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与工作思路

2015-07-15 林念修 战略与政策论坛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与工作思路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林念修

(2015年6月15日)

--------------------------------------------

今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政策措施”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了。参加本次研修班的学员,有各地发展改革委分管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的负责同志,有高技术产业处负责同志。在这里,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多年来,大家对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在各自岗位上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敬意和谢意!

编制“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此时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政策措施”高级研修班十分重要,也十分及时。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凝聚共识,拓展思路,发挥全系统合力,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大势所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不我待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审时度势,全面总结发展经验,准确研判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主要特征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即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经济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在此背景下,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此,发展改革系统必须从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首先,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积累了相当水平的生产制造经验和数量可观的人才队伍,已具备参与更高水平国际分工的基础条件。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生产的多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整体竞争力仍然不强,“三端”产业都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低端产业看,依靠低劳动成本和要素价格获得的优势正在削弱,部分地方出现外资撤离现象。从中端产业看,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国际通常水平,化解产能过剩的压力增大。从高端产业看,虽然当前以7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总体规模依然偏小。与此同时,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加快调整,发达国家推动制造业回归和扩大出口,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关系正由互补为主向互补与竞争并存转变,新兴经济体与我国产业形成同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做到对内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对外突破重围,提升国际竞争力。

其次,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的紧迫任务。近年来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全国有70%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我们消耗了全世界约22%的能源,但GDP仅占世界的12%。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逐年下降,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5%,人口红利减退。依靠能源资源消耗和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难以为继。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正处在接续关键期。若仅仅依靠发展传统产业,忽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增长会遇到资源、环境等约束的天花板,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创新驱动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第三,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有效途径。继蒸汽机技术、电气技术引发两次产业革命之后,以信息、生物、智能、新材料、低碳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融合创新,不断引发制造、能源、健康等生产生活领域的颠覆性变革,形成新的增长点。一是互联网浪潮不断高涨。互联网向各领域广泛渗透,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技术和新产品,“互联网+”不仅形成新一代信息产业,也将深刻改变传统行业的格局。信息技术由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和万物互联方向迈进,新的智能化产品方兴未艾。比如谷歌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累计行驶100万公里,亚马逊无人机已用于快递领域。二是能源革命正在演变。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与储能技术、信息技术融合交汇,可能推动集中式电网向分布式网络发展,能源的输送、存储和消费模式均可能发生变革。三是生物经济时代来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引发医疗健康、粮食生产和能源发展等领域巨大变革。比如,由于新基因测序设备的推出,原来耗时10年、花费30亿美元的人体基因测序现在只需要1周、花费在1000美元以内。生物信息大数据与移动互联技术融合应用,不仅将推动精准医学快速发展,也将使医疗保障体系产生重大变革。四是制造业迎来变革。3D打印和机器人等技术与网络协同制造融合发展,将可能彻底改变依靠规模生产取得经济效益的传统制造业,形成设计个性化、生产本地化的新型制造模式。麦肯锡集团预测,到2025年仅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先进机器人与新一代基因组等12项重大技术突破,每年就将产生14—33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价值。有机构预测,国内智能终端和可穿戴设备、云计算和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个性化精准医疗与健康服务、通用航空等6个新兴产业领域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可望超过35万亿元。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交汇,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迎头赶上,力争实现“弯道超车”。

二、上下合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过去五年,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情,做出了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并制定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选择七个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支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成立了我委牵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5年来,全国发展改革系统会同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综合运用投资、规划、财税、金融等各种手段,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迅速

“十二五”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支撑作用逐步凸现。

一是产业规模显著扩大。2014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27个重点行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7万亿元,实现利润近1.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和16.6%,比工业同期增速高6.7和13.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今年1—5月,27个重点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8%,其中工业部分增速为8.4%,而同期工业总体收入增速仅为1.3%。在工业总体利润下滑的情况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部分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9.8%。

二是投资和消费热点孕育壮大。2014年,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轨道交通四个领域总投资额超过3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25%。智能手机、云计算、电子商务、基因检测等新技术、新应用带动信息和健康消费快速发展,北斗终端从百万量级向千万量级迈进,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8万辆,同比增长近4倍,居全球第二。

三是新兴业态大量涌现。手机支付、网上叫车等生活服务蓬勃发展,研发外包和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增长迅速,定制化、智能化生产模式正在兴起,可穿戴电子设备、互联网金融等融合创新领域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四是关键领域实现群体性突破。IT领域,华为公司已成为全球收入第一的通信设备企业,四家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五家国内品牌智能手机厂家(中兴、华为、联想、酷派、小米)均进入全球前十。京东方液晶显示屏产量全球排名第五,2017年底有望进入前三。医疗卫生领域,华大基因研究院、北京基因研究所的基因测序能力已进入世界前列。高端装备领域,高速铁路和特高压技术已达世界领先水平。新能源领域,6家光伏生产企业(英利、天合、阿特斯、晶科、晶澳、昱辉)进入世界前十。

五是产业集聚发展活力增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北京、上海、石家庄、武汉、厦门等24个城市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形成一批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京津冀地区,以高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代表的北京“高精尖”产业快速发展,天津航空航天产业成为重要增长点,石家庄打造了微生物制药和现代中药产业链,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了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以上海为龙头,沿江城市群在先进医疗器械、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和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数十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将打造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等地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平板显示、基因测序、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果初步显现。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发生根本改善

据统计,2010年到2014年,国务院各部门相继发布了相关政策340多项,在体制改革、市场培育、财政支持、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形成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推进重点改革。加快“三网”融合、电力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节能环保规制、空域管理等领域的管理创新,减少管制,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是实施重大工程。先后组织实施了卫星应用、云计算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和国家科技计划,推动企业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形成自主发展能力。

