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要开个玩校!

2016-09-07 池晓 钥匙玩校
     【钥匙玩校,好玩的学校】
要是给你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你还会选择留在你原来的学校吗?
要是给你另一个选项,你还会觉得忍受你不喜欢的教育有必要吗?
要是小时候的梦想都有机会去实践,进而实现,你还会忍痛割爱选择所谓的学业吗?


对于我来说,思考这些问题的维度很简单:我是否愿意让我的孩子重蹈覆辙,像曾经的我一样喝狼奶,走弯路?


不。

我不会留在学校,我要开个学校。

我还要给我的学校取名叫做“玩校”。

这里的同学叫做“同玩”。这里的学生叫做“玩生”。这里的学历叫做“玩历”。这里的学霸叫做“玩霸”。

第一,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爱玩。

第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玩的孩子都想玩好。

第三,学习无所不在。想玩好的实践过程就是在学习。

狭义的学习是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以规定方式向规定对象学习规定内容。而广义的学习是随时随地以任何方式向任何对象学习任何内容,人不可能停止自己的学习,不阅读、不思考的人依然在进行被动学习,更别说是孩子投注了全部活力和激情的玩耍了。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在玩校里,没有厌学的问题。因为在这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玩。


但是,玩和玩是不同的,不同年龄孩子的玩也是不同的。

托马斯•阿姆斯特朗认为处于前运算阶段——即幼儿时期的孩子最适合进行游戏,以此来与赫伊津哈意义上的人类最早阶段的文明发生连接,或者说,在那个时候,游戏就是孩子对文明异想天开的表达。

但我却认为最适合游戏的年龄是12岁之后。大脑发育规律告诉我们,那时候大脑的边缘系统已经成熟,而额叶也开始发育,这意味着那个年龄的人已经具有完备的情绪情感,理性思维也开始萌芽。


这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基本吻合。皮亚杰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2岁左右的人开始从具体运算阶段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意味着人在这时候才开始具备抽象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


这时的游戏将是一件情绪饱满,热忱充实的事,并且可以借此训练刚刚发育的理性思维。


所以,随着大脑的发育,比起儿童阶段纯粹地玩,这个年龄段的人可以开始理解地玩。可以借由玩——这个最佳切入点来更加完整和立体的实现对知识和技能的认识和学习。


同时,这也刚好是华德福理念中对电子设备的解禁年龄。比起小学,也相对更适合住校以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我可以更加自由开放的设计课程,开启最低限度的通识教育。


关于必修课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的学科种类成百上千,职业种类成千上万,更有人预言说,正在上小学的孩子,65%长大后将从事现在还没有的新职业。这些职业和学科是否有共同的根本基础?


作为一个人,什么才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


古希腊智者派的普罗塔哥拉们说,是文法、修辞、雄辩术。后人称之为古希腊三艺。后来,三艺发展成了七艺: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


中国周朝的贵族必须训练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深受儒家影响的中国古代一直把三纲五常、四书五经作为人生必修。

50年代的哈佛大学提出了他们的通识构想:人文学科:文学、哲学、美术、音乐;社会科学:美国民主、人际关系;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

后来,一群外交官以IB课程体系回应了这个问题:三个核心课程:拓展论文、知识论、创意行动服务;六个课程板块:语言、第二语言、社会学科、实验学科、数学、艺术与选修。

今天,中国的学校教育基本确定了这样的结构: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受重视程度分别约占50%、30%、20%以及0%。

参考着几千年来这些教育前辈们的思考,我最终确定了九大公共课程:


声音乐感包括但不局限于音乐欣赏、音乐演奏、音乐创作

身体动能包括运动训练和竞赛、手技、戏剧、运动设计……

空间艺术包括美术、雕刻、书法、下棋、看地图、观天象、艺术创作……

数学逻辑包括运算、推理、出题……

语言应用包括母语学习法、第二语言、阅读、应用文写作、诗歌创作…

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整理、自我管理、常识、设问……

人际关系包括规则、礼仪、界限、反思……

博物辨察包括自然博物馆、实验设计……

“大问题”包括哲学、历史、宗教、道德、伦理、教育……



这是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的八又二分之一种智能。对于一个全人教育的课程框架来说,必修的课程必须是足够重要并且不可取代的。心理学家加德纳设置了八个苛刻的判断标准来确认智能,从1983年最初发布时的七种智能,后来又增加了一种半。


