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中国教育电视台用4分钟介绍了海大这位老师,你认识吗?

鸥讯社 浙江海洋大学 2022-05-17



今天

我校郭新老师登上中国教育电视台1套

讲述他与祖国、与水产养殖业的故事



今年7月

我校周镭镭、胡晶晶同学采写的

《郭新:60载光阴,与水产养殖业共成长》一文

被评为“读懂中国”征文最佳征文

学校也入选2019年“读懂中国”活动优秀作品展播

学校电视台主持人赵鸿儒同学赴中国教育电视台

录制了这期郭新老师的讲述视频



郭新:60载光阴  与水产养殖业共成长



1961年,他从繁华的海滨城市厦门来到孤岛舟山,一待就是一辈子;他毕生从事海洋浮游生物的教学与研究,一坚持就是近40年。



作为荒岛最初的建设者,他为国家水产事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水产增养殖探索,点点滴滴都是对海洋生物的孕育与保护。需要真刀实枪地干。”他,就是郭新,一名扎根舟山的新岛民。



初见83岁的郭老,精神矍铄,热情地称呼我为小朋友。聊及与水产养殖教学研究的过往,一度意气风发。



自强不息,扎根海岛终不悔,20世纪60年代的舟山,舟楫渡海,偏远苍凉。位于平阳浦滩涂上的舟山水产学院,基础设施简陋得近乎寒碜。同来的几位年轻人不久便吓跑了,但来自福建的他却选择了留下,并成家立业。他坚定地认为:适者生存,人绝不能畏惧与妥协于困难!



岛际交通不便,成家后的郭新依然住校,与家人聚少离多。入夜后的学校静如空城,他把所有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亲力亲为,朝夕相伴,一同探索研究对虾的人工培育、曼氏无针乌贼的增殖保护,探讨式班会一开便是四小时......时光教会他奋斗不止,他教会学生自强不息。



格物穷理,绝知此事要躬行。舟山渔场是全国最大的渔场,教学之外,郭新总想为这海洋资源宝库做点什么。上世纪80年代,他作为生物学领域的专家之一,参与了首次东海渔场沈家门渔港海域污染调查报告项目。



该项目旨在摸清整个舟山海域海洋生物生态环境,他首次把舟山海域海洋生物资源状况编撰成一本《海洋生物志》,对鱼、虾、贝、藻类作了系统梳理,填补研究空白。他也经常为水产养殖户支招。



实践出真知。郭新非常注重带领学生实地感受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掌握人工育苗技术。但这绝非易事,经费短缺、联络不畅,可以让考察行程变得举步维艰。



有一次,他带领全班36名学生前往青岛某养殖基地考察。一学生出于好奇独自坐舢板离岸探索海洋生物,一度失联,后来在另一海岸获救,实属万幸。“我当时压力非常大,身心俱疲。”他说,“但我不后悔带学生出来,搞研究就该这样!”



弄潮蓝海,桃李芬芳报师恩。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他带出的的不少学生,已在水产养殖研究领域长袖善舞。当初,市海洋环境监测站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本可以结束与家人分离之苦的他,最终没有调离。或许,培养更多的学生从事水产养殖研究,于他是更有意义的事业。




见证着舟山从孤岛到新区,陪伴着海岛水产养殖业从无到有,60余载,从青丝到华发,“这辈子,我就在这儿了。”郭老眼神明亮,笑容坦然。



看“读懂中国”优秀作品

感受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

郭新老师奉献60年岁月

与水产养殖共成长

为祖国事业出份力



“读懂中国”活动是教育部关工委推出的助力主渠道开展思政教育的品牌活动,旨在通过身边人讲自身事,感动影响身边人,使广大青年学生在记述和传播老同志的故事中受到生动鲜活的党史国史教育。2019年,活动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在全国高校全面开展,近千所高校、百余万名大学生参与,采访优秀“五老”万余名。教育部关工委组织专家对各省、部直属高校推荐的590篇征文、239个微视频进行了认真的评审,60篇最佳征文和30篇最佳微视频入选2019年“读懂中国”活动优秀作品展播,其中浙江省仅我校和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入选。

【1】1个特等奖、2个一等奖,海大学子还将代表浙江参加全国总决赛!
【2】别走,快来找找海大那些秋日光影里散落的美好
【3】学生会主席与校领导面对面,对话后勤服务质量,一起回顾上周海大精彩瞬间!
【4】可甜可盐,可酸可咸,这样的海大,爱了!
【5】枝间藏风,叶落成画!海大,美!
视频来源:中国教育电视台
美工:王滢赢
值班编辑:金艳
责任编辑:沈家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