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无处不在发生的教育——张延银校长在2019`苍南教育校长论坛上发表主题讲演
《无处不在发生的教育》
张延银
/
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校长
营造美的空间,交给孩子,时间就会开始……生生不息,教育就会“如满目的花草、一样美好,一样漫不经心,却在孩子的身后,长出薄薄的翅膀。”从校园的一花一草一木出发,从一棵树到一个个空间,教育是无处不在发生的。理想的校园就要让每个空间、每个时刻,都焕发着教育的光芒。你去改变环境,让人们对“可能性有了不同感受,对希望有了不同的期许。”如此,一度缺失盎然生机的教育就会归来!
大家好!
关于“治校的道与术”,TED上最受欢迎的演讲者——肯·罗宾森教授在《如何逃出教育的“死亡谷”》的一段话,给予我非常真实的启示,对我影响极其深刻。
他说:“你选择一个地方,一所学校,一个市区,你改变环境,让人们对可能性有了不同的感受对希望有了不同的期许,机遇也更广泛。学校里曾一度缺失这种盎然生机。”我就是带着这样的信念走上校长的岗位,从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出发,经过渎浦小学和苍南县少年艺术学校(灵溪镇六小),再回到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学校已是一段旅程,唤醒我去相信,去行动,去成为。
今天,回到苍南少艺校,站在美雅剧场演讲,感慨颇多!在这里的三年半的工作经历,给予我很多前行的勇气和力量,“无处不在的发生的教育”的话题,很多就来自这里的发现、惊喜、感动,以及观念的刷新。
我要讲演也要从四年前,来到苍南少艺校担任校长做的第一件事说起。
大家今天走进苍南少艺校(灵溪六小)的大门时,除了论坛大海报,你还会注意到什么?对,是一棵树,一棵高大繁茂沙朴树,苍南少艺校的师生每天就是从这棵树开启美雅的一天。
大家对比着感受一下,校门这个空间因为一棵树的到来,所产生的气质改变,从左边的“一清二楚”到右边的“绿意盎然”,所产生的空间感受是不是有所不同?或许你认为左边也很合理,很普遍,但这个被称为学校的地方,是教育的发生地啊,是育人之所在,是“隐藏着无数的不确定性”的,“一清二楚”的空间所缺乏的生命气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不能无条件地去认同“现实就是合理的”,从而失去对更高价值的肯定和寻找。
确切的说,我当时是种下了两棵树,一棵是校门口的桂花树,会开花结果,一棵的门庭里的沙朴树,会落叶纷飞。这两棵树,开始成为我们对学校理解的代言,是一个世界连接另一个世界的通道,我想用这种环境的变化去唤醒人们对这个熟悉的空间的美学思考。
为什么会选择去种树?我是在等待一个更真实的答案的到来。
答案出现啦!
有了这棵朴树的门庭,一切都开始慢下来了,那个眷顾天空的孩子出现了,我好奇他的抬头,我在想象他的看见。我们看惯了那些背着沉重书包,低头走路,步履匆匆的孩子。此刻,这个抬头的孩子是多么特别。我说,那一刻,他的额头上是布满繁星的。
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学校太需要用一棵棵树去召唤孩子放慢脚步,唤醒身心灵,去看见天空,去看见自己,而不是整天只有天花板。
静美的朴树下,校园的勃勃生机也开始得以看见,从寸草不生到树影婆娑,孩子们回来了,童趣也回来了,孩子终于占据了这里,游戏追逐,释放儿童天性。
一棵树的到来,空间就还给了孩子,教育也就在这里得以发生,真实不虚。
对于我们 ,一棵树,不就是一种提醒吗?提醒着我们不要对学校这个地方失去应有的想象,把自己堵在一个神奇的世界之外。
这种提醒,于我,还来自一张孩子的画。
说是画,其实是一个刚入学的孩子随手涂鸦。感谢“读写绘”课程,给很多刚入学的孩子带去情绪的安抚,帮助他们消解入学的焦虑和不适,给情绪以真实的一个出口。当然,今天我不是和大家来探讨这个话题,而是要分享孩子对我一个提问的回答。
“咦,你画的小鸟怎么都是一只脚的?”看到孩子的画,我顺口就冒出这个问题。听了孩子的回答,我真觉得我的问题是多么无聊,多么令人讨厌。我想起《小王子》里那个六岁男孩画的第一幅画,以及总令他是我的大人们的回答。
孩子白了我一眼,说:“被遮着了!”