(根据加德纳的研究,存在智能,或者叫大问题智能,或者叫宗教信仰智能,并不完全符合智能的标准,但是一方面因为存在智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因为对费里尼的赞赏,加德纳称自己只愿意承认八又二分之一种智能)不过并不排除今后增加新智能的可能性。


智能是用科学的判断方法确认和开发人类大脑的潜能。智能不是智商,智商测试很大程度上仅仅反映了人的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或者其他智能通过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的表现水平。所以智商测试既无法判断约翰·纳什这样的白痴天才的致命缺陷,也无法判断阿甘这样的弱智可能实现的成就。


借用诗人阿多尼斯的表达:生命应该是人俯瞰万象的顶峰,而不是人赖以藏身的隧洞。教育的意义在于使人成为人,而不是使人成为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太多人过早的停止精神成长,就是因为在密不透风的社会主流意见的压力下,对生命的其他可能性失明了,被狭隘的既定规则圈定了狭隘的一生。

与其说这是九门课程,不如说这是九扇门,每扇门背后都是不同的可能性。在我们开始具备感性和理性来感知和理解世界的时候,我们需要看到尽可能多的可能性。

常常有人认为,现在孩子们的诸多问题就是因为可能性太多了,过多的碎片化信息让人变得浮躁。


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浮躁的问题恰恰是因为孩子们在学业上只看到了唯一的一种可能性:考试升学。实现天赋和才华的渠道因此被局限,建立快乐和自信的路径因此被压抑。


而真正看到并体验过更多可能性的人,反而会更快的确认自己的天赋,也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更早的进入为自己的天赋负责的踏实状态,也不恐惧未来的不确定性。而被压抑和局限着的人则成为了尼采所描述的那种人:他们体会不到伟大事物带来的永恒的愉悦,而始终处在无休止的骚动之中。


在勤奋努力之前,必须先勤奋寻找,寻找值得自己为之努力的事物。


课程应该有中心,无边界。世界是一个整体,没有一门课程是绝对独立于其他课程而存在的。又不是应试教育的知识分类法,把课外书和教材对立起来,再把教材里要考的和不考的对立起来。

作为一所玩校,好玩是课程的底线。这些公共课里没有太多知识训练的内容,而是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去开发学生们在每一种智能上的潜能。基本没有压力,基本都是游戏。


关于考试
那么如何检验教育的效果呢?换句话说,就是考试怎么考?考什么?


借着这个问题,我想这个玩校应该要有几个原则。


1
没有考试

目睹了太多人因为不理想的智商测试成绩而终生自暴自弃之后,加德纳决定终生不参与任何基于他的多元智能的测试标准制定。我们既然承认了每个生命异乎他人的特殊性,就不该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生命。


老师和家长们常常会质疑孩子:“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同样的老师教,为什么别人能学好,你就不能?”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发展特点迥异。


闻道有先后,尊重发展规律是前置条件,又不是工业品流水线:统一进度统一测试统一批次统一时间投放市场。一个基于平均数据设置的教材和考试,最终只催生平庸。


我们的应试教育更是本末倒置至极。它对人的伤害不仅体现在异化的竞争压力、无意义的机械训练和摧毁式的可能性压制,更大的伤害,在于一个人长期应试而训练出的“正确答案思维”:当面对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什么是我想说的”,而是“说什么是正确的”。


是怎样的错觉使这么多人相信,自己的前途,在于几十年如一日的揣测出题人的意图。当这种思维形成习惯,个人还谈何创造,谈何独立思考,而由之形成的集体也将成为阶级固化的讨好型社会。


考试往往让人更在意自己的缺陷,而不是自己的优势。所以木桶原理会大行其道。一个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这个桶上最短的一块板吗?我认为姚明的篮球成就并不取决于他的运球技术。

没有考试,并非没有评价。像在真实世界中一样,成功的标准并不唯一,所以我们的评价标准肯定也不唯一。评价指标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学生取得的各种创造性成果、与真实世界的互动项目(如创业、社会服务等)、体育比赛成绩、自我评价、老师的主观判断等。

