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第一“面”!
提到“面”,你最先想到什么?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第一次见面是口腹为之“战鼓擂擂”的面食还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千姿百面”
今天我们要说的面,它历经了青年的麦苗期、壮年的麦穗期、暮年的面粉期,却在终点迎来新的起点,演绎更多新生、更多可能。
面塑,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种花、鸟、鱼、虫、景物、器物、人物、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
提起面塑,自然而然让人想到小时候赶集遇见的捏面人,面团在手艺人灵巧的双手中变换成各种造型、惟妙惟俏,小孩儿拿在手中竟然也忍得住一口不吃。“现在的面塑更多是一种艺术品,拿来吃的已经很少见了”,新津面塑手艺人张星提到自己小时候关于面人的趣事,为我们带来了这个故事。
他融合父母技艺 丰富新津非遗文化
张星的爸爸造房子很有一手,哪怕是简单的村舍,也要先画图纸,线条硬朗、尺寸明确,就连瓦片的数量都备注在一边,仿佛在纸上就能看到房屋建成后的模样,那时候没有彩绘,铅笔画的图纸就像现在的素描。爸爸的“土美术”像一点星星之火,在张星小小的身心慢慢燎原。
而妈妈做面食的“巧妇之才”更是打好了他的面塑基底。面团的柔软和清香,让张星跟着母亲一起包包子、包饺子,有时候还做花馍,把面团做成他喜欢的青蛙、蝴蝶、花生的样子,“尽管蒸出来样子变了,但内心还是很有成就感,吃起来也觉得格外香。”张星的美术功底和面塑之源给他日后的作品注入了更多灵魂,也为他坚持传承面塑技艺埋下了种子。
“新津非遗技艺种类多、传承度高,但面塑这一门却还是空白”,张星是土生土长的新津人,为了填补家乡的面塑空白,丰富新津传统文化表达,张星接过父辈的老手艺,用一双捏面的巧手开启了面塑的创作之路。
他用十年青春烙印面塑人生
“大多数美术生选择学习油画、素描甚至卡通画,对于传统的面塑知之甚少,主动学习的更少”,为了精进面塑技艺,传播面塑文化,让这门绝活不失传,从2015年开始,他把父辈的经验运用于自己的作品,又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教学,不断创作,不断尝试。
每一个动作循环往复,手指的薄茧印上了面塑烙印,十年间,上万个面团经他之手捏、搓、揉、掀、点、切、刻、划,吹毛求疵的他却只留下了几百件作品。
面塑的制作过程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还需要创作者的独特视角与创造力,扎实的美工基础和美学造诣,让张星的作品独具个人特色。
作为新一代面塑手艺人,他的作品有着关于飞天、水浒等经典传承,有着“柿柿如意”“大橘大利”的美好祝福。面簪子、面耳坠、面风景、面多肉、面熊猫,凡是你能想到的,他几乎都能捏出来。
如今他的作品面向市场,不仅是只能远观的艺术品,还可以让我们直接把面塑这门非遗技艺“戴”在身上,成为新津街头行走的传统文化传播者。
他用作品记录中国、传播新津
有人说,面塑艺术家思想都很保守,守着老祖宗的文化传统,很难融入现代文化。张星用自己的作品为面塑的与时俱进说话,诠释了传统、潮流、想象力三者合一的恰如其分,也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更丰富的内涵和表达。
他捏的空间站、宇航员完全场景还原,精细地表达出了一位手艺人为祖国航天科技高速发展的自豪之情。今年大火的游戏IP《黑神话悟空》也在张星的作品中被重新塑造,从造型到表情,张星的黑悟空仿佛从游戏中走来。
来自天府农博园的吉祥物宝宝墩墩在张星的手中得到了新生,灵气十足的蚕宝宝和憨态可掬的熊猫墩墩以面塑的形态为新津代言,也是张星用作品为家乡发声的爱意表达。
在新开馆的纯阳观有一间集中展示新津非遗手艺人作品的陈列室,现已挂牌成都青少年非遗研学基地,张星的面塑代表作品展陈其中,他本人也负责带着学生体验面塑,讲解中国面塑文化,把这项传承两千多年的技艺和文化一遍遍展示、一次次传播。
“接订单、做传承,现在和未来一直都要专注做好这两件事”,张星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传统文化的出路要闯出来,学生也要带一批”。
“我希望新津的面塑也能成为一张文化名片,走出国门,让世界看到新津手艺人的‘中国雕塑’”。张星为自己的面塑工作室起名“青渔”,意为青出于蓝、授人以渔。在此,我们希望张星的面塑传承之路一路生花、桃李芬芳、香出国门。
撰 稿:青 墨
编 辑:银春燕
审 核:雷浩然编 委:任 武 李燕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