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霍光】十二、刘贺作恶千条的秘密

2017-11-22 孔令堃 笑谈中

皇位继承顺序问题


要说揭开刘贺称帝二十七天被废的迷雾,咱们先来看看史书上是怎么记载这位小爷的。

《汉书》和《资治通鉴》记载的几乎一致,用大量的篇幅记载了刘贺种种放纵顽劣的事迹。其实史书的记载是客观的,只不过读书人很容易双重标准看待历史问题。事是一样的事,可是在双标读书人看来,有的君主这么办是昏君,有的君主这么办是伟大,实在说不过去了,还能说是有苦衷。

我们先来看看刘贺到底多么的不堪,史载此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爱打猎,哪怕是他爷爷汉武帝驾崩期间,这位小爷也不忘了打猎。据说小爷打猎最远能跑出去二百里开外。关键是这位小爷体格子并不怎么样,他不像三国时代的孙权那样体格子很棒,爱出去打虎。刘贺身体很弱,还能忍受车马劳顿去打猎,说明这位小爷真是个骨灰级打猎老鸟。

刘贺还一个罪名,那就是亲近小人。这个小人,在古代并不是坏人,而是社会地位底下的人。刘贺最爱的小人有两类,一类是颠勺的厨师,一类是开车的司机。

有人就说啊,小爷你得跟读书人在一起玩耍,老跟厨子和司机混在一起,他们能教你啥?小爷不屑一顾的说:你懂什么?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

除此之外,刘贺还有什么罪过吗?那当然了,小爷的罪过可大了。史载,小爷接到接班诏书后,一下午就带着队伍暴走一百三十五里地,从昌邑跑到了定陶。这俩地方我都很熟悉,从巨野到定陶今天走省道也有个六十多公里的距离,开车也就一个多钟头的路。不过在那个时代,刘贺的速度堪称飞着去了。蒙古骑兵急速行军,一天最快能跑九十多公里。刘贺坐着马车,带着步行的队伍,能一下午狂奔六十多公里,堪称奇迹。当然创个记录也不容易,代价是“侍从者马死相望于道”(《汉书·武五子传》),马和人都不断跑死,小爷这体格没给颠坏,还真是不容易。这算是贪恋权位,不恤下属吧。不过也看怎么解释,人家刘贺也能说急着奔丧,怎么说都有理。

往后史官们绞尽脑汁给刘贺加罪名,比如到了济阳,刘贺还有闲心买长鸣鸡和竹制的手杖。到了弘农,小爷的属下阿善用大布包住载着美女的车。总之吧,小爷就这样一路风尘仆仆的到了长安,以汉昭帝儿子的身份继承了皇位,尊上官皇后为皇太后。

那么说小爷当了皇帝,怎么在二十七天就作恶一千一百二十七次呢?平均一天就得干四十多件坏事。其实说实在的,人做坏事不难,难的是每天坚持做四十多件坏事。如果刘贺不睡觉,再把每天四十多件坏事平均到一天二十四小时内,平均每小时得做接近两件坏事。更何况刘贺不能不睡觉,所以不到一小时就能完成的坏事,都不是大事。也就是随地吐痰、讲话没礼貌、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等等小问题。要不还能干啥?学纣王造鹿台?做祡盆炮烙?二十七天都未必能建好啊。可见刘贺被废,绝不是因为二十七天作恶千条,一定有更深刻的原因。要搞清楚这个原因,让我们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首先要说明一点,刘贺所谓的作恶,都不是什么大事。他在封国的时候,打个猎不就是跑了一百多里吗?那汉武帝年轻的时候,从长安打猎一路能跑到河南。沿途还踏坏庄稼,冒充平阳侯。刘贺这点事跟他爷爷比,不算什么。

还有一点,汉武帝出去浪的时候,已经是大汉帝国的最高决策人,这样干绝对不合适。而刘贺虽然是昌邑王,但他并不是昌邑国的最高决策人,他不打猎也没正事可干。

经过文、景、武三朝的削藩,汉朝的藩王由当年手握重兵的独立王国,变成了一个高危职业。藩王没有任何的行政、军事、经济的权利,领着国家的工资,生活在严密的监视之下。每个藩国的最高行政长官都是该国的丞相,而藩国丞相,都是朝廷派往藩国的特派员,他们的职责不仅仅是监视藩王,而且是对藩王吹毛求疵。此外掌握兵权的中尉、郎中令等人,都是朝廷的人,藩王只能指挥自己家的家丁奴仆。