这些评价不用于排名,也不作为对孩子学业能力的证据,而是作为校方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制订接下来的个人学习规划,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人生建议时的判断依据。

2
没有围墙和固定教室,解放空间
校园的硬件设施是我小时候幻想最多的东西。童书作家萧袤曾经写过一系列关于好好玩学校的莫须有老师的故事,各种教室的奇妙设施,有多种功能的翻转操场,让10岁时的我很是向往。也因为读了卡斯特纳《会飞的教室》幻想过教室真的会飞。


后来我发现,最好的教室除了图书馆,就是大自然。

但是我们很可能受现实条件的制约,有围墙和固定教室。但是我依然要把这个作为原则来提出,如果所有的现实条件因为改变起来很难,而人们又没有改变的意识的话,现在的人类为什么不是生活在原始社会呢?

玩校的工作人员要始终有不设围墙和固定教室的意识,拆掉观念里的墙,走出观念里的教室,而不是以现实条件来自我设限。以自己的知行合一和学以致用来为学生的知行合一和学以致用创造条件。让孩子们不限场域的玩,也不限场域的学。


在学生们目之所及之处,我们也要贴一些标语,用LED屏展示一些信息,但不会以名人名言、商业广告和学校通知为主,而大概会是一些带有神秘感的警句:“Carpe diem”“ Excelsior”……以及一些诗歌和段子,为孩子增加自主学习的材料。


吴英明教授说:“城市是大学的校园,大学是城市的宇宙。”所有的学校莫不该如此。校园没有内外之分,整个世界都是校园。而学校自有的球场、广场、机房、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也将永远开放。

循天道,接地气,有人性。我希望玩校里始终如此。

3
解放学生的时间
没有铃声,没有课程时长的限制,没有固定的开学放假和上学放学时间。


让学生真正的拥有时间,是进行时间管理教育的前置条件。

开课是老师的义务,选课是学生的权利。


原则上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权利和责任也将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学会选择,学会负责是人生必修课。所以学校会与学生确定学习的契约,由学生提出目标,在多个老师的共同建议下,确定实现的步骤,以及修改条件和违约条款。

这些条款对于成人来说,执行起来都有难度,更别说这些理性思维刚刚萌芽的未成年人了,所以一方面,我要强调说,这个契约的意义,教育大于执行。


并不是说不去执行,而是在过程里不断进行的权责教育比起强制执行来说更加重要。另一方面,老师有义务承担起引导的责任。但引导的过程需要技巧,需要学习心理学,需要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耐心沟通。


时间是生命的第一价值。我希望玩校里的学生,每时每刻都不感到无聊和浪费,并且在不伤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放肆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从中学习。

当然,这些都是我一厢情愿,先入为主的思考,我希望我的学生和同事能通过议事规则来丰富和修改这些规定,包括校徽、校旗、校服、校歌的创作和更改,学校本身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机构,应该首先创造让学生们与真实世界发生联系的机会。


关于选修课

让学生学会选择和负责,我们当然也要在公共课之外开设丰富的选修课。在确定开什么课和怎么开课之前,我必须先回答一个问题:


教学的核心是什么?


中国的公立教育普遍以教材为中心。以固定的教材来限制教师的发挥空间,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死板僵化。且不说几十年一成不变的现有教材中各种低级错误,以及暗箱操作的教材制订过程,即使是再好的教材,也不可能道尽全部的真理和生命的真谛。
《死亡诗社》中的基汀老师代表着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一个才华横溢的强势教师可以无视教材来主导了课程的进展,学生虽乐在其中,也学有所得,但是对老师太强的依赖反而有时会导致对真理的忽视。我们上学的过程中也常有这样的体验,当离开了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你对数学的兴趣都会大打折扣。
现在的课程改革,以翻转课堂和MOOC为首,大多数致力于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这在学生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是会行之有效,但如何让学生对那些兴趣不大却又重要的东西感兴趣就成了另一个棘手的问题。
1945年,哈佛委员会发表了一篇题为《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研究报告。这本书后来被称作《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书中提到了一个关于课程的争论:Mark Hopkins-student-log. 出自詹姆斯•加菲尔德的名言:The ideal college is Mark Hopkins on one end of a log with a student on the other.
只重视马克•霍普金斯所代表着的教育家、校长以及有天赋有经验的老师,很容易导致长官意志横行。只重视学生的教学又很容易流于浮夸和肤浅,只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内容,容易滋生教条主义。
理想的学校就是在兼顾教师的意见和学生的需要来探求真理的地方。

其中有三个要素:教师、学生和真理。


1
什么是真理?

