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博优享|盛夏蝉鸣:博士论文研究历程的回顾与分享
编者按
有请本期分享人
李唯
考古文博学院
01
收集材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收集材料是开展博士论文研究工作的第一步,至于如何收集材料,则因学科性质而异。
考古学研究的基础是田野考古。诚如傅斯年先生所喻,考古工作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以我自己的体会,通过课堂听讲或阅读文献获取到的考古知识往往需要结合田野考古实践方能够被真正领会吸收,尤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会促使我们主观能动地进行思考和查阅文献,记忆和理解也就更加深刻。我的博士论文也涉及古环境与生业经济,但是开展这些科技考古研究同样需要深入田野工作一线,在充分了解遗址考古背景和环境背景的基础上,带有问题意识地采集样品开展后续实验室分析工作。因此,田野是考古专业学生最特别且最重要的课堂,同时田野考古现场理应成为考古研究的第一现场,这也是老院长赵辉教授一直向我们灌输的考古学研究理念。当然,广泛阅读文献、总结前人研究的贡献与不足也是开展博士论文研究的重要基础,这部分内容需要在中期综合考试之前夯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博士论文研究的视野与高度。
我的博士论文选题源于自己参与的田野考古实践,这是相对稳妥和便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提供颇具分量和价值的一手材料,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滋生的自信心与好奇心会共同驱使研究的深入与推进。论文材料不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收集:第一阶段截止论文选题环节之前,可以广泛和大量地参与田野考古实践,启发灵感的同时也需要逐渐收拢方向,至选题环节时需要充分明确已有材料情况与尚缺哪些材料;第二阶段截止论文写作之前,结合选题环节时确立的框架以及老师们给予的意见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受限于时间,这一阶段不建议“陷入”大规模的田野考古工作,更适宜完善室内整理和实验室检测分析工作。我对第二阶段收集材料的时间安排便欠妥,前期过多参与田野考古工作,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已与论文主题无关,加之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导致后期开展室内整理和实验室工作均未能够如期完成,写作时间被严重压缩。
02
搭建框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文选题环节,老师们最关心两条:一是框架,二是材料。所以,我们需要确认主题,并且根据已经掌握的材料(包含一手材料和已发表材料)初步搭建起研究框架。考古学博士论文既非田野考古或实验报告,亦非由若干篇小文章组合而成,通常是将各类材料“揉碎”之后置入研究框架中进行编织,所以势必需要应对材料不平衡的大难题,要么取,要么舍。实际上,取之容易,舍之难,我对此深有感触。
我最初拟定的论文框架包含对社会结构的讨论。然而,论文对研究区史前考古学文化、自然环境和生业经济的复原研究基本都能够补齐,社会结构方面却存在空白,尤其缺少仰韶文化时期的材料,所以老师们在开题环节便建议我删去该章。由于我之前曾开展过相关研究,发表的认识也受到一些前辈学者的认可与鼓励,所以不甘心就此放弃,还想着“挣扎”一番。为了应对这部分材料的不平衡,我引用同时期周围地区(相同文化)的材料作为指代,结果代表性不足,与其他部分的研究尺度不一,显得“东拉西扯”,故而在预答辩时受到老师们的严厉批评,勒令在送审前删除、调整,而这样的被动和窘迫本可以完全避免。
因此,开题是论文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值得一切深思熟虑。切实可行的研究框架是论文成功的一半,仿佛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器,帮助去除由于思维发散滋长的杂草与繁芜,指引作者有条不紊地开展后续研究工作。并且,切忌盲目自信,一定要虚心听取建议,确立框架之后也不宜再做大改动,尤其忌讳边写边改,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03
正式写作: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正式写作之前,文献和材料梳理工作需要提前做好,即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进行归档,保证写作时引用资料畅通无阻。并且,进入正式写作阶段,获取一手材料应到此为止,建议一鼓作气,不要因为产生新的想法而中途离开,带来的中断会远远超过想象。博士论文终究只是阶段性研究成果,不妨先完成,再完善。
写作过程中,倦怠和焦虑是难免的,具体应对之策因人而异,但是无外乎坚持与规划。尽可能杜绝“实在不行就延期”的想法,因为即使再延一年还是会来不及,抑或,永远都会觉得来不及。预答辩就是红线,不论好坏,至少都要在此之前交一份初稿给老师们审阅。
我写作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每天起笔阶段不想写,也不知道写什么。对此,我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写作习惯设计了两套对策:一是前一晚结束写作之前,趁思维活跃并且保留对当日写作的记忆,赶紧列下第二日的写作计划或提纲;二是翌日写作时,首先回顾前日所写内容,往往会进行修改,既重温了写作思路,也完成了热身。另外,撰写各章节时不要横跳,尽量一次性完成之后再撰写下一章节,这是因为字里行间存在行文逻辑,并且我们能够产生的精华认识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思考才能够得出。在此期间,对其他章节的灵感和火花暂时先记录在笔记本上,来回折腾意味着长期中断,势必造成拖延。
焦虑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我自己便很容易焦虑,所以习惯于提前规划,倒也间接保证了按时完成工作。坦言之,我的写作时间规划很不健康,但是足够规律。写作一小时起身走走看看固然是健康的写作习惯,但是对我不适用,因为自己光是进入写作状态就需要花上较长时间,我也不认为健康舒适地开展博士论文写作对于普通人是可行的。但是,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和身体精神状态制定规律的时间安排,一定能够大大减少因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另外,运动是十分健康的减压方式,我写作期间每晚都会听着音乐慢跑半小时以放空、休息,效果很好,可以一试。
04
答辩之后: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博士论文答辩是一场考核,但是知也无涯,学术研究永远没有尽头。即使对于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本身,充其量也只能够代表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实则新的起点。
博士论文的修改至少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答辩之前,需要综合预答辩和外审环节的意见进行修改。其实,这一阶段的修改比之前写作更需要勇气和毅力,并非由于自满之心作祟,而是由于长期写作过程中积攒的倦怠在通过预答辩和外审之后难免迸发,有时甚至产生不想再看论文的排斥情绪。对此,志在评选优秀博士论文的作者尤其需要放平心态,咬定青山不放松,趁热打铁继续修改。
第二阶段则是答辩之后,不断完善和升华论文的内容与价值。在评审老师的指正下,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论文存在诸多不足,除了需要在未来工作中补充核心材料,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材料之间的结合度与论文整体的理论高度。但是,诚如导师张海先生意味深长的笑言,以我现在的能力和视野尚不足以跳出刚刚形成的思维定式,必须潜下心来沉淀和酝酿,积攒更多经验之后再修改方能够游刃有余。是啊,道阻且长,唯有砥砺前行,在此与君共勉!
05
盛夏蝉鸣: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严文明先生和张海先生,以及参与论文选题、预答辩、外审和答辩等环节的诸位评审老师,总是真诚地对论文提出中肯的批评指正,越是刺耳,就越是切中要害,令我的写作和修改受益匪浅。
实际上,这篇小文对本人博士论文研究历程的简要回顾与分享也不是说教或指导,而是旨在呈现一种可能,希望引起师弟师妹们的共鸣:既然这位博士生也曾经在论文研究过程中遇到相似的烦恼和困境,好在最后通过了答辩,反响也还不错,那么他的经验教训不妨拿来引以为鉴,一定能够做得更好。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