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哈萨克纳吾鲁孜节

2018-03-22 中俄法律网


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草原游牧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波斯语中,“纳吾鲁孜”意为“年头”或“元旦”,纳吾鲁孜节便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到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哈萨克人的游牧生产活动沿用自古相传的十二生肖纪年法。每年在阴历正月春分那一天(阳历3月21目前后)被称为“纳吾热孜”节(即新年之意),是哈萨克人民的春节,即哈历新年的元旦。


由于哈萨克族是个跨国民族;我国哈萨克族群众过去习惯于农历2月20日过“纳吾热孜”节,但有一些富豪人家,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要抢在春节前过一次,春节后再过一次。“纳吾热孜”节传统的过法为两个星期,即15天,也有过9天、3天、11天不等的。


近年来各国哈萨克族过“纳吾热孜”节已开始趋向统一,如土耳其籍哈萨克人取阳历3月20日为“纳吾热孜”节,哈萨克斯坦取阳历3月22日为“纳吾热孜”节,我国哈萨克人则取阳历3月21回春分这一天为“纳吾热孜”节。


这一天,各家都吃一种用小米、大米、小麦、奶疙瘩和肉混合做成的饭。人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互相登门祝贺,主人要用亲手制作的节日食品招待客人,大家在冬不拉的伴奏下唱一种专门在这一天唱的、有固定曲调、即兴填词的节日歌,并翩翩起舞。在牧区的有些地方,人们还要在这一天宰杀牲畜,把羊头赠给老人,借老人的祝福祈求来年获得丰收。



关于纳吾鲁孜节,草原上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据说草原游牧民族在信仰伊斯兰教之前,崇拜天地神灵。这个节日的来历和天空中的星座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认为,白羊星是造福人类的主神,而双鱼星则是人畜的病源。每到“春分”这一天,恰好是双鱼星降落,白羊星上升的时刻,人们选择这个时刻过节,自然是希望驱走病源,人畜两旺,迎来幸福和吉祥,所以,纳吾鲁孜也有“辞旧迎新”的含义。



为了欢度节日,哈萨克族家家户户都要在节前清扫房屋内外,修整棚圈,准备过节食品,其中包括用大米、小米、小麦、面粉、奶酪、盐、肉等做的“纳吾鲁孜饭”,还有储存的冬肉,如马肥肠、马脖子、马肋条灌肠、马碎肉灌肠、马盆骨包肉等,以及各种各样的水果。



节日这一天,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地走家串村,互相拜年。拜年时,宾主互相拥抱,祝贺新年,一起吃“纳吾鲁孜饭”,唱“纳吾鲁孜歌”。“纳吾鲁孜歌”的曲调是比较固定的,歌词可即兴自编,内容多为祝愿乡亲们在新的一年里,老幼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吉祥话。哈萨克族有尊老敬老的美德,吃节日饭时,每家每户都会把一只羊头奉献给老人。老人在接受这种礼仪时,口念祝词,祝愿家人平安,牲畜满圈,奶食丰盛。


节日期间人们还要举行对唱、摔跤、绕口令、猜谜语等文体娱乐活动。孩子们则要玩踢毽、放风筝、捉迷藏等游戏。



来源:全球摄影网

责任编辑:乔子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