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CU检丨若身处的平台太低,就更需要去看外面的世界

2016-09-21 CU检 CU检说法

小时候,身在县城的我们,见惯了满地跑的黑猪,还有在城乡结合部慢悠悠吃草的老黄牛,对我们来说,这一切都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当有人对我们说:大城市里的孩子都没见过活的猪的时候,我们便会哈哈大笑起来,觉得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可是,等我们长大了,到了大城市,才会发现:原来小时候我们听到的“笑话”是真的,大城市里的孩子们确实没见过活的猪,活的牛。但他们见过大熊猫、老虎、狮子、以及鸵鸟、犀牛等等这些我们小时候只能在画报上、电视里看到的动物。

 

以前在县城里读书的时候,觉得读到高中毕业,随便考个什么学校,哪怕是大专也可以,回来有份一个月能发个一两千块工资的工作就可以了。因为身边的人好像都是这么过的,而且过得都还挺不错的。

 

等到去过大城市以后,才看到原来写字楼有那么高、马路上的汽车会有那么多,才知道原来36元一杯的咖啡对于很多白领来说是再稀疏平常的事情,而我们小的时候,能吃上一袋鲜桃牌方便面就感觉自己很幸福了。

 

工作以后,实现了自己一个月收入一两千的小目标,觉得人生就是这样了。在一个单位里干一辈子,每天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下班以后跟着一群朋友在街边的小饭店里喝酒吃饭,没事踢踢球,爬爬山,不需要再努力,不需要再有什么目标,就在这样的轨道上前进就可以了。

 

后来去过更大的城市更高的机关工作以后,才发现在我们看来已经很牛逼的人们还在继续不断地努力,他们经常感慨时间不够用,他们热衷于去研究如何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他们有对自己的未来的职业规划,他们从来没想过在一个单位里就这样过一辈子。

 

过去,对于一个中部的县城来说,一个单位里有一个硕士感觉就已经很牛逼了,毕竟还有一小半的人连本科学历都没有,所以,揣着一个本科的毕业证,基本上感觉就足以应对工作上的一切了。

 

但到了大城市,你会发现,随便一个区检察院、法院,不是硕士你连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在遥远的帝都的一个区检察院,据说随手扔一块砖头,都能砸到好几个博士。

 

以上的种种,你会发现,原来与你平行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一个你以为你可以从电视、网络上了解但实际上你并不了解的世界。

 

当你没有从自己的世界走出来,去另一个世界体检过、感受过的时候,你会觉得你在你所处的世界里已经很不错了。

 

但当你从那个狭小的世界里走出来,在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体验过、感受过之后,你就会发现两个世界之间巨大的差距,以及你的渺小。

 

过去,城市与乡村之间,大城市与小县城之间,似乎联系的还不是很紧密,你还可以假装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世隔绝的生活着。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更多的发展机会都在不断地向大城市集中,你会被迫从自己的安乐窝里离开,去更大的地方工作、生活。

 

那个时候,你猛然的发现,要跟这些一直在大城市里的同龄人去竞争、去PK的时候,是多么的力不从心。

 

因为,你不是输在了智商或者知识上,而是输在了眼界上,他们的思想比你的更解放,他们也比你更努力。

 

在大城市与小城市、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之上,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距。

 

对于古代的日本和朝鲜来说,能在大唐或者大明混上几年的家伙,回到国内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对于近现代的中国来说,能去国外混过一圈喝过洋墨水的人,在国内的舞台上也更容易耍的漂亮些。比如在日本混过的蒋介石、在美帝待过的胡适,以及在法兰西留过学的周总理和邓小平。

 

即使到了现在,那些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某些方面还是比我们要先进的。所以,那些去美帝混过的家伙们带着他们在那里学到的东西回到我们国内的时候,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基本上我们现在熟知的那些企业和产品,你都能从美帝找到类似的东西。比如谷歌对应的百度、优步对应的滴滴,当然,滴滴最近把优步给兼并了。