帕克•帕尔默对“真理”有这样的定义:“真理是怀着激情和原则就重要事务进行的永恒对话。”这种说法不可谓不诚恳,因为我们一方面无法完全认识到全部的真理,另一方面即使我们能认识到真理,人也会不可避免的犯错误。所以在这个层面上,真理是关于真理的对话。


保罗•弗莱雷也认为被压迫者可以通过两种具体的教育方式实现解放:对话和主题调查。提倡互动式提问式的教育,而反对单向的灌输式教育。

学校应该是一个对话和互动的空间。这不是什么创举,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古有苏格拉底称自己为精神的助产士,诘问路人来在互动中彼此学习;现在也有美国的正确问题研究所进行了多年的课堂改革实践。

对话的必要条件就是小班教学,以15人左右为宜。

2
怎样才算是够格的教师?

我的第一反应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什么高端大气全面伟大光荣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法。人类繁衍生息几千年,关于学习的奥秘其实都朴素到人人皆知。问题在于我们总是说法和做法矛盾,心手不齐,知行不一。


比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从小就经常听到,但是老师家长经常曲解这句话。在他们眼中,这句话的成立,是在确定了学习内容的前提下,而不是由着兴趣去发现学习内容。

或许他们是对的,可能这句话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运用,因为我发现,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并不够格,热爱是更好的老师。


兴趣可以浅尝辄止,以图精神愉悦,而不真正学到什么。但热爱,往往是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刨根问底,难以却步。更好的学习,是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学的时候就已经学到了东西。


所以,我认为,首当其冲的,无论开设什么课程,教师自己一定要热爱他所教的东西,但未必精通。也就是说,教师一定是好学的,但未必是学的好的。

所有的教师在确定开什么课时都要回答这两个问题:

1.你小时候曾经最想学,以至于到现在都因为没学而感到遗憾或者因为学了而感到满足的东西是什么?


2.现在的你最想分享给当年的自己或者教给你的孩子的事物是什么?


根据这两个问题,从我自己的角度可以开设的选修课包括但不局限于:

摇滚乐欣赏和流行乐吐槽
如何谈恋爱
怎样写情书
电子竞技的方方面面(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看待DOTA的社会效应、战术和技术细节)
竞技体育的方方面面(主要以职业足球和NBA为例,涉及尽可能多的竞技运动)
超级碗
丹•布朗研究
科幻小说创作
悖论
怎样克服无聊
电影欣赏与创作
设计自己的学校
…… 

而在具体的教学上,老师担任的角色,正如小威廉姆斯•多尔所言,是一群平等者中的首席。是否能够建立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老师。帕尔默说:“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选修课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去爬山,去钓鱼,一起踢球,一起玩游戏,办读书会,参观图书馆,老师不需要坐班,但需要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来进行教学活动。


但是在这之外,老师应该出于对教育的尊重与学生有充分的互动和了解,消除距离感。玩校不需要预设课程去指派老师授课,也不需要规定老师必须开设几门选修课,完全出乎自愿。


老师不一定是演说家,也可以是开放空间的带领人,也可以是问题焦点的设计者,也可以是对导演、旅行、音乐、设计、肢体表达、运动、创业、电子游戏、卖萌、讲笑话有足够热情的人。玩校的教师,都应该是玩家。

你读到这里,或许也可以尝试回答一下上面那两个问题。


3
学生怎么玩?
人无完人,但人皆玩人。


赫伊津哈提出游戏先于文化的观点,并指出,人类在命名人类这个物种时经历了三个阶段:

理性的人(Homo Sapiens)
制造的人(Homo Faber)
游戏的人(Home Ludens)

简·麦格尼格尔总结过游戏的四大特点:规则、目标、反馈、自愿这恰恰是极佳的教育条件和方式。经济学上基于理性人假设推导出了一系列的理论,那么教育学上也应该基于游戏人假设来做一些推论。

