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力“从零到一”,闵行这个“湾”成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南部“主攻手”

今日江川 2022-04-01


造型现代时尚的横泾港滨水休闲空间


沿剑川路长约两公里的龙湖淡水河畔科创园,矗立起一座座颇具现代感的厂房,春日暖阳下,有员工来此漫步小憩,未来这里还将引入赛艇俱乐部,创业者们在工作之余可以碧波逐梦;百年沪闵路旁,古朴雅致的砖红色厂房正在塑造“逆生长”城市更新典范——由原大中华正泰橡胶厂旧厂房变身而来的“华谊万创·新所”将打造以医疗机器人产业为主体的特色科创园区……


20多年前,紫竹高新区和零号湾所在被人们戏称为“闵大荒”,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上海科创高地和产城融合新城区,成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南部“主攻手”。孕育了新中国工业文明“四大金刚”和“五朵金花”的闵行区,正在成为上海科创力的重要策源。


发力“从零到一”,这个湾区有“虎气”


造型现代时尚的滨水休闲空间、兼具工业气息和设计元素的厂房、热火朝天的创业创新氛围、只争朝夕的抢开工抢开局……

虎年新春,大零号湾新一轮规划建设正酣。从昔日一个窄窄的产业园起步,到如今宜居宜业的生态科创街区已风华初绽、雏凤清鸣。

“目前我们已完成开放式街区风貌形象提升概念设计,工程项目也在加快建设,将进一步打造开放共享的城市科创生态空间。” 上海南滨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书记倪悦婷告诉记者。


大零号湾T型开放式街区载体建设情况图


大零号湾,这个名字承载着闵行区“从零到一”原始创新的决心和担当。目前,大零号湾核心区入驻企业70%以上为科技企业,在2021年上海市创新创业大赛中,大零号湾区域有26家企业获奖;在参加全国智能制造组别比赛获奖的11家上海企业中,有4家是大零号湾区域企业。

不少产业科创界的“大块头”也慕名而来,电气西门子智慧能源赋能中心、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华为5G产业服务平台等大企业创新中心相继落地。

“紫竹高新区和零号湾,是闵行打造上海南部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也是闵行未来发展的希望与动力所在。”闵行区委书记陈宇剑为零号湾描绘了这样一幅蓝图:美丽、温馨、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的,让创业者可以漫步、休憩、交流,也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闪耀出智慧的光芒,甚至可能24小时运转,白天生机勃勃,夜晚灯火通明,不仅有创新气息,更有生活气息。


源头活水来  “环高校科创带”有活力


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对着电脑屏幕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机械臂;另一头,手术机器人的持针器精细地将蛋壳一片片从一个生鹌鹑蛋上剥下来,内膜和蛋液毫发无损——这台中国自主研发的微创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已大规模开展注册临床试验,部分性能可超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剥生鹌鹑蛋壳、缝葡萄皮这样的机器训练主要是用来模仿手术中的精细操作。而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可以在疗效不打折的前提下,实现对病人创伤的最小化。”北京术锐有限公司首席技术执行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徐凯说。

2010年,徐凯从美国回到上海,在鼓励成果转化的大背景下,他选择在交大附近的大零号湾创新创业。“新兴领域创业需要好的创新生态。这里人才聚集,高科技企业汇聚,是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徐凯说。

图灵量子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金贤敏也将公司安在了这里。“我从交大步行到园区办公室只要3分钟,仅一墙之隔,方便我们‘泡’实验室。”他告诉记者,与高校“零距离”优势是创新的重要动力源。依托学校和园区周边良好的创业生态,更有助于公司不断攻克技术难题。

2021年,闵行出台《闵行区关于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打造环高校科创带的实施方案》,加快推动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华东理工、电机学院等大学科技园建设,落地一批师生校友创业项目。


“大零号湾”规划图


多年来,大零号湾不断完善科创政策体系,与高校院所建立成果信息定期沟通和工作联动机制,建立2千余台大型科研仪器设施设备共享平台,已初步形成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基地、科创综合体等融合发展的布局态势。

大零号湾的创新生态也在快速提升。目前,湾区已入驻闵行区行政服务中心大零号湾分中心、闵行区科创服务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南部分中心、闵行区高端人才服务中心等企业服务机构,可零距离为周边区域科创企业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

“未来,闵行将把大零号湾建成创新创业首站区、成果转化最佳实践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集聚百家上市企业,千亿产值规模,万亿市值,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科创新地标。”陈宇剑表示。

多点发力  南科创的“闵行担当”逐步彰显

建设上海南部地区科技创新中心,这是闵行区在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中的定位。大零号湾的蝶变新生带动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加速发展,闵行区也实现了多个上海市第一。

闵行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已近10%,居全市第一;拥有国家级、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912人,约占全市引进总数的四分之一,居全市第一;在闵行工作的两院院士76人,占上海的41%,培养了25名市级青年创业英才,居全市第一……


大零号湾科创大厦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加强。闵行区与上海市科委共建“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以虹桥商务区为核心,以长三角为主要辐射区,加快推进国内外科技成果在闵行转移转化,打造国际技术交易的集散地。

“星辰大海”产业集聚优势进一步发挥。推动航天、航空、船舶等技术转移转化,中航机载总部落户闵行,项目总投资96亿元,预计产值73亿元,将推动形成以上海(闵行)为核心的“机载系统长三角航空产业聚集群”。

吸引人才举措进一步加大。2022年,闵行新增人才专项资金1个亿,向优秀青年创新人才、高端海外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等倾斜。同时,完善人才公寓配套,集中推出14个区级人才公寓项目,共10826套93126平方米。全区五年内将新建、筹措5万套人才公寓。

陈宇剑表示,闵行将加强政府与科技研发机构、创新创业团队的交流,增强服务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丰富的科创资源及大力度的研发投入转化为科技创新成果,进而转化为推动闵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真正把闵行经济发展推向科技创新驱动、开放推动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资料来源 | 新华社、今日闵行


上海市卫健委:相关排查和管控是阻断疫情传播必要措施,市民不必担心


喷喷喷、擦擦擦……共享单车消杀,安排!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在即,看江川“阳光家园”传递自强不息的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