 

其实,法律圈也一样,很多大咖都是在国外混过之后又回到国内才逐渐成长为大咖的。

 

就在我们还在哀叹自己的收入实在太惨不忍睹的时候,前几天看到一个2015年中国律师收入排行榜,其中前几位的律所的律师人均创收已经达到了46万,而且是美刀。我手贱的去搜索了一下他们的招聘启事,基本上都要求有留洋的经历,好吧,果然喝过洋墨水的更值钱一些,也更能赚钱一些。

 

但无论什么时候,出国留学都是一件很昂贵的事情,就拿去美帝读个老流氓LLM来说,据说一年下来连学费带生活费也得有个50几万,虽然是人民币,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一样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再说,若手里真有50万,第一反应一定是去买房。

 

好吧,既然我们没钱出去留学,但客观形势又要求我们对遥远的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那就只有通过读书一条路了,踩在那些译者的肩膀上,去看那外面的世界。

 

在法律圈,要说可以踩的人,其实也挺多的。

 

但我们最喜欢踩的,还是何帆

 

这个在从警察一路干到最高法司改办,操盘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家伙,这个精通时间管理、热爱美食、美女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家伙。

 

用最高法另一位貌美如花的男子的话来说:在何帆的身上,你能体会到什么叫做“天道酬勤”,但你也不得不承认这世界上有的人就是那么聪明。

 

何帆在今天推送的《匆匆与生活讲和,岂非负了少年》的开头这样写道:“写下这段文字时,距初涉译事正好十年。十年时光,译书11本,著书4本。”

 

十年里轰出了十五本书,而且是在圆满的完成了在外人看来已经繁重不堪的本职工作之后的业余时间完成的。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其实,对于这个隔壁公司的胖纸,最初我的内心是拒绝的,我也曾觉得他弄出来的那些司法改革的举措不接地气,也曾觉得一个不办案件就知道翻译美国法律书籍桌子上摆着正义女生像而不是成堆的卷宗的法官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法官,也曾写过文章嘲讽他居庙堂之高,不知江湖之远。

 

但时间久了,渐渐地被这个笑容可掬的胖纸所征服。

 

从他的朋友圈里,你看到的是一个几乎天天加班的工作狂;是一个热爱美食、酷爱牛蛙的热情吃货;是一个每坐一次飞机就要读完一本书的好学之人。从他的公号里,你会看到对美剧的推荐、对时事热点的评论、对司法改革的答疑解惑。

 

有时候,你不禁会有些怀疑,这个柔软的胖纸是不是有超能力,他到底是如何在繁重的工作与美食、美剧、翻译、写作、吹牛逼中做到完美的切换。

 

人说,时间是这世界上最公平的事物,无论贫富贵贱,每个人的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但在何帆的身上,似乎这个定律被打破了,他的一天,似乎有48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有的人虽然没有内裤外穿,也没有红色斗篷,但他真的就是超人——尼古拉斯.CU

 

今天,这枚柔软的胖纸的新书《大法官说了算》今天开始限时销售了,这本书最初的版本是在2010年,6年之后,何帆对这本书重新进行了增订。

 

上一版31.5万字,经过增订之后达到了37.8万字,考虑到删减、替换的部分,约有20万字是新增内容,虽然书名未变,但基本上就算是一本新书了。

 

所以,虽然何帆每次都会给朋友们送书,但这一次,我决定自己买一本。

 

如果你像我一样,踩在何帆的肩膀上眺望过远方的世界;

 

如果你像我一样,为何帆一次次的仗义执言感动过;

 

如果你像我一样,被不愿与生活讲和,一直砥砺前行的何帆所鼓舞过;

 

就送给自己或者自己爱的人一本《大法官说的算》吧。


最后一句:现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去抢一本带签名和印章的!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U检说法

(CU-JIAN)

关注后点击右上角头像,然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即可查看以往的推送。本公号不设自动回复功能,所有回复均系CU检人工回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