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陶正明将军:我的父亲

2016-10-04 陶正明 前线报

父亲唯一的一次来部队,却走失了。30年前,我在军纪检办公室当主任,正月初三,不识字的父亲跟着在上海警备区的表弟到部队来看我们,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那时春运火车特别挤,从我家湖北大悟到浙江湖州军部,汽车、火车要转5次。在河南郑州转车,他两人走散了,父亲扒上了车,表弟没上了。父亲只有到上海的火车票,还有几块钱,再加上带给我们的猪肉土特产,他节约,在车上不舎得买吃的,一直饿着。    他除了知道我的名字和当兵的,其他什么都不知道。火车到了苏州,不知什么原因,他下了车。    怎么找到儿子的部队,他没有法子,苏州百姓听不懂父亲的话,他就凭着儿子是当兵的,见穿军装的就求帮他找儿子。别人问他儿子在那个地方当兵,是干什么的,他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叫陶正明,当兵的,简单的信息使别人无法帮父亲。    严寒的冬天,雨夹雪下的不停,一天一夜,父亲不停地走,不停地打听。第二天下午,他看到了有个大门,当兵的拿着枪在站岗,像遇到救星一样,连忙上去请战士帮帮忙,由于父亲没有多的信息,加之农民穿着,温透的衣服,背上的布袋子。战士当他是上访者,或是讨饭人,或是精神病患者!几次驱赶父亲他就是不走,父亲认为在这里踏实,因为是部队,有当兵的站岗,儿子就能够找到。天早黑了,别人晚饭都吃了,他还在墙边蹲着,嘴里不停地说,我找我的儿子,他是当兵的。    事也凑巧,这个部队是军炮兵旅。政治部陈副主任正好坐车回家,父亲知道坐小车是当官的,他就去拦车,车停了,父亲大声叫,我要找儿子,儿子是当兵的。陈副主任问父亲那里人,儿子叫什么名字?父亲回答准确。陈副主任因工作原因与我打交道比较多,第一个就想到了,他立即指示值班室电话联系上了我。我和家人正在为走失的父亲焦急万分时,突然听到电话那头父亲那亲切而熟悉的声音,又惊又喜又难过!    陈副主任立即通知组织科(师以下纪检部门设在组织科)林超科长。林科长把在家的干事全动员起来,因天太晚,苏州到湖州公共汽车停班了。派人把父亲接到招待所,叮嘱伙房做饭,派人搬来煤炉子,帮父亲烤干衣物。    不一会,父亲吃上了热腾腾的肉絲面。这一夜,尽管卧室,床和铺盖是他有生以来见到最漂亮最舒服的,尽管他两天两夜未合眼,但他想儿子,想媳妇,想孙女,还是睡不着,不停地起来看房子窗户外,天亮了没有!    第二天一大早,林科长又陪父亲吃了饭,送到长途汽车站,买了票送上车,目送汽车远去才离开。    我和家属早早赶到湖州市长途汽车站,父亲下车了,看到我们,满脸笑容,连声说,你当兵这么远,这一趟真是怪难的,你们快快谢谢那几个领导。我连忙从父亲肩上拿下包裹,背起来,说,好!好!我和家属分工,她去帮父亲买帽子、衣服,我陪父亲回军部家!    到了军部,女儿见了爷爷,有点陌生,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爷爷,她发现了我俩的脸像,幼小的心灵一下子知道是自己的亲人,是爸爸的爸爸来呀,她扑进爷爷的怀里,哭着说,这几天,爸爸妈妈天天念着爷爷,担心你走丢了,我没有爷爷了!女儿哭了,父亲哭了,我也哭了!父亲用手抹干脸颊上的泪水,对女儿说,孙女乖乖,你要好好读书认字,你爷爷就是家里穷,从小没上学,是个睁眼瞎,来找你们才吃了这大苦。听了父亲的几句话,女儿不哭了,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她读书从未马虎过,这是值得爷爷最骄傲的!    家属把衣服买回后,又带父亲到军人服务社澡堂去洗澡,然后换上新衣服。人靠衣装马靠鞍。父亲一下子年轻了许多,驼背也伸直了一些。我们陪着他到湖州照相馆照了一张像。这是他有生以来留给我们珍贵的唯一照片。    父亲劳作惯了,闲不住。吃完中饭,他就帮我种菜(那时工资低,军部在乡村,我们种了几块地)。菜种好了,又要让帮他找活干,我说你歇歇吧。等我们上班去了,他看警调连战士在打扫军部大院的卫生,他也上去和战士们一块干,铲杂草,通水沟,扫树叶。战士们开始不让他干,后来知道是我的父亲,就主动给他水喝,拿毛巾让他擦汗。    他每顿吃饭,掉在桌子上的一片菜叶、一粒米饭,都用手拣起来放在嘴里。他从老家带来的猪肉,在路上耽搁时间长,有些变质,散发异味。他说,你们不要吃这个,吃新鲜的,我来慢慢吃。每顿吃饭,他总醮些辣酱,一块一块吃的那么香甜。我们用筷子去挑,他连忙把那只碗端开,说,你们肚子受不了,我不要紧的。我们见此情景,喉头发硬,但也不能当他老人家的面难过!    星期天,我陪他到杭州去玩玩。第一站看西湖,听说景点要花钱买门票,他说,这有什么看头,不就是一个大水塘吗,我们老家那个塆子没有?不过,这个塘大,塘边上栽的树、花、草,比我们那里塘边好看。