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猩猩都能变白,我为什么不能?

Hsinho 上海自然博物馆 2023-03-26

上一期,我们借电影《黑豹》为主题解构了动物体色黑化的现象~


图片来源:https://www.stocksy.com/


 戳我了解动物体色黑化解构


这不,最近又有一部好莱坞流水线制作的大片《狂暴巨兽》正在上映~


著名的肌肉男巨石强森在片中饰演一位前海军陆战队员(好了,力量来源就有了前提),他也是一位和一只白色的大猩猩乔治感情深厚的灵长类动物专家(好了,这下知识来源也有了前提)。


图片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



先来说说这部电影的套路



大猩猩变异了,同时还另有一只狼和一条鳄鱼也变异了。故事情节就是我们的主角以一己之力冲到第一线阻止灾难的发生。美国英雄主义的大片一般都是这个套路吧~



据说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都说冲着巨兽破坏城市的效果去的(嗯,是芝加哥,终于不是纽约了)。


观影过程也不令人失望,这样的爆米花电影,看的爽就足够了~


剧情不合理?没关系。主角总开挂?都是套路啦。毕竟来源于简单粗暴的80年代街机游戏《Rampage》嘛。抛开这个话题,我们来看看这部片子里除了巨石外的另一位主角——那只白色的大猩猩


图片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



电影的白色大猩猩并非虚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习惯直呼它们为大猩猩。其实在近年来的生物分类中,大猩猩已经是两个物种,西部大猩猩和东部大猩猩,它们分别又有两个亚种。


图片来源:https://seaworld.org/


世界上大多数动物园里饲养的大猩猩都来源于种群数量相对较多的西部大猩猩低地亚种。那么,问题来了,在这部片子里的这只白色的大猩猩有根据吗

 

事实是,还真有。它的原型来自于曾饲养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动物园的著名白化大猩猩——Snowflake。没错,名字的含义就是雪花。


作为一只白化的西部大猩猩低地亚种,1966年,在正常毛色的家庭被盗猎者杀戮后,仅2岁的小雪花幸运地被西班牙灵长类学家Jordi Sabater Pi救助,还给它起了个加泰罗尼亚语的名字——Floquet de Neu,也就是英文Little Snowflake之意。


图片来源:http://theolduvaigorge.tumblr.com


成年的雪花

图片来源:www.mnn.com


随即小雪花从老家赤道几内亚送至巴塞罗那动物园。它在这里生活了37年,成为那里的明星,于2003年过世。

 

像大猩猩这样的动物,白化的个体实属罕见。不过在有些动物身上,白化个体是比较常见的。例如经典的实验动物小白鼠、大白鼠,还有我们喜爱的宠物小白兔,在动物园里我们也会看到白色的孔雀在开屏。


相比于上一期介绍的黑化动物,在生活中,白化动物似乎要常见许多。你也许还会说很多动物本来看起来就是白的,例如北极熊 Ursus maritimus 。那么,这么多白色和发白的情况是不是都一样呢?当然不一样!


图片来源:http://www.arkive.org/



长得白可能有三种情况



长得白可能本来就是白色体色,也可能是正常的白化现象,还有就是白化病了。


 

正常的白色体色

正常的白色体色的例子很多。刚刚说到的北极熊,以及同样在环北极地带生活的食肉动物北极狐Alopex lagopus、北极狼Canis lupus arctos(狼的北极亚种)。


图片来源:http://www.arkive.org/


对于它们来说,白色意味着良好的隐蔽保护,可以使这些捕食者在环境的掩护下接近猎物。这样的例子还有雪鸮Bubo scandiaca、矛隼Falco rusticolus这样的猛禽,不过它们的羽毛并非全白,总还点缀着些深色的斑点,更容易隐藏在高纬度的旷野中。


图片来源:http://www.arkive.org/


而那些被捕食的动物,例如待在冰面上的环斑海豹Phoca hispida幼崽、冰天雪地中的北极兔Lepus arcticus、岩雷鸟Lagopus muta等,也是一身洁白,白色同样是最好的隐蔽色。所以,自然选择驱使环北极区域生活的不少动物呈现白色的体色。