对,对,对,是被遮住了,如梦初醒啊!孩子的天真,孩子的可爱,他们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另一个世界。我们已经失去那种直观地把握真实的心,一颗童心啊!遮住的不只是小鸟的脚,被遮住的,是我的双眼和心灵,也放大着我们的的无趣和乏味。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知道我种下不仅仅是一棵树,我是在种下一种提醒,提醒着学校去看见本应好好呵护的童年时光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因为“只有永恒的孩子,才能把神奇的世界归还给我们。”
从一棵树开始,我开始向一个个真实的办学行动勇敢出发。
↑点击图片可跳转到傅国涌先生在苍南县小的毕业演讲视频
很荣幸,去年的五月,我邀请到著名历史学者傅国涌先生来给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的毕业生做一场关于“理想”话题的讲演,这也是办学的一次尝试和突围,大先生和小学生,美的相遇,美的期许。“延银,你在校园里种树,那我就与树为题,期许孩子们‘像一棵树一样生长’吧!”傅国涌先生发来他用心确定了讲题——《像树一样生长》,这是大先生送给苍南县小2018届孩子们的毕业礼物,也是一份沉甸甸的生命礼物。而我也听到了我想要的办学答案——“因为人是怀抱着理想、希望和意志而存在的。”所以,在这个被称为学校的地方,“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存在。”在这样的声音里,我越发明晰学校办学的方向和价值的选择。
“让每个孩子都像树一样生长吧!每个孩子都是一棵树,这是森林的开始”我说,这也这是改变的开始,这是看见的开始,这也是可能的开始,是希望的开始。
走在校园,我总是不断的抬头,去仰望,去捕捉,沉浸在一棵棵树的美里,听见风,看见光。“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久了。”那一刻,泰戈尔诗句就奇妙地浮现,我的眼睛常常是湿润的。
这样的我,是不是有些矫情?朋友们也会调侃说——你真是是个文艺中年。不,我知道在“矫情”和“文艺”的背后,我清晰地看见一种价值在我心里已经开芽。我也无法解释,我只想追问是,你有多久没有去认真和一首诗歌相遇,有多久没有在一棵树下、一片云里发呆和沉思?这是个问题。
我知道“美是很重的东西”,是我们许多人根本“不敢去抓住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一棵树,也让我开始懂得选择,在得与失之间变得游刃有余。而这,诗人安贫说“取决于你是否睁开眼睛”,你是否勇敢地“放弃瑟瑟发抖”,只要你“举起花朵就可以战胜一切,在各种蒙昧中见到太阳”。此刻,和大家分享这种生命体验,是想让大家听到我的相信。
现在,我们都活得过于匆忙了,日子像一条绳索,掩盖了空虚,勒死了趣味。孩子们更忙,从早上醒来的第一秒到晚上入睡的前一分,我们都把他们安排的“妥妥的”,满满的,我们格式化着孩子的时间。孩子们不是忙着可爱,不是忙着长大,而是忙着作业,忙着补课,忙着考试,忙着应付——看不见的教育,看得见的焦虑。一不小心,我清空了孩子们仅有的闲暇,我们还沾沾自喜,还欢呼收割。
“真正的教育,除了身体和智力的操练,我们更需要的是心灵的操练啊!”从此而去,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才有可能走进更加辽阔的世界,在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到《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的世界里,感受母语的灿烂与伟大,在《荷马史诗》、《神曲》、《浮士德》、《莎士比亚戏剧》……的世界里,感受世界文明的高华与宏阔,和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曹雪芹……散步,和莎士比亚、惠特曼、歌德、拜伦、叶芝、雪莱、泰戈尔……闲话,勇敢地和最美、最有价值的人类文明站在一起。
教育就与美相遇,生生不息!
