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个国家、20950支队伍、6%获奖率,海大学子在这项国际竞赛中斩获一等奖!
悉心备赛,精益求精
自筹备参赛起,我校建模指导团队刘志松、鲍吉锋、黄红英、赵向青、杨传胜、李俊余、曹金亮、丁秀欢、王朝平等9位教师牺牲休息时间,投入大量心血提高参赛学生的数学建模水平,经过课程教学、校赛筛选、暑期集训、国赛选拔等环节,择优组织了5支队伍参赛。
在谈及三位同学是如何与数学建模结下的不解之缘时,作为本次美赛获得M奖的参赛队伍队长李竟成同学介绍说:从加入数学建模协会,关注了浙海大数学建模公众号之后便了解到各种各样的数学建模比赛。在学习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对数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比赛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于是,就开始了和数模“相爱相杀”的一路历程,校赛、国赛,再到美赛,一路走来,乐此不疲。建模路上,一定少不了好友的助力!关于数模组队,徐宏亮同学介绍道:平时我们三人就是很好的朋友,我和李竟成更是室友。大家的性格也很合得来,一起学习数学建模加入数学建模协会,互帮互助,本身就有很坚固的互信基础。我主要负责建模,模型实现编程以及所需实验数据的采集整理。李竟成主要负责模型实现编程,论文的排版。余恺歌主要负责论文的整理,翻译,模型的讨论以及数据的整理。
美赛的比赛时间一般在1月份到2月份,今年由于疫情的特殊情况,有所推迟。但三位同学筹备比赛的战线已经持续很长了,从加入数学建模协会,再到参与协会和指导老师组织的寒暑期建模培训以及指导老师开设的专业和通识选修课。暑期的培训至关重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暑期的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概持续两周时间,主要为建模基础方法的指导和优秀论文的研读;第二阶段也持续两周左右,主要是模拟竞赛以及汇报成果。在暑期培训完后就直接参加国赛,寒期培训完便参与美赛。令三位同学非常难忘和感动的是指导老师们给予他们有关建模基础方法的培训,老师们对提出的疑问永远给予耐心的解答。也正是这样一段悉心的共同备战数模的经历,让三位同学默默下定决心,好好努力,拿出成就,不辜负指导老师们的辛苦和期望。
四天三夜,拼搏不止
在96小时的紧张比赛中和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下,比赛中面临的难关真是一重又一重。除了美赛本身的挑战,线上交流与配合更是对参赛同学们造成了不小的困扰。疫情的影响,导致团队之间的交流没有那么方便,完全采用语音通话交流。但是团队成员之间高度的信任与互相的体谅,让本就因比赛而紧张的三位同学吃了一颗定心丸。队长李竟成同学还给我们分享了一件有趣的小插曲,“有好几次团队的其他两个成员在讨论,我听着听着睡着了,等我醒之后都是半小时之后了,再继续讨论。我自身蛮愧疚的,但是从来没有从其他成员那里感受到责怪的意思。包括一直负责为我们撰写论文翻译的余恺歌,可能会有同学认为不就翻译写写东西嘛,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尝试过才知道四天三夜一直干这个有多枯燥,坚持下来真的很不容易。相互信任和相互扶持是我们坚持做下去的最大动力。”
的确,团队最终能冲击美赛斩获M奖,少不了这份互信与携手共度难关的精神。谈及赢得比赛最重要的因素与参赛的最大收获。三位同学不约而同的认为:最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老师对同学们编程,建模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在竞赛过程中的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只要在指导老师们组织的培训过程中认真对待,绝对可以使同学们完成从小白到入门的蜕变!而接下来就是实践出真知,参加一些比赛对自己不断打磨和锻炼,以获进步。至于参赛收获,余凯歌同学认为:最大的收获是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对于文献的收集与分析,论文的编写都有很大的提高。也坚定了自己完成一件事的决心。同时也收获了志趣相投的队友,大家互相鼓励,一起攻坚克难是最好的回忆与收获!
一路走来,感谢恩师
视频:全媒体新闻中心《浙海人物》
文:吴雯艳 商睿
值班编辑:吴思琦
责任编辑:沈家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