条件一:行为即学习。
条件二:人的任何行为都追求自己的“心流”最大化。

米特里•希米赞特米哈伊的心流理论这些年被大量引用。“心流”指的是创造性成就和能力的提高所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与马斯洛所说的巅峰体验大致相当。

自我挑战和创造本身就是自我挑战和创造的最大动力和成果。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所剩下的东西。我想,这大概就是因为学校的学习总是强迫,而不是自愿。


雷夫老师利用学习动机的六个阶段创造56号教室的奇迹:1、我不想惹麻烦;2、我想要奖赏;3、我想取悦某人;4、我要遵守规则;5、我能体贴别人;6、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第六阶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师生长期信任和互相欣赏的基础上逐步实现。


在一个更看重绝对价值而不是相对价值的环境中,孩子们天然的自主性会自发浮现。无论是自主阅读、创造、聊天、交际、运动,校方原则上不做任何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只做安全和健康方面的基本保护。校方尽职尽责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但学生人生的安全感则要在不断的自我挑战中去实现。

我们要保护的何止是安全,孩子们好奇、求知、想象、创造的天性才是最应该受到教育的保护的。约翰•杜威表达过这样的意思:童年的延长就是可塑性的延长,会为社会的进步提供进一步的推动力。


我们的保护,离不开学生的自愿被保护。在学生理解这种保护的过程中,他们自己会慢慢参与,学会自我保护。


在这个过程里,除了之前提到的对话和提问,以教代学将是主要的学习方法。孩子们将自己所学和所玩分享给同学和同玩,需要一个安全轻松但是又目标明确的团队氛围。学生将根据游戏的四大原则来筹建学生社团,老师的参与完全取决于学生的邀请。

老师更希望学习有意义,而学生更希望学习有意思。有意义有意思的学习过程是玩校的核心竞争力。我希望这里的学生都具备思考“大问题”的热情和能力,也有足够的幽默感和自嘲精神,做一个有趣有爱有种的人。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至关重要。我们不鼓励告老师,更不会请家长。我们希望借由学生的改变来影响家长,借由学生的以教代学来教育家长。


我们可以组建一个由终身学习者构成的教师团队,但是由于所受的教育以及社会现实,绝大多数的家长已经早早停止了精神成长。直接教育家长是有难度的。


不过家长和老师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就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自信的成长。所以玩校的家校关系也不是借由成绩来维持,而是借由孩子的成长。


没有家长会排斥与自己的孩子互动,在12岁之后的这个年龄段,青春期对抗更年期,逆反问题突出。我能提供的解决方案,就是让青春期对话更年期。至于具体的原因,详见我的文章《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关于行动

王阳明先生有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在中国办学很有难度。但是正如前文所说:自我挑战和创造本身就是自我挑战和创造的最大动力和成果。

在资金、资源、资历都不那么完备的条件下,借助精益创业思维,我要先做出一个最小可行性产品:一个尽可能精简的全日制假期学校,你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夏令营,但我会坚持如上理念,实践核心课程,这个过程里,我希望自己初心不减。


如今,在线教育如此火爆,为什么不去做一头“风口上的猪”呢?

在线教育为教育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技术手段,但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有几个明显的缺陷:

第一、人与人之间的气场沟通和眼神交流很重要,这是目前市面上的教育技术暂时还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二、线上的言论管制过多。线下没有敏感词。我不是非要说什么,只想拥有不自我审查的权利。

第三、线上教育用来实现全日制教学的条件还很不成熟。大多还是只能利用公立教育之外的夹缝时间,孩子们每天高强度的应试已经很疲倦了,我不想自己的教育成为另一个负担。所以我优先考虑相对灵活的暑假,而不是一般培训学校更重视的周末或者晚上的时间。

我们不会主打在线教育,但是一定会把线上资源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和技术手段。


现在的学校正与学习渐行渐远。或许我们可以从玩校里回归学习的本质。

当我说我要开个玩校的时候,你该不会真以为我只是开个玩笑吧?


池晓 2015-03-16

转载于公众号:池晓题大作  troublecx




钥匙玩校,好玩的学校
微信ID:kiidschool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