图片来源:http://www.arkive.org/


图片来源:http://www.arkive.org/


不过随着季节更替,环北极地带冰雪消融时,在其中一些动物身上,还会表现出周期性换毛的现象,以下的这些形象你们还认得出吗?这时的它们如果再继续保持一身洁白,可就成了最暴露的体色了。


夏季的北极狐 ,果然是一白遮百丑

图片来源:http://www.arkive.org/


夏季的北极兔和一对儿岩雷鸟

图片来源:http://www.arkive.org/


当然白色体色不仅出现在极地,也出现在那些终年积雪的高山环境,例如生活在北美落基山脉的雪羊Oreamnos americanus也是一身雪白。


图片来源:见水印


当然很多动物即使不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也是全年一身白色。我们身边那些“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色鹭类家族和几种白色天鹅就是最好的例子。


从左至右依次是牛背鹭、白鹭、中白鹭、大白鹭


那么正常的白化现象又是什么呢?


 

正常的白化现象

在地球的大多数长有绿色植被的自然环境中,白色其实是一种比较显眼的颜色。无论对捕食者还是被捕食者来说,一身白色对生存无疑是有影响的。但如果影响不大,也能够生存下来,这就是偶尔的白色型个体,被称为Leucistic。


例如我们上一期提到过有黑色型的黇鹿Dama dama,相比于黑色型,它们的白色型个体更普遍。


图片来源:见水印


类似的正常白色型例子在许多鸟类身上也能发现,例如白色型的家燕Hirundo rustica、白色型的凤头䴙䴘Podiceps cristatus等等。


图片来源:见水印


家养的由灰雁或鸿雁驯化的大家鹅就更不用说了。


何鑫 摄


而有时,有的鸟类由于换羽期营养不良等情况,影响了黑色素的合成,就会长出白色的羽毛。这在黑色的鸟类身上容易见到,例如我们城市里的乌鸫Turdus mandarinus


图片来源:https://daarruud.home.xs4all.nl/merel.html


还有白色型的孔雀。人们虽然喜欢叫它白孔雀,但其实它就是蓝孔雀Pavo cristatus的白色型。在野外突变成这种颜色,肯定非常不方便在密林中隐藏自己。但在人工饲养环境的动物园里,就没关系啦~


图片来源:http://www.nexusmedia.gr


动物园里有个例子人们更熟悉,这就是白虎。相信不少朋友会被一些动物园以白虎为噱头的广告所吸引。其实所谓的白虎并非什么特殊的虎,它们就是正常白色型的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虎的指名亚种)。


现在世界上许多动物园所饲养的上百只白虎都来自1951年在印度被发现并捕获取名为“莫罕”的一只野生孟加拉白虎。虎原本橙黄色底黑色条纹的毛发转变成白底黑纹,似乎在不少人眼里很好看。于是,造势运动使得白虎名声大噪。


何鑫 摄


但所有的白虎都来源于那只莫罕,经过回交等不断的近亲繁殖,其实是许多白虎有严重的遗传病,有的甚至在外观表现上就看得出。这样畸形的人工繁育并不会对保护野生虎有什么作用,实在不值得推崇。


何鑫 摄


白虎的白化是由于SLC45A2基因的自然突变,许多哺乳动物的白色型都源于这种基因突变,SLC45A5基因和SLC45A2基因在黑色素细胞中发挥作用。突变后,反映在表观上,毛色肤色就会偏白。有趣的是,在人类身上,SLC24A5基因引起的氨基酸变化,是在演化过程中欧洲人的皮肤变浅变白的原因之一。


你一定想到了在东亚地区生活的黄种人,我们中的有些个体肤色其实比所谓的“白种人”还要白许多。这就与另一套OCA1与OCA2基因的变化有关了。



在自然界中,正常突变形成的白色型动物如果不是生活在浅色的背景下,很容易被自然选择所淘汰。但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就不一样了,所以人类的家畜中,羊、牛、马、猪等都产生了与它们祖先肤色毛色大不相同的白色型。



而作为宠物,不论是汪星人还是喵星人,更不在乎它的毛色了,有时候白色甚至成为一种人为倾向的选择,毕竟看起来更清爽。


何鑫 摄


甚至还有出现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白色型的大翅鲸Megaptera novaeangliae