所以说,想要回答“教育是什么?”傅国涌先生说:“我们首先要回答好‘人是什么?’……教育就如同种树,每棵树的背后都可以看见种树人的心灵,教育也就是触摸人类的心灵。”
是的,我回到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任职后,我做的第一件事也是种下一棵树,还是一棵朴树。我爱这四季分明不同,充满天性的树,让它守护在学校操场一角,不出半年,它已经长得美轮美奂。
在同事印象里,我已是“种树的校长”,见“树”眼开,始终在寻找下一棵树。树,似乎也成了我这个校长的价值领导的代言:种下一棵树,也种下一种价值。
前几天,家里的少年在背诵约翰·济慈的《人生四季》,真是可遇不可求的礼物,我想了这首诗歌应该出现在一棵树下,提醒着我们——教育怎么能漠视天性呢,甚至违背天性。
一年有四季,
人的心灵也有四季:
他有生气勃勃的春,用明洁的幻想
轻易的抓住了天下的美;
他有夏季,他喜爱奢侈地反刍
春季吞进的甜蜜的思想;
在秋季,他的灵魂有幽静的荫蔽所,
他卷起他的肢翼,懒洋洋地,知足地,
他对烟雾凝视,让各样美物
像溪流般不受人注意而流过。
他也有灰白,破相的冬季,
否则是有违天性了。
——约翰·济慈的《人类季候》
一年四季,心灵四季,人生四季,我说“走过四季,走过自己”。周国平在《朝圣的心路》中的一段话让我久久铭记:“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世界的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想一想,一生中有多少时候,我们把自己放逐在世界的丰富的美之外了?……”这不就是我要寻找的生命答案吗?——学校就是要通过教育帮助每一个人去体验,去成长,感悟天性的美,看见世界的丰富,继而“踏进生命之河,毫无惧色”。
讲到这里,各位,你们是否也和我一样有了这样的感受:向美而生的教育不就在一棵树里就可以得以完成吗?——“如满目的花草,一样美好,一样漫不经心”,却在孩子们的身后,“长出薄薄的翅膀。”
“怎样才是最好的教育?怎样才是最好的学校?当然也没有标准答案,但‘自由、尊重、平等,让每个人都可以发展自己,在生活中安顿好自己’,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对教育的基本期待和希望……”我越来越认同这样的认识。
回到真实的学校教育,我们必须去确定——教育是没有一个角落能躲藏的,教育是无处不在发生的。“学校要成为一个随时随地可以自由呼吸的地方”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这句话,就贴在我的办公桌头,与我,是一种时刻的告诫和提醒。
大家再跟着我的办学故事,从门庭的一棵树,我们一起到校园中庭榕树下,去看看这个平台的出现。我开始把草坪和大树的围栏拆去,让孩子们没有恐惧地,悠闲地来到这里,走近大树,来到树下,来到美的风里,光里。
我一直记得,平台搭好的那一天,我的心情和微笑。
“迫不及待,捕捉这个角度的光影,揭开榕树下平台的面纱。浮想联翩,记起那个常常躺在树下发呆的惆怅少年,是‘整个的树冠在风里面摇动,天光从枝叶间漏下来’的美深深安慰了他。翘首以盼,想见明天孩子占领这里惊喜与闹热……”
————摘自2017年2月20日我的微信朋友圈
在树下搭这样的平台,很多同事担心会成为野孩子的课间擂台,当同事们在群里看到我发出的这些真实影像,他们开始理解我的期待。擂台没有如期而至,我等来这样的孩子。或许,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真正的躺在一棵树下,第一次沉浸在真正的悠闲里。
只有孩子的“理智、情感和身体处于完全的和谐”,他们的心灵的绽放就会自然地、不费力地、完美地到来。孩子们带着这样的情绪,进入课堂,开启学习,回到家里,完成一天。
正是带着这样的教育理解,我回到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再次面对这“源于心·成于行”六字校训时,我有了一份豁然开然,欣喜不已!
