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代史】6、战争的第一阶段

2017-09-06 孔令堃 笑谈中

按照课本的节奏




学渣讲近代史

第一单元:鸦片战争

第六课、战争的第一阶段


有关鸦片战争的爆发时间,一般有两种说法。我们一般认为这场战争的爆发以1840年6月懿律带舰队攻打广州开始,魏源时代的士大夫则多把战争的时间定为1839年广东水师和义律的运粮船交火开始。这样的好处是,让大清多留点面子。

不管怎么说,1839年那场九龙海域的冲突,是广东水师对义律运粮船的打击,并非两国开战。在那次事件之后,林则徐为了稳妥,居然破天荒的去了一趟鸡飞狗跳的澳门。而葡萄牙驻澳门总督很会来事,知道大清的官好面子,于是给林则徐摆下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还有阅兵表演。

林则徐在澳门,开眼看了世界。但是,由于体制的僵化,他赶紧把眼闭上了。林则徐的好友魏源帮助林则徐搜集了很多海外资料,编成了地理丛书《海国图志》。这本类似《山海经》的书,也不可能成为大清的启蒙读物。不过林则徐比起那些混吃等死的官僚来说,正经不是个老帽。有两点林则徐看的很清楚,首先说英国的枪炮很厉害。其次,英国作战技术很先进。但是这话不能说,说了就是汉奸。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这个,你夸敌人,就有通敌之嫌。所以林则徐看完葡萄牙阅兵之后,评价为人长得难看,仪仗队走得难看,枪炮马马虎虎,腿绑成那样不灵活。

但是老林回到广州,确确实实加强了广州的戒备,比如买点大炮加强炮台。比如购买英国商船改装成军舰,研究英国水师。由于当时乾隆贸易法则还在,所以老林找欧洲人买军火,也是用茶叶结算,费用不是问题。

与此同时,英国伦敦那是热闹非凡。商人们纷纷抗议英国政府软弱,认为在中国贸易没有得到安全的保护。上议院的爵爷们有不少纷纷建议政府借机对中国开战,因此在1839年10月,英国政府召开内阁会议,研讨是否要对中国开战的议题。鹰派认为目前大英帝国对华贸易受阻,英国公民在华受到生命威胁。鸽派则认为是英国商人走私在先,如果就因为这开战,很容易让人认为英国政府是为了保护肮脏的鸦片走私贸易而战。两派争执不休,最终大家折中一下,不对中国正式宣战,而是派支舰队去报复一下中国驱逐澳门英国人带来的伤害就完了。武力吓唬一下,没准中国就学乖了。所以,先由原驻华通商总督义律带舰队去报复一下中国。这不是战争,是武装冲突。

英国政府这样一搞,东印度公司的一些英国商人们不干了。因为不是每个英商都走私鸦片,也不是每个英商都住在澳门。驻扎在印度的一些商人,本身做的就是茶叶生意,他们坚决反对英国政府对华强硬,甚至是发生战争。而且这些合法商人,对义律很无语。他们认为义律该怂的时候不怂,该硬的时候不硬。在战争爆发后,北京的大臣们都觉得本来广州好好的,林则徐去了就打仗,林则徐真是祸国殃民。而在战争之前,东印度公司的一些合法商人觉得义律是个搅屎棍。他不来的时候,大家茶叶贸易好好的。他这一来,老惹恼人家林则徐,搞得断绝了两次贸易。所以在林则徐第二次断绝贸易之后,恰逢义律带了两艘军舰到广州闹事,赶上了英国商船皇家撒克逊号的商人去找林则徐签署保证书,承诺在日后的贸易中,绝不夹带鸦片。事实上人家本来就是正当生意人,不干走私鸦片的事。这事一出,义律也不干了。他认为皇家撒克逊号的商人是英奸,所以义律派出两艘军舰去驱逐皇家撒克逊号,不许他们跟林则徐来往。

咱们中国自古以来对朋友都是很仗义的,在羁縻思想的指导下,林则徐认为刚有人服软来写保证书,如果就这样被义律给搅和了,那以后谁还写保证书啊?所以,林则徐下令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水师去给皇家撒克逊号护航。广东水师一到,义律误以为这是林则徐派来交战的。那双方舰队一言不合,就咣咣开炮对射。

