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回响2023|一家民航产品企业的“制造强音”:“新津造”飞向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制造强市战略实施一年间,新津如何“答卷”?来自市场主体的发展或许最有说服力。
一年间,凸显制造业发展“底色”的“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成都实施制造强市战略,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大“支撑力”。
数据显示,新津共有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8家省级“专精特新”。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新津以分类施策方针,实施的“专精特新”专项培育行动。
今天,让我们聆听一家民航产品企业的“制造强音”。过去一年,这家企业的“新津造”民航产品和服务不仅走俏国内市场,还远销海外,进一步打响了“新津造”的品牌和口碑。
▲民航成都电子公司研发的行李分拣系统
01拿下超10亿元订单
定制化首台(套)产品“走”出四川
一个行李转盘运转不停,转盘一侧安放的两台工业机器人挥舞着“手臂”。一只正抓取转盘上的行李筐,然后将其堆放在一起,另一只则将堆叠好的行李筐重新安放到转盘上。两只“手臂”一抓一放的动作从早晨持续到下午,其间,转盘运转、行李抓取及堆放的作业声交织在一起,技术人员在一旁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各项参数。这是12月15日下午3点,红星新闻记者在成都新津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看到的一幕。这个技术场景叫“行李筐自动处理系统”,由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民航成都电子公司”)自主研制。
当天下午,民航成都电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姚东旭一直在研发测试基地和技术人员讨论产品研制进展,“用户急着要,我们正在进行技术调试,力争将产品性能调到最佳,尽快交付。”
客户来自1200多公里外的湖南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今年初,长沙方面发布机场改扩建需求信息,民航成都电子公司“嗅”到了商机。
“我们凭借自研的行李筐自动处理系统投标,最终在4月中标。”姚东旭说,这是公司行李筐自动处理系统继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测试使用后,首次斩获国内市场“蛋糕”。
对客户而言,首台(套)产品的使用对性能要求极高。对供应商而言,核心技术研发和商业场景开发成为打开市场的“敲门砖”。
掘金之路并非一蹴而就。
“近年来,全球民航领域‘智慧机场’运营理念成为趋势,在行李分拣环节,业内在探索开发无人化作业场景,公司在几年前启动研发‘行李筐自动处理系统’。”姚东旭谈到项目技术逻辑,“行李转盘在运行过程中,行李筐中的行李被旅客取走后形成空筐,这就需要及时拿走空筐,重新装入行李,再放到转盘上。过去,这个堆叠和摆放动作都是人工完成,而通过安装摄像头和传感器,叠加人工智能算法,自动化处理系统可识别空筐,自动抓取和摆放,实现24小时运转,减少人力成本,帮助实现降本增效。”
操作逻辑看似简单,但行李筐自动处理技术难度却不小,“吃螃蟹”的企业少,这条技术赛道,谁跑得快,谁就距离市场更近一步。
▲民航成都电子公司
姚东旭透露,公司专门组建技术团队,经历数百次试验后,行李筐抓取和堆放效率均可实现320件/小时。在业界,300件/小时的作业效率是一道门槛,这背后牵涉到人工智能算法、机器人手臂、传感器以及相关软件系统的协同运行,任何技术误差都会影响运行效率。
“320件/小时这一指标高于业内同类产品,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采取模块化布局,每个系统单元和独立运行,便于客户根据场地需求进行灵活布局。最终,依托技术优势和场景创新,成功中标长沙项目。”姚东旭说。
长沙项目是今年民航成都电子公司面向国内市场输出的首台(套)装置。“我们和长沙方面签订了近5亿元的机场改扩建工程行李系统采购及安装合同,行李筐自动处理系统是其中一个项目,采取定制化生产。”姚东旭说,国内民航领域对行李筐自动处理系统应用场景较少,市场空间仍待拓展。
02不断拓展海外市场
“成都造”产品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民航成都电子公司研发的行李筐自动处理系统