我看见教育的目的就在其中发着光,从尼采、海德格尔到王阳明,从孔子、柏拉图到泰戈尔,源源不断的思想开始得以流淌进来,汇聚起来。
心是什么?心就是价值观啊,办学就是要让价值观产生价值,行是什么?行就是行动力,成呢?诚者自成,做一个内心明亮的人,做一个笃定行动的人,把行动力转化为自我教育的完成。
最好的教育不就是自我教育嘛!
↑点击图片可跳转到“一亩田”活动报道。
于是,继续从树下的平台,开始向学校每一处出发。一块菜地出现了,从苍南少艺校的“宜园”,到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的“一亩田”,我开始思考办学的“留有余地”——给自我教育留有余地的,就是要给每一个孩子留有余地的,这也是给爱留有余地。
从一块菜地到一片果园的形成,一种价值观也悄然在学校教育的日常里弥漫,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秘密。这些"无用而美好的"教育发生,是自然自在美好的,梭罗说:“野地里蕴涵着对这个世界的救赎”,我看到“种下一棵树”的办学行动是多么真实地在和这个世界连接着,甚至在我们心灵的废墟上也能继续茁壮。
↑点击图片可跳转到“在绿苑星空下”活动报道
我从又带着孩子们从土地出发,站在真实的星空下。每年的毕业季,无论在少艺校,还是在县小,毕业课程都在这样一场“毕业露营大会”里划下句号,“在绿苑的星空下,我们一起点亮母校的灯光”这是去年的主题,让每一个毕业学子住校一夜,和思想、音乐、人文、自然、自己的星空站在一起。或许,这一夜的激动、泪水、不眠之,会在不经意间,为孩子推开一扇窗,让“学校成为母校”成为可能。
我仿佛可以看见那些星空下微笑着的孩子,睡在大地上,仰望星空,像树一样生长,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像风一样自由,一颗颗无可拘束的心,连接着美好的未来。
“做热爱泥巴和星辰的人”从入学礼到毕业礼,这是我送给所有孩子的精神共勉。
“教育更多地成为唤醒、发现与帮助!”一个看得见人的学校,这是一个可以确定的核心价值。
这一年,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的“教育的发生与美的表达”,开始向每一个角落出发,向每一面墙壁出发,每一本经典出发,向每一个时间出发。
“小学大志”门厅、校训石平台、蕉竹别园、B612星球、“更上一层楼”展厅、校长图书馆、绿苑微信公众号平台……还有那一个个充满生命气息的教室空间,我们都努力使之成为一个梦的世界,一个方法的世界,一个知识的世界,一个展示的世界,一个责任的世界。
我知道,办学其实“无时不在选择,行动者必须是谦卑的,拒绝肆意妄言,在谦卑里完成自己对自然、真理、生命、时间和人性充满敬畏。”
从空间到时间,无处不在发生教育。
以此为题,我写下这段文字——从一花一草一木出发,校园的每个空间、每个时刻,都有可能成为师生心灵的容器,焕发着教育的光芒。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营建更多优质的空间,然后把它们交给孩子,时间就会开始。让校园成为“一个充满美好与感动的共同记忆”,让身处其间的人们对美有了不同的感受。我确定这是每一个好学校都在坚持的方向。
从此,学校归来,我们就会不断遇见更真实,更美的孩子,各自发光的生命,好奇地在这里,美雅地在这里,心行地在这里。孩子们与美相遇,与文明相遇,与自己相遇,去抵达,去成为,更好的孩子们又从这里出发,向着星辰和大海。
让我们心无杂念地去办一所学校吧!去为教育做点事,从种下一棵树开始,擦亮一份真诚的担当,无处不在发生的教育需要你更多地去致力于“柔软的心肠”,从“眼角到心底”。那样,教育的可能和希望就在,学校的盎然生机就在,未来的模样就在。
你也一定会发现,当办学是心无杂念时,“清晨与夜晚会变成河流,你将在清澈中拥有一切。“
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张延银校长2019年9月28日2019`苍南教育校长论坛第1期现场演讲录音整理,张延银校长调整补充了部分内容,文中插图来自张延银校长讲演的PPT。)
编辑|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