中国的水师,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缉私、走私和打海盗。正儿八经海战,根本没怎么打过。中国水师为木船,能有个十几门前膛炮,乘坐八九十人,船头方形,动力为风帆。英国军舰除了大以外,是木船包铁皮,装有六十多门滑膛炮,尖头,能坐一百多号人。英国一共出动了两艘军舰,中国出动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对射之后,英国1人受伤,而中国有15人死亡,30多人受伤,其中包括关天培。此外,中国还有四艘舰艇沉没。这场战争,因发生在穿鼻洋,所以被称为穿鼻海战。

就这样,中国的广东水师,为了英国的商人,跟英国海军打了一场莫名其妙的仗,损失惨重。中国这边,除了林则徐之外,水师提督关天培是知道英军实力的。在清朝,最文明开化的地方,就是广州。关天培虽然后来被誉为民族英雄,但是武举出身的他,在当时的名头跟道光年间的名将杨玉春、杨芳、长龄都没法比,包括后来我们熟知的民族英雄陈化成、裕谦,在当时都算不得名将。但是担任广东水师提督的关天培比起其他将领来说,那算是吃过见过的。铁甲舰人家见过,滑膛炮人家见过。军队上的实力差距,关天培心里跟明镜一样。所以穿鼻之战以后,关天培积极响应林则徐整军备战的号召,招募阮小七式的好汉当水勇,亲自监工铸造了一千多门大炮,虽然质量不咋地,但是关军门好歹努力的去做了。其实他们内心还是不希望英国打过来,这仗只要不在自己防区打,爱去哪去哪。

穿鼻之战的消息传到北京,被林则徐描绘成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道光皇帝一看,英国佬还敢闹事,幸好有林则徐削他们。这样啊,老林你先别去两江了,就在广州吓唬英国佬。于是道光帝下旨,迁邓廷桢为闽浙总督,负责闽浙防务。封林则徐为两广总督,负责两广防务。并断绝一切与英国的贸易,驱逐所有在华英国人,敢闹事就痛剿。

与此同时,穿鼻之战的消息也传到了伦敦。政客们和媒体那这事疯狂的炒作,说中国水师悍然袭击英国海军。尤其是英国外相巴麦尊,愤慨的在议会上说中国侮辱英国,掠夺英国人的财产,危害英国人的生命,必须开战。不过还有相当多的思想境界比较高的议员,他们坚持不能现在开战。比战争更重要的是赶紧从英国禁止鸦片贸易,只有这样做,英国才是个负责任的大国,才能赢得尊重。双方争吵不休,那就投票。最终,由英女王和外相巴麦尊支持的鹰牌以11票的微弱优势领先,英国正式对中国宣战。由于大家都觉得义律是个废物,除了对中国比其他英国人熟悉以外,干啥啥不行。所以,英国政府调驻南非开普敦的海军大将懿律全权负责对华战争。懿律是义律的堂兄,武将出身,擅长海战。1840年6月,懿律带了军舰16艘、武装轮船4艘、运输舰28舰、陆军4,000人,抵达广州海面,战争正式爆发。而广州此时是林则徐坐镇,关天培协助。懿律按照法律,先派小船去给中国守军下战书。不宣而战,那是没有绅士风度的。那你想吧,英国人给中国官员的信件,不写个“禀”字,中国官员都不收。现在来下战书,谁敢收啊?谁收谁是汉奸。所以,不好意思,虽然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是我可以不知道你是来使,开炮!这样一搞,英国别管谁来送战书,都是清军炮手的教学演练。

战书下不了,懿律急坏了。因为他不仅有战书要下,还有一封给中国首相的信。他堂弟义律来中国这么久,都没搞清楚中国没首相。懿律和义律商议,要不算了吧,广州的林则徐不能交流,干脆北上吧。因为就算是攻占广州,离北京还远着呢,清政府不会重视。所以,懿律带领舰队,沿着中国海岸线,往北进发,来到了厦门去找老熟人。这个事后来被渲染成广州在林则徐的带领下防守严密,英军占不了便宜,只好北上。

厦门是个好地方,在这里驻防的英国老熟人就是新任闽浙总督邓廷桢。懿律这缺货,上来还是下战书。不过,懿律想明白了,派人去送,免不了就是咣咣一顿炮。那咋办呢?不如派几个翻译坐船过去,跑到厦门海边用中国话把战书喊给他们,顺便告诉邓总督,这里有封给中国首相的信。这就看出来闭关锁国有意思的地方了,整个欧洲都认为中国话是广州粤语,他们可不知道中国各省方言都不一样。所以可怜的翻译们,对着一帮只懂闽南话的福建清军喊粤语,那跟喊英语差不多。厦门守军一看,嚯,还敢骂街,开炮!

