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杂谈】由“安全感”联想到“房地产”

2016-11-20 饶泽立 饶有兴趣


事先申明,笔者不是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士,虽说是古语说的好,隔行如隔山,没在这个行业里做过差不多没有资格谈房地产的话题。其实不然,我不懂房地产,但是有一种东西我还是懂一点的,那就是心理学知识。


回到标题,安全感与房地产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呀,能有什么关系呢?


错!要知道,万变不离其宗,房地产行业也是一样,他是以人为主导的,当然也逃不过人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啦!这个角度来看,心理学相关的“安全感”就与“房地产”有关系了吧!


好。要谈这层关系,就得从心理学的概念来讲起啦!


  

1

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谈到心理学,那一般都得谈到著名的马斯洛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今天笔者对于最基础的生理需求就不去多说啦,一般人都能懂。笔者今天就想重点谈下这个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在精神层面的说法很多通俗叫“安全感”。


为什么我们民间传统男女婚姻喜欢门当户对?其实也是出于对婚姻后期安全保障的一个考虑。假如两个地位相差悬殊的两个恋人,婚后的现实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婚姻的破碎,这种案例不多说,百度下一大把。


再来看下这个房子的问题。房子与婚姻的关系我想大家都不用我说什么了吧,关系很大,有很多地方,没有房子是根本别想谈结婚的事的。


那么,房子真的那么重要吗?回答是肯定的!房子很重要。因为有了房子,你这个人就有个根,最起码有个窝,有个落脚休息的地,当然了,有人也许会说,房子不一定要买,可以租啊。是,没错,但是,你觉得租的房子有保障些还是自己买的房子有保障些?再说,人的心理也是这样的需求,安全第一不单只工地施工里的户外安全,还有心理踏实的那种“安全感”。女人找男人对象,有很大程度也是觉得对方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能信任,所以才会答应结婚一起过日子。


安全感,首当其冲还真同物质基础有很大的关系的,房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证明!


那么,我们再用另一个角度来看下“安全感”与“房地产”之间的关系吧!房地产是硬件,也是软件,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本身也是一种精神需求,即人们的“安全感”的象征。


既然全国人民都有“安全感”的需求,那么,建房子的房地产商是不是也跟着这层硬性需求市场的高涨而收获满满?近观近现代中国高速发展史,可以看出,哪里人口越密集,哪里的房地产市场越活跃,房子价格高。虽说国家现在正在用政策性手段限制北上广这种超级大城市的发展规模,但是,人们内心的“安全感”对于房子的需求热情却是没见降低,只要身上有足够的房钱就会豪不犹豫的买房子。


谈到这里,笔者有个小看法,笔者觉得,中国的高房价这种事情很难在短时间内会降低,为什么?因为,这是人性的“安全感”的必然需求而导致的,其它国家政策强制性降低房子价格的意愿是好的,但实际运营起来真不是那么回事!要想房子价格降低除非一种可能,那就是哪天劳动力人口降低,人口大面积迁移,人动了房子价格才会跟着变动!现在国家为什么提倡生二胎的政策,这其实也已经说明了我们国家劳动力下降了,人口红利已开始淡化,所以部分地区房子价格有所下调,但就是动静不大,因为这个人口变动总体来说还不是很大,这是一个长期过程,所以笔者认为,短期内房子价格下降只是一个暂时现象,真正大幅下降的时代那还得数十年时间慢慢酝酿!






END



如有不认同本人价值观的欢迎吐槽!



一个只按兴趣出牌的社群


 

加油,又是美好的一天!

内心的火热让我觉得天天都有好事情发生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