一听说到了岳王庙,他主动说进去看。他仔细端祥岳飞的坐像,对我说,我从小就听说书的,最爱听杨家将、岳飞传。岳飞也是个当兵的,他妈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几个字,我带着他去看那四个字,他突然冒着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这几个字这个大,要用好大的墨块,肯定很重,够岳飞背的,当兵就要当岳飞那样的兵!”    到了中午,我俩找了一个小饭馆,点了两个菜一个汤,打了四两酒、两碗饭,花了十多元钱。他一再说太多了,太贵了。我陪他吃的差不多,就放了碗。还有些残汤剩饭,他把这些都赶到汤碗里,吃的干干净净的!这天晚饭我们是回家吃的,他说中午吃多了,晚饭就不吃了!    在军部,他要去看我工作的地方,那天早饭后,我带他去看了我们的办公室,两间房,里间挡案室,外间办公室,三张桌子,我和两个干事一人一张。两个干事叫他伯伯,他连声答应。我看他表情有点不解!过了几天,我到一八一师去组织纪检干部集训,时间一周。因我老家有旧习,公公和媳妇不能多接触,尽管我家属对父亲很好,但老人封建意识一时不会改变。他提岀和我一块去。我理解老人,就带着父亲,住在五四一团招待所。    第一天晚饭,王敬喜师长、赵太忠政委知道了,特意赶过来,用师农场的自酿酒宴请我父子俩,我甚为感动,终身铭记!当我父亲知道是两个师长(因他不懂政委是什么官,我只好说也是师长)来陪他吃饭,他一下子站起来,两只腿不停地抖,头上直出汗,话都不敢大声说,我从来没这么近看过这么大官。小时候老远看过国民党的师长,骑个大马,后面跟了好几个勤务兵。王师长、赵政委哈哈大笑,一边劝他喝酒,一边对他说,你儿子干的好,年轻轻就当了正团了。父亲说,不是团长,是什么主任,手下才两个兵,我们老家主任多的是,村主任,治安主任,妇联主任……他还不如当个连长呢。父亲酒喝多了,也不太怕两位领导,话也就多起来了。这时,我想他到我办公室看了后,为什么不解的原因,他认为我不该当主任,应该去当带“长”的!    这天晚上,见到了两个师长,又陪着喝了不少酒,特别兴奋。到了房间,拉着我坐在他床旁边,拍着我的手,又不厌其烦地说起旧话,老大呀老大,不管你在队伍上当什么,四乡八村的熟人见到我,说我有两个儿是当兵的,我就欢喜,干活不觉得累,走在路上比别人高一头!你爷爷经常对我和你伯父讲,人一辈子,再穷不摸错口袋,讨不到老婆不摸错床板,再受怨枉不要害人整人,讨荒要饭也要让儿女读书识字。这次见到你住的房子比你老子好,媳妇也能干,孙女也乖,学习好,我就放心了!我就来这一次,再不会来添事了!你多在队伍上干活,不要回家,回来花功夫又花钱!我们在家不让你操心!我泪流满脸,泪珠滴落到父亲的双手上! 过了几天,我送父亲从南京坐轮船回家。一是让他坐坐船,二是坐船舒服些,三是坐船比乘火车便宜!这后一条是父亲选择坐船的重要理由!    父亲回家十年整,我没有回过一次家,等我回家时,是为他老人家到天堂送行的!他理解我们,临走的那天,他吃好晚饭,看好两集《水浒传》,就睡觉了,凌晨他就安详地走了!我分析是心脏和脑子要休息。凌晨三时接到噩耗电话,早上给政委报告请假,首长说原定上午政工会你还要主持,下午走吧!下午,我从杭州火葬场买了一个大理石骨灰盒,乘飞机到武汉,赶到灵堂已是晚上8点多钟了。我见到父亲静静地躺在那里,我扑上去,将自己的脸轻轻地贴在父亲的脸上,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一阵晕厥后,睁开眼,对着父亲耳朵说,对不起呀父亲,我早应该多回来几次来看你,也是我们的无知和疏忽,没有给你体检,使你的身体器官早岀了问题,带着故障运转,才走的这么早,这么快呀!    刚刚六十七岁,生我养我的父亲!



陶正明将军在本报发表的部分文章:

1、妈妈,儿子为您打前站(作者:陶正明将军)

2、军人的初心是什么 | 陶正明将军八一前夕即席朗颂

3、从陶正明将军发声看战争后遗症 (5万+ 阅读量)

4、将军喝茅台的故事

5、将军随笔:天边与身边



陶正明将军介绍

 


陶正明,男,湖北省大悟县,少将军衔。1972年12月入伍,参加过中越边境作战。

在人生的道路上,陶正明既喜好武又酷爱文,生活中热衷于文学,刻苦钻研文学,积极创作文学作品。先后在中央级报刊、电台、省军级报刊、杂志及地方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1237篇。其中主编或参与编辑《中国社会学与行政管理》等著作12部,长篇报告文学《两用人才开发者们》、《军长》社会反响大,效果好。《两用人才开发者们》获全国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解放军文学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