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新津南河,四川通济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国庆假期传喜讯
我国新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位于成都新津的通济堰
成功入选!!
北京时间10月6日上午,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3届执行理事会上,2022年(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四川省通济堰、江苏省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和江西省崇义县上堡梯田4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
下面,跟随小编一起了解通济堰
通济堰灌区位于成都平原中部,在成都平原与峨眉平原之间,习惯总称眉彭平原。渠首位于四川省新津区城南南河、西河与岷江汇流处。干渠沿岷江右岸平坝边缘与总岗山余脉结合之台地南下,经新津、彭山、东坡三县(区),始建于公元前141年,距今已有216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在用古代大型水利工程。
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通济堰自成一体运行,修建了历史罕见的古堰大坝,总结出了“冬闭春开,平梁分水”的治水原则,积累了“岁修准则”“定点飞沙”等治水经验,创造出“砌石硬堰”“以篓易石”“铁壁筒”等传统工程技术,形成了“堰工局”“堰长制”等独具特色的水利管理体制,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治水智慧,是人水和谐的典范工程。
· 通济堰
一座古代水利工程
造福苍生两千年
通济堰在历史上曾称六水门、蒲江大堰、馨堰、远济堰、通济堰、桐梓堰、解放渠,1983年恢复通济堰称谓。据史料可知,通济堰为西汉时期(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主导修建,距今已有2162年。2003年出版的《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利史分册》上有:“西汉景帝时,蜀郡守文翁在岷江流域筑湔堰,在武阳县(今四川彭山)引岷江水筑大堰,开六水门灌溉。”
经唐代扩建后,通济堰与都江堰一道助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了“扬一益二”的美誉。通济堰建成后,经过历代改造,形成了延续至现代的渠首枢纽(包括拦河大坝、引水渠堤、通航水缺、控制标准等工程设施)的大致布置格局。它是岷江流域古代少有的有坝引水工程,其拦河坝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
· 通济堰
防汛抗旱功能全
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
作为坝引水的重要特征成为中华水利文明划时代的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的典范。
在工程选址上,通济堰进水口选在新津岷江、西河、南河交汇处,充沛的水源满足了灌区农业用水的需要;右岸位于修觉山脚下,为坚硬红质砂岩,耐冲刷,有效解决了凸岸冲刷问题。其拦河坝与南河斜交,采取了引水方向和自然河流方向呈大自然“黄金角”(137.5度)。
从位置来看,通济堰渠首拦河坝修建在南河入岷江口以上约250米处,既可利用主水源南河流域广阔的集雨面积,又可利用西河补水,能最大程度保障水量供给,满足灌溉要求。位置正好是眉彭冲积平坝的起点,在此筑坝开渠可灌溉眉彭平坝广袤的土地,促进灌区农业发展。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李忠孝介绍,通济堰与都江堰一样,体现了古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彰显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智慧,正确利用岷江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特点,借用弯道环流的特性,使其统一在灌溉工程体系中,消除水患,变害为利,同都江堰一道,造就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适应了灌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在抗旱效益方面,干渠输水损失由解放前的30%下降到现在的5%,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41提高到0.65。特别是2005年10月位于新津区的通济堰引水拦河坝的建成,通过坝前300万m³的蓄水调节,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灌区4—6月时段缺水难题,保障了灌区“芒种前满栽满插”春耕用水。
· 江鱼堤泄洪闸
灌面超过50万亩
千年灌区浇灌天府粮仓
作为古代创建在岷江中游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综合效益,通济堰灌区是都江堰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府粮仓”的重点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传承古堰文明
引领现代水利
祝贺通济堰
成功申请为世界级遗产
-END-
编委:任 武 李燕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