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和阿贝尔奖得主约翰·纳什因车祸去世
著名经济学家、博弈论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阿贝尔奖(数学界诺奖)得主约翰·纳什遭遇车祸,在美国新泽西州逝世,终年86岁。他82岁的夫人艾丽西亚也在车祸中去世。纳什系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心灵》男主角原型。
与妻子同乘出租车遇难
美国广播公司5月24日报道, 86岁的纳什与82岁的妻子艾丽西亚在美国新泽西州乘坐出租车时,车辆突然在一条高速公路失控,猛烈撞向防护围栏,导致纳什与妻子被抛出车厢死亡。警方怀疑两人当时未配戴安全带,暂时未知肇事司机的情况,事故原因仍有待调查。
纳什生于1928年,其主要职业生涯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教学和研究。除了数学,纳什在博弈论方面的成就最广为人知。因对博弈论作出巨大贡献,他成为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获得200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影片《美丽心灵》就是根据他的传奇经历改编而成。
据称,纳什刚刚从挪威国王手中接过被誉为数学界诺奖的阿贝尔奖(Abel Prize),并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位诺奖和阿贝尔奖双料得主。返抵美国后由机场乘出租车返家,谁料因此不幸遇难。
纳什享誉世界:博弈论大师、诺贝尔得主
纳什生于1928年,其主要职业生涯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教学和研究。除了数学,纳什在博弈论方面的成就最广为人知。他被看作经济学界最不幸却又最幸运的人:22岁创建博弈论,重构了经济学的基础;8年后,却突遭精神分裂症的打击长达30年;将近60岁时,他奇迹般地走出疾病的阴影。1994年,纳什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纳什:《美丽心灵》没反映我的后半生
纳什的故事在2001年被拍成电影《美丽心灵》而广为人知。影片男主角原型就是纳什。该影片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奖在内的4项奥斯卡金像奖。不过,纳什本人曾表示电影情节和他的真实人生并不一致。在此前一次访问中,纳什评价电影《美丽心灵》:“这是一部制作得非常好的电影,而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我看过好几遍。不过,每次看的时候,我心里并不好受。但我还是认为这部电影有助于人们理解与尊重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另外,一点点的遗憾是,这部电影没有反映我30岁以前的生活,也没有反映我后半生的生活。”
在《美丽心灵》中扮演纳什的奥斯卡“影帝”罗素·克罗得知纳什遇难的消息后在twitter发推文称感到“震惊”,“我的心与约翰和阿丽莎及家人同在。”克罗还盛赞夫妇俩有着“美丽的心灵”。
电影《美丽心灵》海报
22岁的纳什写出“纳什均衡”
约翰·纳什是奥斯卡获奖电影《美丽心灵》主人公原型、“博弈论”大师。
不用多说,能被改编成电影的人生一定充满了戏剧性,何况这部电影还横扫第7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而电影也只反映了纳什人生中一个片段而已。
有人说,约翰·纳什是当今世界最有名的“疯子”之一。看过电影的人应该知道,这位天才在年仅22岁时就写出那篇著名的博士论文,提出了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
但就在纳什的学术成就初享国际声誉之时,他受到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困扰。他的挚友及室友、邀请纳什为国效力的神秘人,都出自想象。虚幻与现实真假难辨,给纳什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障碍。许多国际大奖也都因为他的身体状况而与他擦肩而过。
纳什的结发妻子艾丽西亚在发现他患病后几近崩溃。不过,即使在离婚后,艾丽西亚仍坚持陪伴和照顾纳什几十年,帮助他走出困境。两人在2001年复婚。在坚强意志和妻子的鼓励下,纳什一直没有放弃研究工作,并于1994年因博弈论获诺贝尔奖。
“每次看《美丽心灵》都不好受”
当然,除了博弈论,纳什在数学界的贡献更是有目共睹。2015年,纳什在86岁的高龄仍获得了数学界的诺贝尔奖——阿贝尔奖。阿贝尔奖颁奖词中说,获奖者的突破已发展成应用广泛、功能强大的数学方法,成为研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关键工具,其影响遍及该理论的所有分支。
2011年,新华社记者曾专访纳什,问及对《美丽心灵》的评价,纳什说:“这是一部制作得非常好的电影,而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我看过好几遍。不过,每次看的时候,我心里并不好受。但我还是认为这部电影有助于人们理解与尊重患有精神疾病的人。”
纳什均衡
这么多年来,博弈论的“高冷气质”一直被广为追捧。从经济学界、商界到国际关系学界,在论文中扯上几句博弈论,都是提升格调屡试不爽的好方法。那么,博弈论和“纳什均衡”到底讲了些啥?
以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为例。两个小偷联手犯事被抓,警方将二人隔离审讯,政策是:若两人都坦白交赃,则证据确凿,均被判刑8年;若有一人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再加刑2年共判10年,而坦白者有功被减刑8年,立即释放;若两人都抵赖,则警方证据不足无法判偷窃罪,只能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各判1年。
“纳什均衡”引出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会损人不利己。这一理论直接挑战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目的出发,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