业务“出海”背后,并非“单打独斗”,而是“抱团发展”。“民航机场改造项目涉及软硬件设备升级,是系统工程,国内一些央企正‘走出去’承接海外大型基建项目。我们紧盯央企在海外的民航领域项目,了解其中的需求信息,提供配套服务。”姚东旭提到了公司“走出去”的策略,他说,“公司自身业务体量、资金规模、海外资源仍不足以单独‘走出去’开展业务,通过主动为央企提供相关配套软件服务,对央企海外承接项目而言也是‘加分项’,对方也愿意带领我们海外掘金,实现双赢。”“去年,我们得知一家央企正在柬埔寨承建民航机场改造项目,经过主动对接后,发现其中蕴藏民航信息系统项目,和我们的业务契合。”姚东旭介绍,公司主动提出参与项目实施,凭借国内市场积累的业绩,最终促成“牵手”。对蓉企而言,“借船出海”走出去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诸多“门槛”需要跨越。“民航机场项目包含立项、招标、投标、交付等环节,周期较长,加之属于跨境业务,这背后需要团队长期同海外客户保持沟通。”姚东旭介绍,海外业务受当地语言、工作场景等因素影响,产品研发必须要适应客户实际需求。姚东旭介绍,除了柬埔寨的这笔业务外,公司今年在安哥拉、赞比亚、马尔代夫等国家的民航机场项目也在推动中,马尔代夫项目属于追加合同。截至目前,民航成都电子公司业务覆盖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完成50余个机场项目。“正在筹划设立国际工程公司,专门拓展海外业务,将更多‘成都造’民航软硬件产品推向海外市场。”姚东旭说。03打破国外同行垄断
研发新一代民航装备产品
▲行李分拣系统
这一年,民航成都电子公司产线一直处于满产状态。“今年还中标首都机场T2航站楼行李系统改造项目,将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提供自主研发的托盘分拣系统(TTS)及BIM、仿真、智慧运维等产品和技术。”姚东旭透露,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TTS首次进入北京市场。行业僵局亟待打破,民航成都电子公司成为“试水者”。“做强研发和服务成为我们同海外同行竞争的策略。”姚东旭介绍,在投标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项目过程中,由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托盘分拣系统(TTS)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市场议价方面形成主动权,在项目价格和维保费用方面更具性价比,最终拿下这笔超2亿元规模的订单,“尤其在服务方面,我们可以为客户就近提供运维服务。国内市场方面,我们在北京、成都、重庆、杭州、深圳等地民航机场均斩获产品订单。”依托这种“技术+服务”拓市场的策略,民航成都电子公司托盘分拣系统(TTS)技术在国内千万人次吞吐量级的机场中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弱电工程实施业务预计今年国内市场占比将继续提升。姚东旭举例说道,“每天,有超过100个机场、170个航空运输和维修企业在使用公司的产品;每年,超过4亿旅客享受公司提供的服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民航产品国产化程度不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民航机场中,托盘分拣系统多被海外巨头企业垄断,后来形成“卖方市场”现象,海外产品依靠技术垄断持续推高采购价格,后续维保费用也高涨,增大国内民航机场运营成本。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资料图
拓展市场之路,这并非终点。采访中,姚东旭带领红星新闻记者参观了企业正在研制的独立运载系统(ICS)。“在一些大型机场航站楼之间,由于距离较远,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行李传输,传输速度需要达到10m/s,这就需要独立运载系统(ICS)。”姚东旭说,目前公司研发的独立运载系统(ICS)正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展中试。相较独立运载系统(ICS),民航领域具有前沿技术趋势的自主移动机器人集群(AMR)系统也在研制中,“这一技术形态由若干个独立的无人机器人小车构成,相较托盘分拣系统(TTS)和独立运载系统(ICS),自主移动机器人集群(AMR)系统不需要行李托盘轨道,可灵活更改行李传输路线,建设周期短,场景部署迅速,未来或成为机场改造工程的应用场景。”姚东旭透露,瞄准前沿技术攻关,今年公司研发人员占比已达40%,明年这一比例有望继续提升。-END-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