三是培育市场需求。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引导消费模式转变,通过培育市场来拉动产业发展。

四是加大财政扶持。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创新支持方式,开展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支持大企业联合配套企业共同研发,共同做大做强。

五是推动国际合作。积极探索新的国际合作机制和模式,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并购,在全球配置资源。

(三)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具特色

各地立足自身发展情况,编制了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深圳系统性推进六大产业实现整体突破,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0%以上。上海在生物医药、浙江在云计算、广东在3D打印,湖南在智能制造装备、四川在北斗卫星导航、陕西在集成电路基地建设、辽宁省在通用航空和机器人、贵州在大数据、西藏在生物医药、大连在软件等领域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宁夏、甘肃等地编制了总体实施方案。

二是完善地方配套政策。如国家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后,北京、湖南、湖北、陕西等多个省份发布了配套鼓励政策。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后,上海、天津、云南、新疆等多个省份发布了相应支持措施。

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如北京中关村不断进行改革试验,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重庆、广西、宁波等地区大力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如安徽通过创新投融资方式,迅速形成千亿级平板显示产业。江苏、湖北、广东、江西、山西、山东、内蒙古、青岛和厦门创新支持方式,均设立多只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吉林、黑龙江等地组建了小额贷款公司,大力促进企业融资。

五是加强督查考核。如江西、河北等地加强对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考核,推动全省形成工作合力。

总的来看,2010年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取得了突出成效。预计“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接近2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15年将达到约8%,比2010年提高一倍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并在新能源、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高端装备等领域形成了领跑全球发展的中国方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的结果,也离不开各地发展改革委同志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值得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全社会包括一些地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认识还不够,投入仍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活力还没有充分释放,新业态发展难、政策落地难现象还普遍存在。这些难题都需要下大力气去破解。

三、创新驱动,加大力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球经济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决定国家竞争力水平和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势和趋势。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做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我委在今年初也召开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工作安排》。结合当前以及今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工作,我再强调以下五个方面。

(一)统一认识,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当前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

在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今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听取部分省市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时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要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和水平提升。

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和《规划》提出,要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要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当前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我们必须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和决心,加大力度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新动能。

(二)全面部署,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没有创新就没有新兴产业。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了全面部署。文件围绕八个领域,提出30项改革举措、近百条政策措施。涉及很多创新点,希望全系统的同志加强学习,并把文件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一是要坚持双轮驱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共同构成创新驱动发展的两个轮子。只有这两个轮子一体部署、协同推进、同步发力,才能真正驱动经济转型升级。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把控发展主动权,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不断推进科技进步,突破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快制度创新步伐。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内生动力在于改革。只有主动建立适应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尽快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才有可能赢得转型发展主动权。制度创新涉及市场、产业、金融、人才、教育等方方面面,要加快全面系统的体制机制改革,让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互相支撑,营造全社会尊重创新、支持创新、服务创新的良好局面。

二是要坚持改革先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强化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完善科研人员流动制度,优化人才引进制度,最大限度激励人的创新积极性。要给科学家“松绑”,给产业“松绑”,给企业“松绑”,充分释放创新潜力和活力。要在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竞争等方面深化改革,切实解决制约创新驱动的瓶颈问题。要加强创新政策的统筹协调,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三)集中精力,落实好国务院近期做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

一是切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审议通过并发布实施了我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的《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了建立创业扶持新机制、制定财税金融新政策、发展创业服务新模式等11类30方面近百条政策措施。各地要迅速行动起来,尽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一要转变理念、转变职能。坚决消除束缚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的各种体制障碍,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二要搭建平台、做好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创业政策集中发布平台,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创业孵化服务、第三方专业服务等,研究探索创业券和创新券等公共服务新模式。三要开放资源、提供机会。加强系统联动,积极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技仪器和专利信息等向社会开放。

二是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我委联合有关部门研究起草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出台,包括11个重点领域,约40项重点发展任务,25方面政策措施。总体思路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通过政府分类施策、破除壁垒,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金融业等的融合创新。请各地加强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工作的统筹,做好顶层设计,落实好指导意见的各项具体举措。

此外,今年以来国务院也陆续发布了云计算、电子商务的有关文件。还在研究制定大数据发展战略等政策文件,希望各地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四)加大投资,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

高技术司按照委党组统一部署,在实施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之后,目前又制定了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方案,重点支持信息消费、新型健康技术惠民、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服务业培育、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产业创新能力等6大工程。同时,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重点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北斗导航、信息惠民、云计算、平板显示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加快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进一步创新方式撬动社会投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快发展。这是落实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的具体措施,各地发改委务必高度重视,抓紧开展工作,储备具有带动性的重大项目,落实建设条件,加强项目管理,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五)加强调研,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十三五”规划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于推动经济结构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经济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意义重大。目前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各地要把研究编制“十三五”规划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此次研修班中也将专门组织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思路。

与“十二五”规划相比,“十三五”规划思路最大的变化,应当是突出创新驱动发展,突出以质取胜。就是要顺应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化、服务化、低碳化、融合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趋势,凝练提出“十三五”阶段的重大举措。编制工作要集中全社会智慧,创新内容和形式,争取在年底前起草完成规划文稿。希望同志们积极献言献策,我们共同努力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领域广、涉及部门多,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千针万线”,需要各地、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形成合力。希望全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管理作风,持续调适理念、调适政策、调适方法,准确把握掌握全球经济和技术发展趋势,按照市场要活、政策要宽、创新要实的工作要求,围绕增强支撑作用这一核心目标,抓住创新驱动这一灵魂,抓战略、抓改革、抓统筹,形成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的大视野、大思路和大格局,进一步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来源:战略新兴产业观察,2015年7月13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