就这样,因为语言不通,懿律决定继续北上。而邓廷桢,就这样白捡了个民族英雄的称号。懿律的下一站,就到了浙江的定海县。这就有意思了,中国那么大,通讯靠的是八百里加急。广州战事一开,林则徐就派人快马把战争预警和自己大胜英军的消息传递到北京,但是可没人通知浙江。所以,当英国的舰队出现在定海海面的时候,老百姓惊呆了。这么大的船啊,以前从来没见过。大家赶紧报告给刚当了一个月定海知县的姚怀祥,姚大人还是有学问的,他知道接近百年前的乾隆年间,有过英吉利“进贡”的船只就这么大,曾在定海进行补给。姚大人说的英吉利“进贡”船,就是当年英国马戛尔尼的船队,只不过人家不是来进贡的。

姚大人热烈欢迎英国贡船,英国人也热泪荧光。从广州到定海,这都绕了小半个中国了,可见到中国官员了。来把MR.YAO,欢迎到船上来参观。本来姚大人正看西洋景呢,翻译告诉姚大人,明天下午两点之前,请让出定海县。老姚一听就急了,别瞎翻译,哪跟哪啊就让出定海,本官才当了一个月的知县。姚怀祥作为一个传统的士大夫,绝不会当汉奸。所以,姚大人马上回定海,并找到了总兵张朝发商议守城方案。结果俩人还谈崩了,张朝发受城外,姚怀祥守城内。一场大战后,张朝发战死。次日姚怀祥自杀,定海失陷。但是,英国损失巨大。打广州和厦门,乃至整场鸦片战争,只有这场定海之战让英军损失最大。英国舰队旗舰马立拿号遭重创,失去作战能力。别看我,这是真的,只不过马立拿号不是清军打坏的,而是自己触礁严重损毁。

英国人攻下定海,终于可以休整补给了。没多久,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北京,定海的失陷让道光帝怒不可遏。人家广东和福建战区都是大胜,唯独浙江战区大败。甭问,这是巡抚乌尔恭额废物,提督祝廷彪办事不利,俩人革职,调闽浙总督邓廷桢带水师征战浙江,调两江总督伊里布为钦差大臣,督办浙江军务,择期收复定海。

在北京只能看奏章的道光,觉得自己安排的没毛病。两广有神将林则徐,闽浙有神将邓廷桢都是能打胜仗的。但是在大清军界,林则徐和邓廷桢这俩文官,跟百战名将伊里布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伊里布任大清最难干的云贵总督时,屡次平叛立功。而且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伊里布能是个青史留名的好官。作为皇室宗亲,伊里布数任封疆大吏,皆以廉洁著称。这在爱新觉罗家族,也算是个另类。

伊里布还没到浙江,邓廷桢更不可能去定海。英国主力舰队经过修整,就北上天津。道光帝这时候严令直隶总督琦善,不许跟英国谈判,不许接纳英国的书信,如果英国佬不服,那就痛剿。道光坚信,广州和厦门的防务都做得那么好,天津的防务吓都能把英国佬吓死。

然而英国舰队还是来了,天津也没能拦住英军。在直隶总督琦善的忽悠下,英国人居然听话的撤回了广东。1840年8月,鸦片战争的第一阶段结束。那么英国佬为什么见了琦善就乖乖退兵呢?这位人们口中汉奸琦善,到底在天津扮演了什么角色?下节课再讲。


返回目录

公众号:笑谈中

微信号:kxiaotanzhong

微博:孔令堃的笑谈中

长按二维码关注

 

ios用户,请点击“阅读原文”,穿越到微博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