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材施教 | 工科试验班:创新引擎,未来塑造
“工科试验班激发了我的学术兴趣和创新精神,也更加明白了实践对于工程师成长的重要性。”
高考后的焦春绚对大学的专业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了让自己能有二次选择的机会,她选择了工科试验班,希望通过一年的沉淀和适应,能够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度过有意义的四年大学生活。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焦春绚对工科试验班的理解逐渐发生了变化。她开始明白,工科不仅仅是是对技术和工程的学习,更需要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摸索前行中,她发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她说:“竞技机器人技术这门实践课,是我第一次亲身参与的一个动手实践项目,第一次和队友亲手制作一辆机器人车并站上赛场,是我与科研竞赛的首次碰撞,也让我在选专业时,了解到工科的各类专业,最终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了自动化专业。”
*受访人:
焦春绚,工科试验班大四学生
在被问到工科试验班有哪些独特的教学方法或学习模式时,焦春绚说道:“项目驱动式教学、实验与课程设计、产学研合作、学术讲座与研讨会等等都是独特的教学模式,这种培养方式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还让我有机会与业内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激发了我的学术兴趣和创新精神,也更加明白了实践对于工程师成长的重要性。”
在学习过程中,焦春绚也像许多同学一样,遇到了挫折挑战,但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她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她不仅夯实和专业知识基础,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工科试验班为焦春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她曾连续两年参与RoboMaster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大三小学期的专业实习期间,她去到了北京赛曙机器人公司实习,参与多个机器人比赛的赛题设计和比赛保障工作......在备赛过程中,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科研道路上,她得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的鼓励和帮助。这些经历让她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行业的实际需求,并为她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焦春绚参加机甲大师比赛
提到工科试验班的老师时,焦春绚说:“老师们都非常专业且富有经验”。不仅在学业科研上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和指导,还在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
本科期间,焦春绚积极参与了学术活动和科研项目,这不仅让她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术前沿和行业动态,还锻炼了她的思维创新能力。她说:“大三学年,我加入了本校致力于自动驾驶智能控制的段京良老师的课题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科研任务。老师很负责任地在培养我,提升我对科研的兴趣,提升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研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工科试验班浓厚且注重实践创新的学术氛围下,焦春绚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书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
*参与迎新活动
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焦春绚受到了工科试验班的影响,希望能够在工程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她计划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希望能够与优秀的同行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对于即将选择工科试验班的学弟学妹们,焦春绚建议要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努力打好专业基础。同时,抓住实践机会,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保持身心健康,平衡好学习和生活。
她对工科试验班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希望学校能够继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工科人才。
微距探索构筑奇迹
实验间交织未来图景
每一道实验的光芒
都昭示着科技的辉煌
专业介绍
北京科技大学拥有高等工程教育优良传统,学校专门成立高等工程师学院作为工程科技拔尖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融合学校和企业优势资源,传承学科优势特色,建设工科试验班,以“学科融合、实践创新”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专业、跨学科、强实践、重创新、懂管理、国际化”的,满足国家新经济时代工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和行业领袖。
培育特色
1
培养目标
工科试验班以北京科技大学优势学科为依托,以“实践和创新”为特色,以复杂现代流程工业为背景,结合学生个性化需求分类培养。工科试验班建立了知识体系连贯的本硕连读培养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国际化视野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综合工程素养提升。
2
课程安排
基础理论方面强化数学、力学、机械设计、计算机、经济、管理等课程。
实践应用方面强化设计、研究、开发类实践应用课程和科技创新环节。
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方面加强国际工程基础、工程创新与创业等国际化课程和国际交流项目。
设置智能制造、机器人应用、智能采矿、大数据、金融等跨界创新类课程,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
3
国际交流
定期举办由国际知名专家主持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与美国密西根大学、英国邓迪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俄罗斯国家科学技术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以及科研合作。开设由美国工程师和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知名高校教授指导的国际工程类课程,建设国际智能制造创新实验室。组织学生参加暑期英语夏令营,应用外语进行语言交流,掌握国际工程思维能力。大部分学生本科期间可赴美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台湾(地区)等海境外知名高校暑期访学、交流或交换学习,本科毕业可申请到德国、美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比利时等国家高校继续深造。
培育模式
1
培养方案
工科试验班学生第一学年实行统一的工科试验班培养方案,重点进行通识教育和工程基础教育。
第一学年末在全校所有工科专业范围内进行专业选择,按照学生志愿、成绩排名和每个专业可接收人数不超过15人限额方式进行。第二学年开始执行相应专业的培养方案,并完成工科试验班规定的附加培养环节(荣誉课程)。
大一学年成绩排名在前50%(含)并且大二、大三学年成绩在所在专业排名前40%(含)的学生有资格申请保研。
2
创新实践
依托学校国家级科学中心、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支持学生有针对性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依托专业指导教师和创新创业基地,引导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计划。
3
师资力量
学校建立了由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企事业单位专家组成的稳定的师资队伍,对学生进行从专业发展、职业发展到人生发展的全方位指导。
创新引擎,未来塑造
工科实验班
凝聚工业先锋的创意与实力
启迪你驾驭变革浪潮的潜能
共绘工程创新的新蓝图
出品 | 北科招生视界新媒体工作室
文案 | 李亭林 龙小雨 焦春绚
排版 | 李亭林
责编 | 热依汉 董俊彦
校核 | 翟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