藩王每年的工资很丰厚,但是每年藩王也要去长安祭祖,从而被朝廷勒索一次。皇上看谁不爽,就能以该王上供黄金成色不足为由,免除爵位。此外,如果藩王勤学苦读,会给人留下要造反的印象。当年的淮南王刘安,就是个例子。如果藩王招兵买马,那还是造反,不久前的燕王刘旦就是个例子。所以一般情况下,跟皇帝血缘越远的藩王,就越惧怕本国的官员。所以,藩王们真没事可干。学习吧,又不能当官。学音乐吧,又丢不起那个身份。经商吧,那时候是不入流的行为。那你说藩王不醉生梦死的享乐,还能干吗?别看工资高,不赶紧花了,指不定是谁的。这也是当年汉朝的藩王们流行乱伦的一个小原因,实在是无聊,而且不太敢碰别的女人,谁知道谁是谁派来的卧底?

刘贺好就好在是汉昭帝的亲侄子,而且他这一脉跟霍光还没有过节,所以对他的监管并不算太严密。那刘贺几乎没有什么好色的痕迹,不去打猎,还能干吗?是有人劝他读书,读书干嘛呢?让一个年轻人爱读书,是亘古不变的难题,今天是这样,当年也是这样。

再往后就算是刘贺当了皇帝,依然没有权力。汉昭帝都是个傀儡,外来户刘贺自然也是霍光的傀儡。傀儡被废,翻翻中国的史书,原因都一样,那就是不听当权者的话。这么看来,刘贺被废的根本原因就是得罪了霍光。那么刘贺怎么得罪了霍光呢?

我们来看一下刘贺的社会关系,很多问题,就不难理解了。昌邑王刘贺身边有三个十分重要的人,其一是昌邑国丞相安乐,其二是昌邑国中尉王吉,其三是昌邑国郎中令龚遂。

我们从现有的史料看,昌邑国的丞相安乐在位期间并没有像其他藩国丞相那样去勒索、迫害藩王。反倒是这二位一个去打猎,一个去执政,谁也不耽误谁。但是这王吉和龚遂,绝对是关键人物。

王吉是读书人出身,曾任昌邑国中尉,掌握一国的军警。龚遂也是读书人出身,以精通六经而闻名,曾担任昌邑国郎中令,掌握王宫的警卫工作。这二位没有明显派系,都是典型的儒家士大夫思维。你看昌邑相安乐,根本不管刘贺到底能变成什么样。反倒是这二位爷为了刘贺的成长磨破了嘴,操碎了心。

王吉总是劝刘贺,要想酷,少去打猎多读书!龚遂更直接,总用直击刘贺心灵的方式赤裸裸的指责刘贺,一点面子都不给。小爷说了又不算,只能任凭龚遂数落,实在听不下去了就捂着耳朵跑开。比起王吉来,龚遂对刘贺的劝诫是最多的。龚遂这个耿直的士大夫有时候也很着急,为什么丞相、太傅等人不来规劝昌邑王呢?王爷学坏了怎么办?

其实对于那些像安乐这样的职业官员来说,刘贺能不能学坏不重要,也无所谓,学坏了大不了就被除爵呗,没准这就是朝廷的意思呢?自己放任有功,最起码平行调动,不当藩国丞相也能当太守。

所以干着急的只有龚遂一人,哪怕是王吉,也不会事无巨细都管着刘贺,只是在关键的时刻,提醒刘贺做关键的事。因此相比较之下,龚遂就像个事妈。

不过,我们可以从史书中看到,刘贺不喜欢听龚遂的教训。但是,刘贺非常的信任或者是依赖龚遂,总是内事不决问龚遂,外事不决还是问龚遂。而龚遂圣父心爆棚,该不该他管的,他都要管。因为他觉得这是为刘贺好。

但从刘贺对龚遂的态度上,我们不难看出,刘贺这位小爷,是个有主意的小爷,并非只会玩,做事是很有章法的。龚遂也好,王吉也罢,他们都不是刘贺的亲信,毕竟这二位爷是领朝廷的工资。话说回来了,刘贺在昌邑国本来就是无权,他能亲近的只有王府里的司机、厨子。也就是咱们前边说的,刘贺亲近小人。这是人家刘贺的家事,但是龚遂也要管,非让人家刘贺远离厨子,亲近读书人。龚遂为刘贺请来了王式、张安这样的读书人来教刘贺如何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龚遂请来的老师,费用是国家报销还是刘贺交学费?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课上的很无聊,刘贺不爱听,就把老师们给解雇了。反正没人结学费,谁在这跟刘贺耗着啊。

龚遂一看刘贺不爱上学,一心想当一个会做菜的好司机,于是做局吓唬刘贺。堂堂的昌邑国郎中令,这么大的官,找点群众演员忽悠刘贺,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龚遂弄来了一条狗,把狗脖子以下剃毛,砍掉尾巴,给狗带了一顶方山冠。刘贺不解,问此为何物?龚遂说了,这是上天的警示,说的就是大王身边的亲信都是狗一样的人,就算戴上人的帽子,本质也是狗,不能亲近他们。刘贺纳闷,这样真的好吗?龚遂当真不怕爱狗人士来找他麻烦吗?

