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互联网+”不是一个筐啥都能往里装

2015-07-04 汤嘉琛 战略与政策论坛

那些言必称“互联网+”、仿佛只要搭上“互联网+”便车就能成功的地方政府,在兴师动众地“大干快上”前,最好能搞清楚什么是“互联网+”

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央领导人再次展示了强大的制造流行语的能力。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后,这个在2012年就已出现的词迅速蹿红:它频繁出现于媒体报道、社交网站和地方红头文件之中,各行各业摩拳擦掌意欲分享“互联网+”的红利,互联网精英们则成了地方官员的座上宾。

有人曾经调侃,互联网产业是地方政府的“小三”,两者之间是若明若暗的关系,房地产行业才是“正室”,所以可以光明正大地招商引资。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形势已然翻转,房地产似乎“下堂”了,互联网开始“转正”。从目前这一波“互联网+”热潮就可以看出,中央及地方政府正在改变对互联网产业的立场。

“互联网+”的概念有多火?从资本市场的表现和动向可以窥见一斑——3月初以来,已有近60家上市公司宣布转型或加强互联网业务;今年以来,“筑网”的上市公司数量已有150家左右;与此相对应的是,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智能汽车、在线教育等“互联网+”概念板块涨幅分别达到116.27%、106.44%和95.26%。

不过,当很多原本和互联网基本没交集的行业也宣称要搞“互联网+”,当创业者只要拿“互联网+”背书就不愁拿不到投资,我们确实该对这股热潮进行一番冷思考了。我们这个社会从来都不缺跟风之辈,如果用投机心态绑架“互联网+”,最终这个词极有可能像前两年的“互联网思维”一样,在浮躁的流行中被用滥。

很多人似乎以为,“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加上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加汽车,互联网加房地产等。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时,仍将资金数量、经济年均增长率和总规模等当作了指标。这两种理解都没有抓住“互联网+”的精髓,前者对“互联网+”的理解过于简单,后者则属于“换汤不换药”。

套用一个很俗的比喻,“互联网+”不是一个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筐。按照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中给出的定义,所谓“互联网+”指的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扩散、应用过程。可以看出,“互联网+”并不是无所不能的魔法棒。

更值得警惕的是,“互联网+”的热度持续上升,有些不良企业和个人已开始将“互联网+”当作忽悠大众的噱头。有一些组织,前两年将“互联网思维”时刻挂在嘴边,如今则与时俱进地将“互联网+”当成了办培训班敛财的手段。对“互联网+”概念泛滥可能引发的问题,无论是公众还是职能部门都要有所防范。

政府工作报告重视“互联网+”,是想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促进产业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那些言必称“互联网+”、仿佛只要搭上“互联网+”便车就能成功的地方政府,在兴师动众地“大干快上”前,最好能搞清楚什么是“互联网+”;对企业来说,与其盲目跟风炒作,不如尽快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转型之路。

(汤嘉琛,现供职于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评论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