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预告│中意建筑遗产修复联名展暨“築上筑”保护论坛即将举办

IRCAHC 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中心 2020-08-19










中意建筑遗产修复联名展







2018年12月8日,中意建筑遗产修复联名展暨“築上筑”保护论坛将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工程馆举办,届时,多位中意建筑修复名家、学者将在此展示、讲述中意两国很多重要的建筑修复作品及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沿内容。展览将持续至12月18日。


12月8日是上海历史文化名城日;32年前,1986年12月8日,上海被国务院正式列入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上海建筑遗产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枢纽,展览及论坛时间的选定也表达了对于这一重要日期的纪念意义。


本次展览及论坛由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市规土局指导,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意大利中心和设计学院承办,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中心为策展单位,具体负责执行和落实。






 









PART I

缘由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是我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副系主任曹永康,以及威尼斯IUAV建筑大学前修复学教授乔治·乔尼庚(Giorgio Gianighian)。


2013年,在曹永康主任的指导下,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乔治·乔尼庚教授参与合作,担任中心副主任。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



从那时起,上海和意大利威尼斯之间一直在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随着中心影响力的增加,米兰理工大学和都灵理工大学也加入了合作。


在过去几年中,这三所大学与我中心一直在推动几项重要的教育和研究活动,包括已经举办了8届的“中欧历史建筑保护理论与技术”高级研修班、一些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展览等。



 

举办“中欧历史建筑保护理论与技术”高级研修班



 

举办“都市传统民居保护国际研讨会”



 

举办展览



意大利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过去的20年间,参与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其中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以及威尼斯IUAV建筑大学所开展的建筑遗产修复工作,对意大利乃至全球的遗产保护事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所开创的修复原则与风格,一直被保护界奉为圭臬,但中国国内对这三所大学的建筑修复实践了解的并不多。


鉴于此,曹永康主任和乔治·乔尼庚教授决定联合组织一次高水平的、国际性的建筑作品联名展及学术论坛,展示来自意大利这几所大学以及中国国内建筑遗产保护领军人物的最重要的建筑修复作品。


其意义有四:


一是从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合作来看,能够展示近几年来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意大利中心”与意方院校合作的重要硕果,对双方未来的合作与发展有重要的深化作用。


二是从中意两国的国际交流来看,能够彰显中意双方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并继续促进中意建筑文化的交流、合作与发展。


三是从全球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来看,交流、对话与理解已成为必然趋势,中意两国代表着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通过展览可以显示:双方虽具有各自鲜明的文化特性,但在总体的保护方法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是从建筑遗产保护本身的意义来看,正如本次参展人、国际知名的建筑修复专家安德烈·布鲁诺(Andrea Bruno)所说:建筑遗产修复是“重新发现逝去的记忆,保护它并赋予价值”,本次展览与论坛也是对建筑遗产修复历程的保存与传递——保存那些中意历史建筑专家和建筑师的真实足迹以及他们所获得的成就,并把这些传递、呈现给未来,作为衔接过去和现在的新起点的见证。



 

上海交通大学一直重视中意双方的国际合作



 

中意大学联合举办建筑遗产保护studio,本中心副主任、威尼斯IUAV建筑大学前修复学教授乔治·乔尼庚(Giorgio Gianighian)现场解答疑惑。



 

本次参展人、国际知名的建筑修复专家安德烈·布鲁诺(Andrea Bruno)的代表性修复作品——里沃利城堡,显示了建筑遗产修复的意义与价值,“保证过去的记忆能够一直延续,即使有些部分可能有所变动,但不会消失或被遗忘”。








PART II

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承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意大利中心       米兰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都灵理工大学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                 威尼斯建筑大学

同济大学                                南京大学

 

指导单位

上海市文物局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上海市规土局     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

 

支持单位

上海市杨浦区规土局   

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广局   

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

 

策展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PARTⅢ

展览及论坛概况


 

    时间与地点:  


开幕式: 

2018年12月8日,9:00-10:00 


“築上筑”保护论坛:

2018年12月8日,10:00-17:00


展览时间:

2018年12月8日—12月18日

 


地点: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工程馆

 


   中意建筑遗产修复联名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中意双方共7位中意历史建筑专家和建筑师的修复作品,他们是:


常青

同济大学责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Hon. FAIA)


Andrea Bruno  

米兰理工大学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RLICC国际保护中心名誉主任


王时伟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总工程师、研究馆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


