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在“营商”中“赢商”,政策合力正加快发挥作用→
营商环境
是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便企、利企、惠企”
政策精准“投递”
让市场主体有更多更强的获得感
全力打造一批
新津特色营商环境
创新应用场景
↓
新津区“政策找企业”平台试运行一个月后,已完成两批“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兑现,203家企业受惠,兑付资金4399万元,两批“易申快享”申兑也在开展。5月底前,全区“免申即享”“易申快享”预计兑付资金超1亿元。
秉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理念,新津创新推出“蓉易见·政商恳谈会”、蓉易见·津商茶叙、周三企业服务日,以及区级领导联系服务企业等系列举措,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帮助企业解决“成长的烦恼”,打造智造高地,实施“工业强区”攻坚行动,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
在“营商”中“赢商”,政策合力正加快发挥作用。
政商恳谈会
企业现场提诉求
成都渔耕农业科技负责人陈斌还记得新津区新年首场政商恳谈会的情景:一同参加的企业有四川至臻光电、五八农业科技等23家区内企业。他直言自己的企业小,“只有七八个人”,但依然获邀参会并发言。
第一期蓉易见·政商恳谈会
“希望能为农业企业搭建共享实验室,助力企业研发创新。”陈斌提出的诉求在现场就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我们已经联动中农大产研院和省农科院,建立共享实验室。共享实验室预计春节后对企业开放,在满足企业检验检测和研发创新需求的同时,逐步匹配一些专业性的技术人才,提供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服务。”
“希望园区的配套设施能够进一步优化……”“希望搭建更多校企对接平台……”会上,现场企业踊跃发言,相关职能部门也“有求必应”。
值得注意的是,陈斌提议的“共享实验室”目前已经对企业开放并提供服务。
“很满意。”陈斌表示。
第二期蓉易见·政商恳谈会
从今年1月首场“政商恳谈会”开始,新津每个月要举办一次主题“政商恳谈会”。
会上新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企业家面对面,坦诚讲问题、谈困难,相关单位予以回应,并明确解决方案和时间表。目前,“蓉易见·政商恳谈会”已举办4场,共办理回复企业诉求151条,受到企业高度认同。
蓉易见·政商恳谈会
“我们能明显感受到新津对企业的真切关心。”中粮生化总经理梁永红在第二期“蓉易见·政商恳谈会”上表示。中粮生化已决定加大投资、新建二期项目,并将原本明年11月投产计划提前到今年。
在新津事丰医疗器械公司相关负责人看来,恳谈会增进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在新津发展,我们有信心。”
企业服务新品牌
“周三企业服务日”
在新津,可能有企业一时搞不清什么是“疯狂星期四”,但肯定知道“周三企业服务日”。
宝湾项目负责人董珂对新津区如何过周三印象深刻——他多次参加了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组织的“周三企业服务日”。
董珂所在的项目涉及多个部门,“每次服务日都有多个部门参加,能当场解答企业的疑难困惑,不用多头跑。”
周三企业服务日
此前,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建立了服务专员一对一联系企业制度,基本实现在产企业、在建项目对口服务全覆盖。
“周三企业服务日”在全面梳理企业平时反映最多、最急、最难的问题基础上,每月一主题,固定周三,畅通企业反映情况和诉求的渠道。
另一方面,园区管委会还依托“津津通”APP在线收集企业诉求。四川晓麦负责人通过“津津通”了解到“周三企业服务日”的活动主题,“正中我们下怀,收获很大。”
“以‘周三企业服务日’为契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管委会方面表示,“收到诉求后,三个工作日内回复,及时协调解决。”
“服务日”相关活动切实帮到了不少企业——在“金融赋能智能制造”专场银企对接活动上,成都农商银行新津支行对中储粮油脂成都有限公司授信1亿元低利率贷款,有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2026年底
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改革无止境,发展不停步”,今年3月新津发布《关于深化数智赋能推动“服务增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全力打造一批新津特色营商环境创新应用场景,以更大力度推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创新开发的“政策找企业”智慧应用场景自4月9日上线以来,“免申即享”已兑付两批,惠及企业203家,兑现资金4399万元。
同时,正在开展第一批“易申快享”政策兑付5500余万元,受惠企业400余户,同步开展第二批“易申快享”申报工作;5月底前,全区“免申即享”“易申快享”预计兑付资金超1亿元,预计惠及企业500余家。
数据多跑路、企业零跑路。“免申即享”“易申快享”让惠企政策兑现更快捷,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在中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看来,这是名副其实的“可感可及”。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新津区发布的《实施意见》,2024年底,企业全生命周期智慧服务体系基本形成;2026年底,营商环境服务质效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上海信环固雅环境公司去年落地新津区,负责人李东来新津三次,也认识了新津三次。
最初新津留给他的印象是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市场开拓”;“再认识”缘于一次合作:在新津区的牵线搭桥下,他们与成都一家大型国企达成“牵手”,“政府服务非常到位。”
第三次则缘于一次参观——从新津民营经济博物馆出来后,他感受很深:民营经济在新津的历史脉络很深,“这里对企业的支持是一以贯之的,我们对未来在新津的发展充满期待。”
首席记者 :彭 亮
编 辑:姜 夕
审 核:雷浩然编 委:任 武 李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