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治理”变“智理”!新津共享单车停放用这些办法

成都新津 2023-09-23




共享单车让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得以解决,但乱停乱放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容市貌和交通通行。为进一步营造更加整洁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成都市新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加大共享单车管理力度,通过数字赋能,设置电子围栏、建立智慧管理系统等方式,让共享单车从“治理”变“智理”。



“电子围栏”

让共享单车“归位”



上午九点,地铁10号线五津站外,共享单车整齐划一,排列在停车区域内。车辆主要为美团、青桔、迅驰、哈啰四家运营商的共享单车,单车的车框上还贴有“成都新津”的号牌。


“现在单车的车轮锁已经升级为智能分体锁,配套高精度虚拟‘电子围栏’技术,使用者不用再手动关锁,在软件上点击‘还车’,即可完成操作。”一位共享单车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


电子围栏是利用卫星定位技术给共享单车停放区域划定了一个虚拟“围栏”,使用者只能将单车停放到位,才能锁车支付使用费用,如果用户在非电子围栏区域停放车辆,系统会发出规范停车提醒,执意停车将会被收取调度费。



目前,新津已在地铁口、公交站台、大型商圈、医院、学校、社区等区域增设停车区域,并同步设置“电子围栏”。市民扫码使用共享单车时,对应手机APP或小程序将清楚显示共享单车使用范围,并在地图上详细标明电子围栏区域P点,点击确定一处后系统将自动规划路线,方便提前寻找目的地附近的规范停放点位。



智慧城管“监管”

告别共享单车乱停放



除了上线“电子围栏”限定停车区域外,新津还建立了一套共享单车监管系统,及时有效解决扎堆停放问题。走进区综合执法局智慧新津城管城运分中心,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新津各区域共享单车分布情况。



“大屏的小圆点中,红色代表共享单车数量处于超饱和状态,黄色代表停放的共享单车即将超量,绿色代表共享单车处于正常值。”该中心工作人员讲道。


平台可实时监控各运营商投放量、投放率、使用率等,平台每2分钟更新一次单车的统计数据,动态显示管辖区单车总量、车辆流动分布、单车企业等情况。中心可根据智能化分析,及时调整重点转运线路和时间,更好地避免点位单车“爆单”。


“车辆入框停放、车头朝向一致”是停放管理的“绣花针”,也是城市市容市貌的基础。“我们采用AI序化停车方案,对非机动车停车框上的特定图标进行识别,从而确定停车是否入框,车头朝向是否正确,进而达到序化停车的目的。”这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新津积极响应成都市自律联盟号召,联合了滴滴青桔、美团单车、哈啰单车等多个联盟成员企业将多次乱停乱放的用户纳入联合限制措施名单,“黑名单”用户将被限制使用共享单车。


同时,“以奖代惩”的方式,鼓励用户主动参与共享单车的治理,用户只需将杂乱无章的车辆摆放整齐,并按照要求填写相关信息,经工作人员核验无误后,即可获得相应积分,通过积分即可兑换骑行券。


在智慧调度响应方面,平台与运行商间形成调度响应处置流程,系统监测发现的单车停放问题,会通过系统下发给企业,企业要在10分钟内响应、30分钟内处置完毕。若区域单车过少,可以让企业进行调度,方便市民用车。


针对共享单车明显的“潮汐”特征,中心通过实时监控,并根据点位情况通知运营方进行调度、清运;运营方则要在单车停放多的地方增加人手和调度车辆,及时疏导避免堆集。



源头管控

引导市民规范停放



为满足群众随借随停的共享单车使用习惯,新津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在不影响行人通行、不占压盲道的前提下,在重点区域和道路周边持续开展共享单车停车位的施划,达到“应划尽划”的原则,为市民提供停放需求。



“我们加大了巡查管理力度,常态化开展共享单车专项整治行动,同时,要求共享单车运营商要加大巡检人员投入,增加巡查频次,及时清理‘问题’共享单车,全面提升共享单车规范停放工作。”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也呼吁市民朋友文明骑行,自觉将单车停放在规范停车位,让“最后一公里”服务更便捷、更舒心、更放心。



下一步,新津将升级智慧城管系统,建立“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新模式,引进第三方管理平台,围绕投放、停放、运维、考评等方面精细化管理,做到总量可控不超投、序化停放不乱扔、及时清淤不堆积、奖罚可依不随意,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的共享单车出行服务体系,为广大市民绿色出行和安全文明骑行创造良好条件。



-END-


往期回顾






      












大运会之后,又一世界顶级大赛选择到成都“走走看看”,背后的原因……

新津4条市政配套道路即将全部通车!计划10月完工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苟正礼调研督导新津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暨乡村振兴工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