Marco Dezzi Bardeschi

米兰理工大学教授,意大利“保护建筑师运动”的创始人和激发者


赵辰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Giorgio Gianighian

威尼斯IUAV建筑大学前修复学教授


曹永康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副系主任,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展览内容包括:代表作品+专访视频+建筑模型+日常工作周边。

各参展人具体介绍附后。





展区布置



 

  “築上筑”中意建筑遗产保护论坛:  

 


常青   同济大学责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Hon. FAIA)

演讲主题:日喀则宗山宫堡的再生

Re-creation of Sangzhutse Palace-fortress in Shigatse



Chiara Dezzi  Bardeschi   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

演讲主题:项目的对白

Conversations on Projects



 Giorgio Gianighian   威尼斯IUAV建筑大学前修复学教授

演讲主题:低成本修复实验

Testing Low Cost Restoration in Heritage 



 Andrea BRUNO    米兰理工大学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RLICC国际保护中心名誉主任

演讲主题:築上筑

Building on the Built



 王时伟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总工程师、研究馆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

演讲主题:从北京故宫倦勤斋到新加坡凤山寺——看跨国合作修复古建筑

From Beijing's  Juanqinzhai of Forbidden City to the Fengshan Temple in Singapore - Study on the Restora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through Transnational Cooperation



 赵辰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演讲主题待定)



 曹永康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演讲主题:保护工作20年

20 Years in Conservation



另外,特别邀请了一些嘉宾出席本次展览及论坛开幕式,他们分别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同济大学、上海市文物局等组织机构。








PART Ⅳ

相关事宜



1. 本次展览及论坛配备意大利同声传译全程翻译。


2. 开幕式及论坛实况将由“在艺APP”全程直播,届时将公开直播平台地址,无法前往现场的人士可通过直播观看。


3. 欢迎高校、研究机构或其他团体集中组织人员前来参观,提前预约之后,我们将委派专业人员对展览内容进行讲解,便于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意建筑遗产保护修复的相关内容。

预约信息可发送至邮箱:ahc@sjtu.edu.cn(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PART Ⅴ

参展人简介




  常青(1957年)  




同济大学责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Hon. FAIA)。长期专注于建筑学新领域探索,世纪之交以来,通过跨学科交叉整合,领衔创办我国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拓展了“历史环境再生”学科方向,撰著、编著和主编多部专业著作,主持完成多个有国际影响的历史建筑存续和历史环境再生工程设计,如上海外滩源概念规划设计、外滩轮船招商总局大楼修复工程设计、浙江杭州来氏聚落再生规划设计、湖南汨罗屈原博物馆工程设计等。


20世纪末以来,先后获国家图书奖最高奖、教育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瑞士首届Holcium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区惟一金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金奖等。

   

出版著作: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学-同济城乡建筑遗产学科领域研究与教育探索》(主编)

《城乡建成遗产研究与保护丛书》(主编)

《聚焦外滩-都市遗产的保护与再生》(主编)

《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保护与利用设计实验》(编著)

《历史环境的再生之道—历史意识与设计探索》(专著)

《西藏山巅宫堡的变迁-桑珠孜宗宫的复生及宗山博物馆设计研究》(专著)

《摩登上海的象征-沙逊大厦建筑实录与研究》(编著)

《中华文化通志. 科学技术典. 建筑志》(撰著)

《西域文明与华夏建筑的变迁》(专著)

《中国建筑艺术史》(参著)

《中国古代建筑史. 元明卷》(参著)

 

代表性修复项目:

 

  • 上海外滩源保护与再生首个概念规划设计

  • 上海外滩9号“轮船招商局大楼”保护与再生工程设计

  • 上海东外滩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概念规划设计

  • 杭州长河镇来氏聚落保护与再生设计

  • 西藏日喀则桑珠孜宗宫保护性复建工程设计

  • 台州海门老街保护与再生设计

  • 珠海陈芳故居修复工程设计

  • 宁波月湖西区北片保护与复建设计




宗宫历史影像(下左)、毁后废墟(下右)和平面图(红色为废墟)


宗宫意象草图


宗宫复原分析模型


堡台废墟保存加固(下)、宫楼整体复原后(上)


宫楼一角(左)和主入口(右)


室内过厅及“阿嘎土”地面


恢复后的日喀则老城天际线制高点

代表性修复作品:西藏日喀则桑珠孜宗堡保护性复建工程设计





  Andrea Bruno教授(1931年)  




