汤饼,就是面片,得用水煮。这就意味着,人家匈奴骑兵把饼往怀里一揣,拿出来就能吃,还保温。汉军就不行了,埋锅造饭,烧水煮饼,没碗都不行。三十二万只碗得多少钱?得有多少人背着这三十二万只碗?劣势非常明显。

而且刘邦到白登山的时候,天降大雪,气温非常的低。低温环境下,匈奴人早就习惯了。不习惯的早就冻死了,经过上千年的优胜劣汰,胡人基因里就透着抗冻。汉军可不行,主力军还是南方部队,哪见过这么冷的天?司马迁描述当时寒冷的天气对汉军的影响时,只用了一句话就能让我们体会到当时的残酷:“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接近三分之一的士兵冻掉手指,这仗怎么打?

草原雄主对抗中原天子的这场大战,任谁都看到了结果。刘邦经过缜密分析,决定跟匈奴拼了,横竖都是个死,拼死一战还比较有气节。这场战争大大超越了刘邦的想象,兵法在这里根本不管用。兵法说要断他粮道,但人家压根就没有粮道。兵法说要数数对方的锅灶就能知道对方阵地有多少大军,但人家压根不会造锅。兵法说散布谣言动摇对方军心,但汉军特种兵不会说匈奴话。跟匈奴远战会被人家射死,近战会被人家踩死。人家跑了汉军追不上,汉军想跑还跑不了。

也就是说,想跟匈奴拼了,结果就是被屠杀。战争该如何发生转机?下节再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