龚遂见刘贺不信,又搞了一出戏。弄只熊出现在王宫,然后让所有人都说看不见这只熊,唯独刘贺看到了。龚遂就说啊,宫里怎么会有熊呢?这一定是上天又有警示了,大王得注意了。刘贺一看,这局面跟秦朝的“指鹿为马”有什么区别?所以他也不信。

龚遂真有一而再,再而三的精神,命人在大王宝座上涂上血污。刘贺到大殿一看,自己的王座脏了,还以为是自己得痔疮了。甭问,这准是龚遂干的好事,请来问问吧。老龚呀,呸!龚老呀,寡人的宝座上有血污是怎么回事?龚遂的词都是现成的,说此事非常的凶险,大王应该深刻反省、检讨自己。刘贺是个破除迷信的急先锋,坚决不信天人感应,此事不了了之。

后来刘贺接到进京接班的诏书,走到弘农的时候,他的属下阿善用布把载着美女的车子给遮住了。那个时候刘贺的身份是汉昭帝的儿子,讲道理三年之内是不许碰女人的。所以刘贺带美女进京,是绝对不行的。那为什么到弘农才想起来用布遮起来?那是因为到了弘农的时候,中央的特派员也迎接到了刘贺的队伍。这要是不拿布遮起来,刘贺还能说是王府的佣人。用布遮起来,那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这主意未必是刘贺出的,极有可能是他的下属阿善在那抖机灵,来了这么一出。朝廷的特派员觉得不像话,于是找安乐谈话。安乐不管这事,刘贺都是要当皇上的人了,惹他干嘛?所以安乐就把话传给了龚遂。

龚遂可逮着理了,马上去质问刘贺美女是怎么回事。刘贺拒不承认,最后双方达成一致,甩锅给阿善,把阿善给杀了。之后的一路,龚遂时刻提醒刘贺什么场合用什么礼仪,直到他们到了未央宫,扶刘贺当了皇帝。

自此以后,刘贺开始得罪霍光了。当年根正苗红的大汉合法皇帝汉昭帝,想封自己的好基友(金日磾幼子)为侯,跟霍光商量,霍光不同意。汉昭帝也就不再坚持,凡事都听霍光的。而刘贺这个被霍光扶起来的皇帝,上位就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把他在昌邑国的旧部都提拔起来。注意,这些人,不包括安乐、龚遂、王吉,因为这些官员不算刘贺的旧部。刘贺提拔的,就是昌邑王府的那些厨子啦、司机啦、花匠啦、马夫啦这些佣人。

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劳动人民,但是在汉朝劳动人民不光荣,是所谓的“小人”。“小人”门登堂入室,让霍光等这些“大人”情何以堪?而且刘贺根本不把霍光放在眼里,他哪怕给霍光增加食邑一千户,也算是给这位大将军面子。但是刘贺完全没有,就是在赤裸裸的挑战霍光。刘贺的心态就是,朕是皇上,你能把朕怎么样?

其实早在刘贺接到继位诏书之后,王吉就曾语重心长的跟刘贺说过。要想安安稳稳当个皇帝,就得听霍光的话,不要对政务指手画脚。刘贺不听啊,这青春期的人就是叛逆。

霍光是悔得肠子都青了,怎么招来这样一位小爷啊。那你说霍光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毕竟刘贺是皇上,霍光毕竟不是董卓,没法用极端手段。况且大汉开国以来,也没有大臣废皇帝的先例。霍光也没下定决心该怎么做,稍有不慎,自己就是反贼,就是众矢之的。

但是我们知道霍光终究还是废了刘贺,那么说刘贺是在什么情况下,谁给他鼓足了勇气,他用什么样的手段废了刘贺?这里面故事很多,这节说不完了,下节再聊。



PS:

自国庆以来,历经双十一、双十二、圣诞、元旦等,工作日程被安排的极其满生活所迫,目测到2018年2月份之前,难以正常更新。望大家见谅,在这期间我有空就写,写成一篇就发,望大家和我一起听过这段时光~~谢谢大家。



点击查看

楚汉  吕雉  文帝  景帝  武帝


讲述学校欠大家的历史

打赏一块钱也是你对知识的态度

而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

笑谈中

微信号 : kxiaotanzhong

新浪微博:@依然笑谈中


苹果用户点击“阅读原文”穿越到微博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