米兰理工大学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RLICC国际保护中心名誉主任。196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派到阿富汗进行建筑遗产修复工作,从此开启了国际建筑师跨国建筑修复的实践活动。其后不久,他又开始了大学教授生涯,在都灵理工大学和米兰理工大学教授建筑修复学科,并在ICCROM等国际修复机构任教。


作为国际知名建筑师,他在法国和比利时曾获得重要奖项。他的修复作品包括在都灵以及欧洲和其他地方的重要的纪念碑修复等。以下这些是他最重要的作品:

里沃利城堡,1961-84和意大利里沃利的ManicaLunga-1988-2000;农业和兽医学校在Stupinigi狩猎宫殿,都灵,意大利-1977;Maa考古博物馆,Paleokastro,塞浦路斯 1987-89; 意大利都灵经济与商业学院 1977-91;卡里尼亚诺宫,都灵,意大利 1987 - 94年;罗马马戏团,塔拉戈纳,西班牙 1987 - 94年;法国尼姆尼姆大学沃邦堡 1993-95;科西嘉博物馆,科尔特,法国 1991-98;MuséedesArtsetMétiers,法国巴黎1992-2000;水博物馆,Pont-en-Royans,法国 1999-2002;Lichtenberg城堡,Lichtenberg,法国  1992-2002;Brigittines教堂,布鲁塞尔,比利时 2003-07;Bagrati大教堂,库塔伊西,佐治亚 2011-13。





代表性修复作品:利赫滕堡城堡,1992-2002





 王时伟(1956年)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总工程师,研究馆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


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古建筑研修班,从事古代建筑保护与研究工作四十余年;主持了中美合作的故宫倦勤斋及宁寿宫花园保护修缮项目,其中于2008年完工的倦勤斋保护工作及其相关成果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其主持参与的新加坡凤山寺保护修缮项目,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

   

主编或参与编写的主要出版物包括:

《倦勤斋研究与保护》

《乾隆花园研究与保护:符望阁》

《乾隆遗珍:故宫博物院宁寿宫花园历史研究与文物保护规划》

《清代官式建筑营造技艺》

《乾隆花园皇家文化系列之一:倦勤斋》

《乾隆花园皇家文化系列之二:木艺奢华》

《乾隆花园皇家文化系列之三:建筑彩画研究》

 

代表性修复项目:


  • 故宫建福宫花园复建工程

  • 故宫倦勤斋修复工程

  • 宁寿宫花园,又称“乾隆花园”修复工程





代表性修复作品:故宫建福宫花园复建工程





  Marco Dezzi Bardeschi教授(1934年-2018年)  




米兰理工大学教授,意大利“保护建筑师运动”的创始人和激发者。在阿雷佐监督部门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然后于1976年在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系从事纪念碑修复工作,1980年开始在米兰理工大学任教,并在那里从事建筑保护及环境资源保护工作。


他的建筑修复活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阿雷佐,圣弗朗西斯教堂内的新祭坛,1965年)。在1975年至1980年期间,他在中世纪的核心城市阿雷佐(Certaldo)开展建筑保护计划和复兴项目。其后于1978-1980修复了米兰法理宫(Palazzo della Ragione)。


在他四十多年的建筑修复保护工作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2006 - 2017年那不勒斯(Pozzuoli Duomo)的建筑修复和2006-2010年米兰的卡西娜·卡卡格纳农庄(Cascina Cuccagna)的建筑修复中,巧妙地运用当代建筑修复的新思维,完好地保留了原始建筑的结构和材质。他因此被选为佛罗伦萨的Accademico delle Arti del Disegno(艺术与设计学院学者)。在2003年至2007年期间,他担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意大利分会会长,同时担任历史花园研究委员会副主席。


他的实践领域包括建筑修复项目、教学、研究和写作,有超过一千种出版物,创立并指导了评论“ANANKE”,并始终站在意大利和世界遗产保护的最前沿。






代表性修复作品:米兰法理宫(Palazzo della Ragione),1978-1980





  赵辰(1957年)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8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并留校。随后涉入建筑设计教学和建筑历史与理论领域的研究,曾经先后两次在瑞士联邦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建筑系深造,也曾多次在美国及欧洲其他国家学术交流。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对西方与中国及非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已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并出版专著“立面的误会”,产生相当的学术影响。他在建筑与城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方面也有卓越的成果,建成一些重要的建筑作品。曾获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一等奖),建设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

   

主编或参与编写的主要出版物包括:

《新体系的必要--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教学、研究的构想》

《作为中国建筑学术先行者的林徽因》

《木之建构——关于国际当代木构建筑的发展》

《域内外中国建筑研究思考》

《中国木构传统的重新诠释》

《以建构启动的设计教学》

《中国近代建筑学术思想研究论文集》

《南大建构实验》

 

代表性修复项目:


  • 南京大学大礼堂修复工程

  • 南京大学赛珍珠故居复原及纪念馆项目

  •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修复工程

  • 南京市老菜市8号(荷兰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修缮工程

  • “蒋寿山旧居”地块(D4)城市设计暨体验式精品酒店建筑设计;南京市三条营古建筑(蒋寿山旧居)修缮工程

  • 南京市神策门复原工程

  • 宁波市慈城镇古县城衙署建筑群重建工程

  • 慈湖书院







代表性修复作品: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修复工程





  Giorgio Gianighian教授(1944年)  




威尼斯IUAV建筑大学前修复学教授,1970年毕业于建筑学专业,自1973年以来担任助理研究员及讲师,2007年任职建筑修复主席(IUAV)、IUAV国际事务副总理(2010-2015)。2010-2015年任职威尼斯国际大学教授和研究员,学术委员会成员。


他同时是加拿大、英国、苏格兰、日本、以色列、法国、哥伦比亚、意大利、保加利亚、德国、美国、尼泊尔、印度、阿根廷、阿尔巴尼亚、科索沃、斯洛文尼亚、挪威、泰国、黑山、俄罗斯及中国的客座教授和主讲讲师。(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保护国际研究中心IRCAHC-SJTU副主任,自2013年至今;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2014年至今;同济大学CAUP,2016-2017;复旦大学2016-2017;南京大学2017;苏州大学2017)。

出版书籍:有96种出版物,包括书籍、散文、建筑历史和修复文章等,以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和中文出版。

任职机构:阿加汗文化信托基金会;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意大利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SACH);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专家(尼泊尔、亚美尼亚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摩尔多瓦、泰国、缅甸,自2002年起);2010年由世界银行任命,在利比亚负责可持续文化遗产的宣传;2012年开始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伊朗强化亚美尼亚修道院的使命。


学术兼职:展览馆馆长;历史和文化遗产修复策展人(1984-2013年);剑桥圣约翰学院海外访问学者(2013年)。


主要专业修复项目:

  • 威尼斯圣马克广场的Torre dell'Orologio(钟楼)(1997-2006);

  • EkmekçizadeCaravanserai - Edirne Turkey(2004-2005),Tender Dossier,欧洲委员会;

  • 红色城堡 - 利比亚的黎波里(2007-2010),利比亚政府。






代表性修复作品:红色城堡 -利比亚的黎波里(2007-2010)





 曹永康副教授(1972年)  




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大学(IUAV)和佛罗伦萨大学访问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副系主任,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大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历史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多年来致力于建筑遗产保护的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工作。主编《南洋筑韵》,译著《这是威尼斯》,合著有《上海工业遗产新探》。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三十多项纵向研究课题,二百多项建筑遗产的保护修缮实践项目。包括村镇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单体修复设计、复原研究等等,在专业领域,坚持走科学化、专业化、国际化的道路,团队的工作重点是建筑遗产的无损检测和数据管理。


代表作品有:上海徐汇中学崇思楼修复设计(获得2011年度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奖)、上海交大总办公厅保护设计(获得2017年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新西兰中国花园(获得2011年新西兰国家最佳园林”奖),上海明代徐光启墓复原研究(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上海川沙中市街修缮与活化设计(获得2015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等。






代表性修复作品:上海市徐汇中学崇思楼修复设计



这7位参展人大多数已经工作多年,都全心致力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他们将耕耘数年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生活,奉献给建筑和城市遗产的修复与保护。他们自身也都非常关注建筑遗产修复研究,这是建筑保护项目本身的基础。


举办一次高端的、国际性的活动实为不易,希望能为我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实践及学术交流尽一点微薄之力。欢迎业内人士及其他对建筑遗产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前来参加,期待本次展览及论坛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






    (审读:丛绿  编辑:周雨珏)




    微信名: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微信ID:SJTU-IRCAHC

    ❶ 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❷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一支联合国内外多学科方向、较早从事建筑遗产保护的产学研团队,研究方向与实践领域包括: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安全监测、病症勘察、修复技术、传统建筑再创作等。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将转至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