图片来源:http://www.imaginecruises.com.au/


著名小说《白鲸记》的主角其实也应该是一只白色型的抹香鲸Physeter macrocephalus,并非集群在北极生活正常体色的鲸鱼就是白鲸Delphinapterus leucas,白鲸的体色是白色的。


图片来源:https://www.moviescapital.com


 

不正常的白化病

最后,我们再来讲讲那些其实不正常的白色型,这就是真正的白化病个体Albinism。


刚刚我们说到过OCA1与OCA2基因,使东亚人肤色变浅只是其中少量的核苷酸变体多态性,并不干扰影响基因活性。但如果OCA1与OCA2基因发生剧烈的失活或者其他影响酪氨酸酶合成的基因例如TYR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引起了黑色素的显着降低或者完全消失,这就会导致真正的白化病。


不仅毛色变白,而且常常会使视网膜无色素,使眼睛呈现淡粉色,乃至红色。


图片来源:http://eskipaper.com


其他一些参与黑色素产生的激素和蛋白质的基因发生突变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红眼睛的小鼠、大鼠、白兔,还有白色的豚鼠,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而已知在小白鼠身上,影响白化的基因甚至有百余个之多。


图片来源:https://www.mirror.co.uk


而在人类中,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率约为1/17000,大家一定还记得中学课本上的这种图吧。



由于皮肤缺乏黑色素容易晒伤,所以白化病病人不能过度受紫外线辐射,不能长期在户外活动,同时也会与一些视觉缺陷相关。但在其他方面,白化病病人与正常人没什么不同。

 

在动物界中,除了家养的那几种,白化病动物也有不少例子。例如在哺乳动物中,有袋类中有白化的赤颈袋鼠 Macropus rufogriseus和白化的树袋熊Phascolarctos cinereus


图片来源:http://www.rosemarybeads.com


例如白化的刺猬Erinaceus sp.、灰松鼠 Sciurus carolinensis、海狸鼠Myocastor coypus和野猪Sus scrofa


图片来源:https://www.alamy.com


甚至还有白化的浣熊Procyon lotor 、蝙蝠Vespertilionidae sp.。


(左)图片来源:http://www.boredpanda.com  

(右)图片来源:http://www.jerseybatgroup.org/


在爬行动物中,也有许多白化的案例,很多时候它们的白化型看起来有些发黄,例如白化的短吻鳄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


图片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


还有白化的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也就是所谓的黄金蟒,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某某饲养了一条,但事实上它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可以非法持有和饲养。


图片来源:http://www.arkive.org


在鸟类中,白化的几率更高一些。有研究认为,鸟类的白化现象甚至可以根据色素缺乏的程度进行分类,以黑色素是否同时从眼睛、皮肤和羽毛中消失,来判断从部分白化病到不完全白化病等等。白化的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禾雀Padda oryzivora、斑胸草雀Taeniopygia guttata等也是人工培育下容易出现的例子。


(左)图片来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  

(中)图片来源:http://www.911parrotalert.com  

(右)图片来源:http://zanganitos.mex.tl


除此之外,洞穴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也往往会出现白色型甚至透明的个体,很多洞穴两栖类和鱼类都具有这样的外观。因为在这样没有外界光线的生存条件下,体色白还是黑都不影响它们的生活。


(左)图片来源:https://www.aquaristik-apfel.de  

(右)图片来源:http://emmapayne.net


在学术界,有时候仅仅看表象来衡量一个白化的动物时,白色型还是白化病其实并不容易区分。对每一个白化动物的案例进行产生机理分析,都有可能有不同的答案。


自然选择对物种颜色的筛选和环境息息相关。大家一定还记得中学生物课本上讲过的英国工业革命时,黑色蛾子易生存,而当环境改变后,浅色蛾子又占据优势的故事。所以,当白色成为环境中的生存优势时,白色的个体就会在自然种群中扩大,反之亦然。


图片来源:https://jeopardylabs.com/


这就是今天关于白化动物的例子,敬请期待动物颜色结构下一篇——动物花色毛发的形成。



相关文章

《黑豹》靠”黑“征服观众?这可能不是导演的安排而是一种病



本文为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