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大咖齐聚新津,对话千年宝墩文化

成都新津 2023-01-07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



为更好打造宝墩文化IP,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新津区委干部培训内容,提升干部工作能力,6月11日,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 “古蜀文明新发现”第一站考察活动走进新津。新津区政协副主席王岚参加活动。



·参观宝墩遗址展馆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社科院、成都市委党校、成都大学、成都历史学会、成都市古都学会、成都市博物馆等相关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新津,走上宝墩遗址城墙、走进“天府之根”宝墩遗址展馆,追溯4500年的古蜀宝墩文明,共研宝墩文化活化利用新路径。


·参观宝墩遗址城墙



·座谈会


据介绍,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充实新津宝墩文化活化利用智库,共同商讨如何围绕宝墩文明专题打造精品文化课程。此前,新津已建设完成中共中央党校图书和文化馆“成都古镇文化——宝墩文化”数据库项目。该项目分为“宝墩文化概览、综合理论研究、文化品牌塑造、遗址保护利用、考古挖掘成果”五大板块,设置三级栏目,共收集总词条3045条,其中文章1389条。



宝墩遗址如何活化利用如何破解文化传承难题
专家来支招


何一民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教授,成都市历史学会会长,成都古都学会会长

文化要活起来,首先要加强基础研究,要结合新时代提出新理念。同时加强应用研究,依托古城墙等与宝墩文化相关的、具有可参与、可观识的载体,营建现场体验场景,设计具有标识性的文创产品等,推动文旅融合,助推宝墩遗址引起大家对远古先人创业的怀念。


何云庵

西南交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教授

从城墙的出现、聚落的规模来看,我认为宝墩是成都平原从聚落文化向城市文化开始转化和进步的一个源头。宝墩文化的活化利用,需要建立在考古挖掘的材料基础上。如果有一批文物再出现,能够充实博物馆,与三星堆文明、郫都古城遗址共同构建更加清晰的古蜀文化脉络,必将引起全国考古界、旅游界注目。


王 川

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就如何传承、活化利用宝墩文化,我建议可以多开设一些考古工作相关的保护地,建一些考古文博的体验场所,让广大市民在体验之中了解到古蜀文明的发展。也可以用宝墩文化编一些中小学的图本教本,让孩子们在读书中得到认识,在实际体验中得到加深,这对古蜀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宝墩古城遗址是宝墩文化的中心遗址,在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中具有突出地位,是成都平原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是研究古蜀文明和中华文明史的重要明证。



下一步,新津党校将持续链接省市委党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机构,围绕“天府农博+乡村振兴”和“宝墩文明+天府文化”两大主题,共建师资智力库、实训基地库、科研课题库,优化课程体系设计,打造新津党校核心课程,形成特色发展品牌。


-END-


记者:钟元春
编辑:王浩儒  郭箐

编委:李燕华  熊凤鸣


往期回顾

即将开建!新津旭辉商业综合体长这样…

政企面对面,助力新津餐饮业回暖!

“强国复兴有我”新津红色经典诵读选拔大赛启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