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春风劲|重温百年商会求索路,揭秘民营经济摇篮史
10月24日,全国工商联成立7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会议对全国32个先进集体和10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新津区工商联作为四川省工商联系统唯一先进集体接受表彰。
新津享有“民营经济摇篮”美誉。近年来,新津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持续营造有利于“两个健康”市场、政务和法治环境,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民营企业送服务、解难题、办实事,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给平台、给机会、给舞台,让广大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谱写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津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新津商会110年求索之路,共同揭秘新津成为民营经济摇篮历程。
新津自北周定名以来,已有1460多年历史。这里是古蜀文明源头,是成都平原城市文明发源地,是飘落人间的一片超级绿叶,自古就是物资集散地,商贾云集、货如轮转、多出富商。
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新津县商会调查报告记载:“货物入口以盐、纱为多,匹头、木材次之。出口以米、油为多,肥猪、白布次之。”中、小商业兴盛,其经营方式有座商、行商、运销商和小商小贩之分。运销商以省外和县外人居多,有的合资,有的独资。本县商业户,除少数几家从事运销外,基本都是小商小贩。
民国二年(1913),新津商会成立,初期为会长制,系城厢地区(今五津街道)商业各行业(1936年前称“帮”)按照历届政府所制订的有关“商法”组成法定人民团体,简称法团。民国四年(1915),新津驻军取缔县商会组织,下属行帮亦随之中断活动。民国十一年(1922),通过短期筹备,经县知事公署批准,恢复新津县商会。民国廿年(1931),新津县商会改为执、监委制,其后县商会又经过五次改选。民国卅二年(1943),县商会奉令改为理、监事制,直至1949年12月25日新津解放。
县商会下属机构按商品类别划分为13个帮,民国廿五年(1936),改称同业公会,初为13个,后发展为18个。各同业公会均设执委会(后改称理事会),设主席(理事长)和常委,既无脱产职员也无专用经费,一般临时性集会,所需费用或事先筹集或垫后分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1月,新津召开全县工商代表大会,成立“新津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接管旧商会。1954年10月,召开工商业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正式组成新津县工商联第一届委员会(简称工商联)。与此同时,在花桥、兴义、太平3个场镇成立分会;在五津、邓双、永兴3个场镇成立办事处,其余各乡设立小组。同年12月,在工商联成立党组。1966年,召开工商联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组成第三届委员会。随后,由于历史原因,工商联工作停顿。
1986年9月,工商联恢复办公,次年3月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组成第四届委员会,工商联工作步入正轨。1993年11月,新津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组成第六届委员会,并宣布成立“新津县商会”。2002年3月,工商联(商会)通过《章程》,自此每五年召开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截至2021年12月,工商联已召开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组成第十二届委员会,商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从民国二年(1913)成立新津县商会到今天的成都市新津区商会,新津商会已经整整走过了110个春秋。一部新津商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新津民营经济创业史。在创业创新的生动实践中,新津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勇闯险难关”的责任担当,成为孕育和培植民营经济的沃土,被誉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摇篮,诞生了全国首个民营企业集团公司——希望集团,造就了“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市”“四川省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2022年1月,新津确定为四川省“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区”。
PART2开创工商联(商会)
跨越发展新局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工商联逐步恢复了在市场中的应有作用。20世纪80年代,随着个体、私营企业进入饲料加工、交通运输、餐饮食品、建筑建材等多个领域,新津县工商联得以恢复,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其后,新津个体私营经济协会、花源镇商会等一大批商会应运而生。2014年,新津制定《关于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特别提到,建立县总商会,理顺工商联(商会)与各行业商会(协会)关系,健全工商联(商会)对行业商会(协会)的指导、管理机制等。2018年,新津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提出给予县工商联(商会)直属商协会每年每个最高10万元工作经费补助,突破一直以来商会无专用经费的历史格局。由此,商会发展进入快车道。
2020年6月,新津完成撤县设区,新津县商会随之更名为“成都市新津区商会”。2022年,新津工商联(商会)聚焦产业发展,创新组建绿色食品产业商会、服贸业商会,直属商会总数达到18家、会员总量首次突破1000家,基本实现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交通装备、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市场主体两个全覆盖。
从探索起步、全面推进、规范引导,新津商会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得到不断成长和壮大。
2022年3月,直属商会中有6家获评成都市“四好”商会,工商联自2017年始连续六年获评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2022年8月获评全国“五好”标杆县级工商联,同年12月,新津工商联作为成都市唯一区县代表前往北京参加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也是继工商联成立以来首次作为全国代表参会。新时代、新起点,形成商会健康有序发展新局面。
高质量发展的商会答卷
20世纪80年代,扬名川西坝子的“茶馆群英会”,走出了享誉全国的希望集团,走出了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
2018年9月,新津举办“同走希望路,共建公园城”主题活动,旗帜鲜明提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领民营企业全面融入新津发展。2020年2月,新津创新举办“津商·茶叙”首期活动,搭建政企常态化沟通平台。
2021年7月,举办“共建公园城市 共享发展机遇”四川异地商会新津行,打造“民营经济生态圈”“津商企业朋友圈”“创新人才流量圈”,翻开商会融入新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篇章,谱写了一曲激昂澎湃的奋进歌。
指导建立民营企业党组织274个、直属商会党组织18个。围绕光彩公益、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等活动主题,结合“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化村企(企校)结对共建机制,捐款捐物800余万元。
围绕“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数字农博+乡村振兴”“智能制造+工业互联”,坚持“链主引领+集群发展”,集聚规上工业企业206家,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6家。
立足事业新老交替、有序传承,创新组建新生代企业家商会,会员平均年龄仅35岁。围绕“产学研资”青年企业家成长计划、“津商培育”行动计划,吸引2万名青年人才落户新津,获评2022年度“创新中国”工商联(商会)工作优秀案例。
制定《成都市新津区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区行动推进方案》,率先在四川省探索建立“两个健康”指标评价体系,以“新津解法”填补民营经济统计和民营企业家画像的空白。
时光永不停歇,精神穿透岁月。新津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摇篮,从孕育希望集团等一批知名民营企业,到建立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示范区,再到成为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新津改革发展史就是一部民营经济的创业史和成长史。新津商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中发挥积极作用,书写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商会答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